分享

党校历史沿革

 森林一叶 2020-04-10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历史沿革及发展历程

伴随着济南市建设与改革的步伐,我校已走过了70个春秋。多年来,党校姓党的办学方针始终不渝,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始终忠诚,兢兢业业,初衷不改,为党培训了大批的领导干部,为省会济南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发展、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济南的传播,这里先后出现了邓恩铭、王尽美、刘谦初、郭隆真、李敬铨等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革命者。1921年春,邓恩铭与王尽美发起建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并作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了党的一大。1922年1月,两人又作为山东的共产党代表,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些先进分子,也是党的干部教育的发起者和实践者。他们先后创办《泺源新刊》《励新》《济南劳动周刊》《新山东》等进步报刊,发动济南地区的工人成立工会、建立夜校,开展思想宣传和理论教育。大革命失败后,济南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一度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期间,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党员赵健民、王文轩等,自觉坚持独立斗争,先后恢复和建立了济南师范党支部、济南乡师党支部、济南高中党支部、济南一中党支部、育英中学党支部等基层组织,并把这些学校党组织办成了“白区里的红色党校”,积极开展干部教育,为党培养出大批干部。1934年5月,中共济南市委重建,对全省党组织的恢复建立和巩固发展起到星星之火的重大作用。此后,济南地区党的工作一直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前进。济南党组织早期的理论宣传和党员教育实践,为解放后的济南开展党员干部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8年9月24日,济南宣告解放。迅即成立了中共济南特别市委。为适应当时干部工作需要,1949年7月,市委党训班在济南市经一路南纬二路胶济宿舍街组建成立,开始承担起培训轮训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重任。1950年5月,因进行机关整编,为便于编余人员集中学习,市委决定将市委党训班与市府干校合并,改为山东省干部学校济南分校,校址迁至四大马路小纬六路(现济南宾馆北院)。1950年11月,撤销山东省干部学校济南分校,重新改为市委党训班。1951年6月与市文工团调换房舍,校址迁往杆石桥外。1952年6月校址迁回四大马路小纬六路原址。1954年7月,为加强全市干训工作,市行政干校并入党训班。1955年7月,根据省委指示,改称为山东省委第一初级党校,委托济南市委代管。1956年4月,省委决定将山东省委第一初级党校与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初级部合并为新的省委第一初级党校,到第四中级党校初级部办公。1956年7月,在山东省委第一初级党校所留部分设施、人员和原校址基础上,建立市委党校。1958年10月,泰安地委党校并入济南市委党校,同年12月,校址迁往泰安城关太前街,1960年8月迁回济南经六路原省实验中学校址(现济南三中),1961年5月与泰安地委党校分开办学。1962年9月,校址再次迁至经四路小纬六路。1966年5月,文革期间被迫停办,人员被抽调到革委会接待站、红卫兵接待站和中学联络站,其余人员在 校参加“文化大革命”。1967年全体教职工下放劳动。1969年党校被撤销,1970年1月全部房舍、物资移交济南宾馆和市财政局、图书馆等单位。1969年11月,济南革委、市委先后组建“市革委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市委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地址设在道德北街。1972年8月,在市委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基础上,恢复市委党校,校址设在经五路小纬六路310号(团市委原驻 地)。1986年8月,千佛山南路新校区部分启用,1988年7月,全部建成使用。2013年8月,迁入现校址。

建校以来,我校的办学活动随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解放初期主要组织干部学习“入城守则”、“约法七章”、“反对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状态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文件等,进行党的城市政策教育,为新中国成立作思想舆论准备。新中国成立后,重点组织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献,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 拥护新生人民政权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学习教育偏离正常轨道,干部教育工作受到严重破坏。1976年后,教学活动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以1977年10月党中央作出的《关于办好党校 的决定》为标志,在两年徘徊期逐步恢复教学工作;以1979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为标志,在拨乱反中实现党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以1983年2月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为标 志,在落实干部队伍“四化”要求中开创党校教育正规化新局面;以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和《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为标志,在深化改革中将办学活动提高到新水平; 以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党校工作条例》为标志,在抢抓机遇中开创工作新局面;以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为标志,在回应时代课题中迎来党校事 业新的春天。在市委领导下,市委党校始终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 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牢记使命,中心居中,把培训轮 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部作为基本任务,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主业主课,坚持“博学善导、弘德铸魂”的教风,“崇学乐读、学以致用”的学风。

我校的科研工作始终按照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促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要求,紧抓不放,坚持不懈,努力把科研 工作作为党校发展的生命线。尤其1980年以来,随着党校工作的正规化和规范化发展,科研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党委重视,领导带头,经费保证,制度引导,贴近中心,结 合教学”的工作思路。在党校学人孜孜不倦、勤奋治学的努力下,平均每年取得约200项各类科研成果,立项市级以上社科类课题30余项,获市级以上社科优秀成果奖30项左右,一批高质 量、有影响的咨询成果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我校一贯坚持把学员管理作为党校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把进入党校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作风锤炼过程。进入新时期,更是把学员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加强 研究、把握规律、科学实施,同时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性,建立起由校领导、班主任(组织员)和教学小组组成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水平不断提升。

我校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锻炼提高的力度,努力优化队伍结构,不断提升整体素质。大力倡导“树规、树木、树人” ,规范用人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培塑校园文化,努力培养人才。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认清和正确处理参公与事业、业务与党务、教学与科研、党校与高校、集体与个体等“五个关系”, 以“做名师、争标兵”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静、专、思、行”型的干部队伍,一支规范、高效、卓越的服务队伍。

在后勤建设上,我校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围着教学转、围着学员转、围着教职工转,以建设科学化、专业 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为目标,秉持“规范、高效、精细、协调”的服务理念,通过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工作流程、规范决策和执行程序,全力提升行政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的 科学化水平。同时,围绕“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先后投入近6000万元,规划建设了先进完备的现代化教学系统、教学辅助系统、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和网络安全保障系统等信息化软硬件 系统。同时,通过狠抓自身专业化人才建设与购买外包信息化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办法,确保了信息化保障的及时高效。图书馆目前藏纸质图书15万余册、电子图书29万余册,实现全天图书 借阅服务和电子图书24小时借阅服务。建有市情资料馆、“济南名泉”和“党在济南”特色数据库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订阅有知网、万方、博看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超星视频、国研网 和超星电子图书等7大数据库,开通蔚秀报告厅视频学习系统,同时采用易瑞远程访问技术和移动图书馆技术,为教师和在校学员提供远程数据服务,离校学员可通过远程访问卡终身访问 党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

近年来,我校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逐步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每年都派出干部教师赴著名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进修学习,仅2015年8月就一次派出17人赴美 国休斯顿大学和纽约大学学习;同时,多次承办省内外各种培训班,先后有多批国外院校和政党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每年有十余批次各地党校同仁来考察指导,与国内众多教学、科研机 构和有关部门建立了广泛联系,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尤其是校党委提出建设“名师工程”和“名库工程”之后,积极搭建教学、科研合作平台,一大批有名望、有实力的专家学者 和社会知名人士进入我校“名师库”和智库,为学校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大智力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