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菏泽》(三十二)新文闹市里的济渎庙...

 风清气正会当时 2020-04-10
《话说菏泽》(三十二)新文

闹市里的济渎庙

东方红大街一直是菏泽最热闹的地方,对老一代菏泽人来说更有着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有银座、万达广场等大型商场之前,这里是菏泽人购物的必去之处,街道两边的门市从三角花园一直延伸到老百货大楼。这里不仅白天热闹,到了晚上更是成了灯火通明的夜市,年轻人居多,街上除了卖衣服和小工艺品外,又多了些卖零食的小摊点,人流熙熙声音噪杂,每天都像过节日,但真正到了节日的时候,街道上只见人头攒动,更显得窄而拥挤了。

就在东方红大街西段、环城公园西北100米处有一座庙叫济渎庙,据说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祭祀渎神的庙宇,说起这座庙的来历,还要从一个远古的传说说起:

“渎”这个字的本意是指小沟小渠,后来泛指河流,再后来把能如海的河流称之为“渎”。我们国家在古代就有“五岳四渎”之说,“五岳”指五座大山,“四渎”则是四条大河,长江为东渎,黄河为西渎,淮河为南渎,济水为北渎。在四渎中流经我们菏泽的除了黄河外还有济水。据说济水是王屋上的云雾凝结成水汇集到了天坛峰西崖下的太乙池里进入暗河,经过三隐三现后从定陶北部涌出,流经菏泽、大野泽进入黄河,最后汇入大海。后因黄河泛滥,济水逐渐被其它河流取代了,但许多地名却因此保留至今,比如济源、济阴、济阳、济宁、济南等,济阴就是我们菏泽在古代曾多次使用过的地名。

相传禹的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了,虽然鲧修筑堤坝的方法没有最终起到防治水患的作用,独有菏泽却得以保全,菏泽人感念其德,就在鲧遇害的地方建庙祭祀,这就是济渎庙的来历。

根据《曹南文献录》记载,济渎庙始建于隋代,到了金元时期,因黄河决口庙宇受到了严重破坏,从1292年大规模重修,到明正统年间曹州知州范希正重建,济渎庙逐渐变成了由山门、廊房、享店等组成的建筑群。上世纪四十年代刘邓大军攻打菏泽时,因作战需要,庙宇的大部分被拆除了。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是济渎庙庙会的日子,据附近的老年人讲,每年的这天,这里都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扶老携幼地前来烧香祈福看大戏。这样看来,东方红大街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是商贾云集、顾客盈门的繁华之地了。

菏泽有句古谚语:“济渎爷欠欠腚,曹州府淹个净。”出于对水患的恐惧,我想古代的菏泽人一定会对“济渎爷”充满着无比的敬畏。

现在的济渎庙占地面积仅有三亩,四周是一片拆迁后留下的瓦砾场,也许有一天,它就会消失在现代化的楼群之中了。
公元前1431年,菏泽一带被水淹,第十三代商王祖乙被迫迁都于庇(菏泽郓城);公元前168年,汉文帝12年12月,黄河在酸枣决口,菏泽全境第一次被水淹;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菏泽全境第二次被大水漫流;公元前29年,建始4年秋天,河决东郡,兖州、河南32县被大水淹没,菏泽亦在其中;公元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李固渡决开黄河,大水在菏泽一带一直漫流40余年,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被泥沙淤平;公元1344年,至正4年,河决曹县白茅村和菏泽城南的金堤,菏泽全境被淹;公元1344年,至正26年,河决东明,曹、濮、济宁均被水害;公元1493年,菏泽城北部发生强震,6月,河决黄陵岗,会通河溢,菏泽被淹;公元1803年,嘉庆8年,河决封丘,菏泽患水,政府仅清理黄河淤泥就动用白银2200余万两。菏泽的古代史简直就是一部水患与治水的奋斗史。可见,济渎庙在菏泽人心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

济渎庙是菏泽人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是对防范安全隐患的警示,也让菏泽人记住了曾经发生在菏泽的几千年文明。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是否也应该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一点文明的遗迹呢?

下午外出办事,正好路过济渎庙,就忍不住想过去一探究竟。我从东方红大街和环城公园西段的小公路交叉处向北走,却发现济渎庙被挡在了一堵高高的铁皮围墙里,一直走到八一街再西去,终于找到了入口。济渎庙四周的民居已被拆迁清理掉了,成了一座空旷的广场,广场的东边有一排临时搭建的板房,房墙上横挂着红色的条幅,上面写着“××拆迁指挥部”的字样。坐落在“广场”中间的济渎庙更像是一座树木掩映下的农家小院。院门和房子全是红色的,从建筑风格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不是民居,而是一座庙。庙门的门头上有三个鎏金繁体的大字——“濟瀆廟”,每扇门上各有六排黄色的大门钉,在红漆映衬下显得格外抢眼。
因庙门紧锁,我只能从外墙上向里窥探,院子里有些杂乱,但从几块颇有沧桑感的老石碑上仍然可以看出这座庙宇历史的久远。我想,几千年以前,禹的父亲鲧真的被斩杀于此吗?古时候的农历三月十八日,这里的庙会该会是怎样不同寻常的热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