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宅在家,您的工作-家庭冲突缓解了吗?

 skysun000001 2020-04-10


工作家庭冲突的日常常态

近些年来,改革发展的前进,少不了人们的拼搏奋斗与加班加点;经济腾飞的背后,也多见了对享受家庭幸福的牺牲。人们分身乏术,只能将有限刻板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和家庭这两大场域进行分配。农村里的年轻夫妻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儿女和老迈的父母留守老家,一年到头只回家一次,导致“尊老爱幼”的美德传承障碍重重。即使生活在城里,忙于奔波的周末夫妻亦不在少数,无奈地过着同城异地的婚姻生活。多数行业从业者,甚至不知发际线为何物。

作为朝九晚十的“社畜”,大家谈及最多的永远是“老婆抱怨自己不着家,老公嫌弃自己没带好孩子”,面临着典型的工作家庭冲突。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的概念,也随着城镇化的普及、GDP的上升,在无奈中逐渐淡化、弱化、甚至边缘化。

为了养家糊口,给子女美好未来,同时赚取足够多的收入来供车买房、孝敬父母,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夫妻忙于工作,回家后的少有交流,也仅仅围绕着柴米油盐,一朵花的浪漫也难以持续。时间精力等资源分配不当,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家庭冲突。比如,孩子没法及时接送,临时请假困难,长时间分居两地而陪伴少,“丧偶式婚姻”般存在;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给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时间、精神、行为的分配不当引起的工作家庭冲突,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也是社会现实反映。加班多、放假少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周末不归家是常态,陪伴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



疫情下的家庭陪伴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家家户户封闭了。朋友圈里少了广告、打卡、旅行,多了秀恩爱、烘焙做美食、变着花样消解郁闷的照片与视频。随着疫情的发展蔓延,假期也在不断加长;长期不着家的人们,多了宅的时间。即使开工上班,亦多是远程办公,灵活自主,无需来回奔波。老婆孩子热炕头,不亦乐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迎来了难得的全天候家庭陪伴时机。

这段“被迫放假”,刚好用来弥补平时缺失的家庭时间。原本聚少离多的“周末夫妻”,现在多出来“朝夕相处”的机会,夫妻二人一起带孩子,做家务。丈夫既能体恤妻子平日的辛苦,又能分担家人的工作,在娃的屎尿屁之间加深感情,畅想娃的教育问题。想想,这份对未来的憧憬,是有味道的,因此也更令人印象深刻。异地恋、异地婚产生的情感间隙,也可因为共度疫情而拉进关系。沟通、交流和陪伴,是最有利于解决家庭矛盾的利剑之一,因疫情而多出来的“假期”,如偶然获得的催化剂,缓解了空间问题和时间不够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家庭和谐。



家庭投入的适量

然而,躲避疫情而待在家的人们,却并没有逃离工作与家庭的冲突。

首先,工作家庭冲突,很可能转变为家庭内部矛盾。“我从来没这么想上班上学,不是因为我多爱学校爱公司,而是因为我妈老骂我”。虽然是个段子,反应的却是最真实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家庭,讲求家人一起生活,但平时习惯分散各地的家人一旦无所事事、长时间地聚在一起,将引发生活资源被分摊,生活空间被占有的困境。疫情爆发时,家人的活动轨迹几乎重叠,基本上“从卧室走到厨房再从厨房走到厕所”,生活资源被分摊到家庭成员身上,一旦分配不及时,就会发生抢厕所、交接带孩子、作息紊乱等严重的家庭矛盾冲突。

其次,习惯了定期才回家的人们,面对长时间的相处,也丧失了处理能力和积极心态。家庭成员的领地遭到侵犯,负能量爆棚引起“踢猫效应”。买不到口罩的焦躁,没法获得自由的憋屈,繁重的家务,让家庭成员倍感郁闷。原本过年时热热闹闹的气氛,变成刷疫情数据时的焦躁不安,面对父母长辈的唠叨,孩子的啼哭,自由的缺失,个体往往产生比平时更多的负能量。

另外,长期宅家而无法工作,也使得一些群体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阶段性收入的降低甚至消失,一些企业濒临倒逼的边缘,也严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的运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这些基本物质需求无法满足时,其情感依赖便会受到影响而逐渐削弱。养家糊口下的压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使得有些人和企业已经逐步谋划返工。有人划桨过江,有企业免费给员工包车返工。经济的驱动下,人们也没法对家庭有过多的持续依赖。



再识工作家庭冲突

由此,对于工作家庭冲突,我们也意识到并不是一味待在家多陪伴就可以缓解家庭矛盾。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

(1)家庭工作冲突并不仅是时间、精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有限而导致,更多的也有行为人处理冲突的能力、多方契合的综合作用;

(2)合理的“度”的把握至关重要,工作与家庭之间需要有“平衡关系”,甚至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中;

(3)家庭与工作的边界,本就难以清晰区分;行为人的心态改变,也至关重要(比如,心理意识层面追求实现家庭与工作的融合);

(4)减少家庭冲突的关键举措之一是努力工作、赚钱发达;由此,对于一些低收入者而言,适当的工作可能是减少其家庭矛盾的关键;

(5)经济发展、企业发达的背后,必然需要一定的妥协与牺牲;而这也可能是在某些阶段的产生工作家庭冲突的必然前提与必经之路。



结束语

进入4月份了,全国疫情控制向好趋势明显,多数省份亦开始复工。在家里“憋坏”了的人们,亦可以逐渐投入到工作中,为经济的复苏贡献一份力。相信,适当平衡的工作与家庭,也才会更好地推动彼此的定位与和谐相处。

作者简介

张佳良,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围绕本土理论构建、组织领地性、辱虐管理、组织公民行为等议题,在国内外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任职于某地产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高级经理,主要从事组织能力建设、管控与授权模式、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优化等相关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