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钓鱼也是这样,只有根据鱼情、水情、天情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钓位、钓点、钓饵、钓法,才能钓有所获,获鱼多多。 去年春天,笔者在我市城子水库(蓄水7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朱疃水库(蓄水15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齐山店南沟塘坝(蓄水不足50万立方米的小塘坝)三处钓过数次。从中发现许多问题,针对问题适时变招,灵活施钓。在钓深与钓浅、钓远与钓近、钓阳与钓阴、钓底与钓浮、荤饵与素饵五个方面适情适时变化,取得了比自己以往、也比别人较好的成绩。 钓深与钓浅
钓远与钓近 白天钓远,晚上钓近;清水钓远,浑水钓近;晴天钓远,阴天钓近;冬天钓远,春天钓近;早春钓远,仲、晚春钓近等等,这是大家都熟悉的经验。但同一时间段内也存在钓远与钓近的变化。2009年4月5日,天气晴,气温3〜17℃,西北风3〜4级。我与钓友朱义来到朱疃水库,打重窝抛双竿,一支6.3米,一支4.5米。一天时间长竿连续上鱼,而短竿基本上无鱼咬钩。事隔几日,二人又来到齐山店南沟塘坝。按朱疃经验,打窝后抛出6.3米手竿。3个小时过去了只钓获了几条鲫鱼。当时一头雾水,不解其中缘由。当看到近岸处有鱼活动且鱼星不断时,马上换上4.5米手竿,并且将浮漂向岸边拉近。没用打窝就上鱼不断,后索性改为3米小竿,上鱼更快,常常双钩中鱼。一鼓作气钓到下午6时,竟然收获192尾鲫鱼,可以说是大丰收了。分析原因是朱疃水库靠边太浅,钓鱼人太多,加上当天库边浇小麦的机器轰鸣,警觉性高的鲫鱼不敢靠边,所以近处无鱼。而齐山店塘坝靠边水深,只三个人钓鱼,十分安静,加之阳光高照,岸边水暖,所以鱼都靠边觅食。两个水库两种情况,引起两种结果。如果在齐山店南沟塘坝不及时改钓远为钓近,那只能枯守一天了。 钓阳与钓阴 大家都知道“春钓阳,夏钓阴”,特别是盛夏与早秋更要钓阴,这是钓鱼的一条规律。但事有例外,笔者就经历过“春钓阴”却比“春钓阳”钓效更好的经历。那是2009年4月18日上午,此日天晴,气温10〜24℃,南风3〜4级转4〜5级。我们一行4人来到城子水库。由于向阳面顶风不好抛竿,不十分情愿地将钓位设在背风的阴冷坡下。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抛竿后连连有鱼咬钩,至下午3时每人钓获均在5斤以上,最多的钓了15斤左右,而且鱼的个体都比朝阳面大得多。同去的温钓友还钓上了一条2斤多重的鲇鱼,而坚持钓朝阳面的收获量不足三分之一。原因何在?大家一致认为,天气虽然暖和,但由于库大水深水温没上去,背阴面陡峭水深,水底的温度相对高一些,适宜大鱼停留。而朝阳面水浅水温也不太高,只有小鱼活动。半月以后,我们再去此处垂钓,上鱼极不理想,而朝阳面却成了好钓位。这都是水温变化的缘故。 钓底与钓浮 鱼种不同,钓法不同,浮钓鲢鳙,底钓鲤鲫。但同一鱼种,有时底钓好,有时却浮钓好。我在齐山店南沟塘坝就遇到过同样天气、同一钓位、钓同一鱼种底钓与浮钓却大不相同的经历。2009年5月4日天气晴朗,南风4级,气温13〜28℃。我与朱义、朱华三人7时30分来到齐山店南沟塘坝垂钓。支竿抛钩,上了几条鲫鱼后,浮漂静立水中不动。经细心观察后发现4种情况:一是鲫鱼浮到上层水中游动,有的甚至跳出水面;二是钓上来的鱼,不少是钩在肚子上,而不是嘴上;三是深处、远处钓不上鱼;四是随着气温的升高,上鱼数量逐渐减少,10时以后一条鱼也钓不上来了。分析后认为由于光照强烈,水温上升较快,鱼儿追温上升,故老法底钓失灵了。我们马上改底钓为离底钓、浮钓,找到了鱼的泳层后频频上鱼,1.5小时每人钓获了60多条鱼。 荤饵与素饵 荤饵好,素饵好?应该说荤饵素饵都好,问题在于钓什么鱼,什么时间钓鱼。肉食性鱼类一般食用荤饵(有时肉食性鱼类也食素饵),素食性鱼类一般食用素饵(有时素食性鱼类也食荤饵)。蚯蚓特别是腥红蚯蚓,习惯上称为万能饵,但同样是万能饵,同样钓一种鱼,因垂钓时间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俗话说“春荤夏素”,“秋淡冬浓”,是说冬春鱼偏食荤食,而夏秋偏爱素食。即使是春天也分早春与晚春,早春鱼偏爱浓腥香,甚至荤食(如蚯蚓)也要蘸上腥香粉强化诱鱼效果。而晚春随着气温水温的上升,鱼儿越来越活跃,浓腥味的荤食就不如清淡型的素食好用了。每年的天气情况也不一样,暖春年时间适当要向前赶,倒春寒年时间相应地向后拖一些。即使是同一春天,气候变化有时也很剧烈,所以在时间上要灵活掌握,最好是荤素饵兼备。也由于垂钓的环境不同,如有的水域面积大,有的水域面积小,有的水域处向阳坡,有的水域处背阴处。因而水域小、向阳坡春天来得早,而水域大、背阴处春天来得晚一些。而笔者经历过同一天、同一水域、同一深度用荤饵素饵却大相径庭的情况。2009年5月13日,天气晴,南风3〜4级,气温12〜26℃,是个钓鱼的好日子。我与朱义二人上午6时赶到齐山店南沟塘坝。汲取前日打窝、短竿、近处无鱼的教训,改为不打窝、用长竿、钓远处,用鲜活的红蚯蚓挂钩。2小时内陆续钓上几条鲫鱼。但9时以后,浮漂像丢进水桶一样,纹丝不动。天热日晒,鱼不上钩,心情就烦躁。二人走动寻思,今天怎么了?忽然,老朱发现渔具包内有半包素饵(小黄饵),就装钩试钓。饵一入水,饵即被抢,抖腕提竿中鱼。怕是偶然现象,装饵又试,又是一条鲫鱼入护。看此情景我也索要一点素饵试钓,果然奏效,一尾接一尾的小鲫鱼被钓出水。近两个小时至11时,俩人用半包小黄饵钓出了100多条鲫鱼。这一现象说明,同一种鱼,同一天内由于气温水温变化剧烈,也令鱼儿改变了饮食习惯,由喜荤变为喜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