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向感的缺失 先传统混派,后各种流行派, 学遍了世面上流行的所有门派后, 结果却总是一次次的失望和对命理的更加疑惑。 这是专心学习研究命理八年以上者的共同经历和感受。 丑陋和虚伪见识的太多,美丽和真实却总不愿揭去面纱. 学习研究命理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越学越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二.子平命学的真实面目 真正的探索者不畏艰难,无惧失败, 一次次的失败不会挫失信心,只会让其更加接近真理。 天道酬勤,终于盼来了揭去子平命学红盖头之手。 中国的算命术很多,都能在某一方面做出准确预测, 如耳熟能详的纳音预测、神煞预测、一掌经、称骨法等, 但真正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很少很少, 子平命学为“道”层次预测术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真正的子平命学是讲天道、地道、人道之学, 分为道、法、术三个层次, 通过格、局、象来表述、运算、预测。 格局为天道地道的体现,象为人道的体现。 天道讲的是天之主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地道讲的是大地的特征和地支的作用规律, 两者呼应成格局,定性人生富、贵、贫、贱。 人道讲的是人生之琐事,在八字中称之为象。 主要通过八字中杂气的组合与作用结果来描述人生万象。 那么,子平命学三层次道、法、术又指什么呢? “术”为技艺、方法、技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口诀、绝招、窍门。 习得术,就算有了一门算命的技艺,有了吃饭的饭碗。 “法”为法则、模式、标准,为万术之源头。 掌握法,就能推导出更多的术,活学活用术,足以著书授徒了。 “道”为宇宙的本源和普通规律,于命学来说,也就是八字的总规律。 得道者,破译天机之高人也,要么大隐隐于市,要么仙踪难觅,有缘者遇之必得福。 这就是子平命学的真实面目。 以往十几年,我们追求子平命学,学习的却是其他命学。 子平命学的代表作有《渊海子平》、《三命通会》、《子平真诠》、《滴天髓》,只是前两本书为后人整理,把天道、地道、人道也就是格、局、象混杂交叉了,非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看懂。 《子平真诠》主线清晰,为难得一见的子平经典,遗憾的是,其重点只讲月令本气取格,未分天道、地道、人道的具体运用。 唯有《滴天髓》最贴近子平本也。 三.人道——现代命理的层次、主流 现代流行命理擅于信息取象及人生琐事预测,也就是擅长于对人道的研究,属于象的范畴和层次。 四.“道”、“法”衰退,“象”独旺猜测 大陆命学这一、二十年,好像转了一个圈,经历传统混派、五行生克派、新派、盲派后,又回到了向民间盲师学习的起点,现在最吃香的不就是民间盲人的口诀吗? 这个“返璞归真”带有讽刺的味道,不过这是一件好事。 中国算命术,经历近一个甲子的打压,还能延续到今天,无疑,主要依靠盲人命师的代代相传。 算命术仅给了他们生存的饭碗,他们却延续了这门几千年的玄学文化,我们学习研究子平者,理应对盲师怀有一颗感恩、敬重之心。 盲人的算命方法,据观察除子平术外,还掺杂鬼谷术、李虚中命法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子平的方法。 子平方法中他们用的最为熟练的为人道和地道的内容, 也就是擅长以格局(实际上是局)和象断命。 你多和他们交流一下,就会知道,很多盲人都会背《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中的很多歌赋,四步独言,五步独言,继善篇,三理赋那是必背的。 盲派推命,喜欢依诀直断,有时真的能铁口直断。 我不是吹嘘盲师断命水平,虽然至今为止还没遇到断命奇准的盲师,网上也有很多人到处寻找盲派奇人,至今未果。 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多数盲师的断命水平的确比我们明眼预测师要高。 这就闹笑话了,一个个有文化,有很多书可供学习的明眼预测师,预测水平还比不上一字不能识的盲人。 惟一的解释是他们的方法比我们好。 是的,盲人学的是子平命学,虽不一定完善,但大方向是对的。 要是全面掌握了子平命学天道、地道、人道之规律,以及格、局、象的运算法则,盲人中应该会涌现出一大批高手。 据观察,绝大多数盲师仅用局和象论命,也就是公精于人道中“术”的层次。 因此,六亲方面的预测准确率最高,其它诸如富贵贫贱方面时而奇准,时而不验。 我猜测祖师爷所传授的应该是很完整的子平系统,只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传承者由于天赋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会很自然地选择和强化最为实用的、最能收到润金的人道内容,也就是象法; 对于专门推断大富大贵的“格”方面的内容,由于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自然不会重视,直至遗忘; 对于专门推断命主成就的“局”方面的内容,由于要有一定的悟性,擅长者也会越来越少; 而对于专门推断人生万象的“象”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术”法,即简单又实用,只要多背一些师传的经验口诀,结合自己个人的心得体会,就能十断七八准,因此得以发扬光大,并且发展快速。 我想这可能就是千百年来,“术”得以发展,而“道”和“法”没落的主要原因吧。 五.调整方向重新起步 学习了这么多年命理,虽还没步入正道,但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让我们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以及识别真假的能力,这也算是不小的收获了。 现在我们只要调整思路,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从“术”到“理”,达“理”通“道”。 就是达不到道的高度,至少也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命理高手。 还是那句话:思想决定行为,方向决定脚步。 一个人的成败不在于行动的细节,而在于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目标。 方向正确了,只要每天都有行动,那么,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人生思考 有一天突然间发现,自己的物质越来越多,笑容却越来越少,观望四周,也是如此。 人活着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又何在?人该怎样去活? 人活着总爱向社会、向别人证明点什么,总想引起别人的重视。在这商品社会,好像只有拥有财富和地位才算成功,才能活得快乐,过得幸福。 我们就拼命地追逐名利,在对物质的执着中迷失自己;我们就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在虚伪中走向无知;我们就毫无道理地苛求自己,在追求完美中否认自我。 我们认为自己没有文凭、没有技术、没有实力、没有靠山,不可能取得成功,更难以感受人生的快乐,在消极中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我们因几次的挫折、失败,而否认自己,自暴自弃,离成功快乐越来越远。 我们因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而排斥自己、压抑自己,不敢大胆地表现自我,在自卑中失去众多成功快乐的机会。 我们因为没有成功,因此就更向往成功、羡慕成功、敬畏成功,也因此更加抱怨上天的不公、社会的黑暗,更加痛恨自己的无能,更加不能接受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排斥自己,拒绝现实,迎合别人,掩盖弱点,痛恨失败,害怕改变,逃避挑战,我们活得没有方向,没有快乐,没有激情,这一切注定了我们的失败和痛苦。 对任何一件事的盲目追求和过于执着,结果只会背道而驰。成功快乐也是如此,一味地追求,反而使成功和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 人为成功而生、为快乐而活,一切违背成功快乐原则的思想和行为都应该摒弃。成功快乐自有方法,其实,你不用活得这么累。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这不完美的世界,人有缺点才显得真实和可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极力掩盖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过于在意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只会使你的弱点和缺陷越来越严重。 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现实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的不足,心里才会轻松,只有接受现实的残缺,内心才能平静。坦然面对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才能快乐和成功。 成功在于强化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快乐在于人性的释放和内心的宁静。因此你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弱点和缺陷耿耿于怀、自卑自残、痛苦烦恼,更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完善。 谁没有过幼稚、谁不曾犯过错误,谁能够不经历无知和幼稚就能走向成熟。因此,你无须责怪自己的无知和幼稚,更不应该掩饰幼稚。掩饰幼稚是使我们变得世故的主要原因。 幼稚是通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拒绝幼稚那就等于拒绝了成熟。 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没有无用之物,人间没有无用之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和生命价值,只是每个人的职业分工、社会位置不同而已。一个人不管有没有特长,有没有实力,只要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都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生命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人和人在财富地位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成功和快乐是个人的事情,你无须与人攀比,更无须否认自己去迎合别人。 人活着就是与己、与人、与物的和谐共处。存在的都有它的合理性,包括残缺、错误、丑陋,它们不会随着你的主观愿望而改变或消失。客观现实只能接受而无法改变,不接受自己、不接受别人、不接受现实,给你带来的是内心的痛苦和生命的迷茫。 我们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一切,同时也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一切。 别人难以理解我,但我却可以去理解别人。 我难以改变别人,但我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去影响别人。 人不是因为长得漂亮、英俊别人才喜欢你、重视你,而是你给别人带去快乐和利益,别人才会真正的喜欢你,不管你长得美丑、有无缺陷。因此,你根本不必为自己的相貌和缺陷而自卑。 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你为自己而活,你首先得对自己的成功和快乐负责任。所谓别人,就是在思想认识、言行习惯上有别于自己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因此,你根本就无须在意别人的评价。 人欺软怕硬,你软弱别人就欺辱你,你一旦勇敢谁也不敢惹你。你不要乞求别人的同情,那只会使你越来越软弱、越来越受欺。你就是害怕也要装作勇敢的样子,你就是自卑也要装作自信的样子。 变化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人生的一切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成为过去,成败得失、兴衰荣辱亦是如此。你为什么还要痴痴地执迷于此呢? 挫折是暂时的、失败是暂时的、痛苦也是暂时的,这一切都会随着时间地流逝而成为过去。你根本没有必要为一时的失败、贫穷、幼稚、失面子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悲伤痛苦。 人生不可重返,过去的不会再来,那你为什么还总是把目光停留在昨天,而不去珍惜现实的今天,不去迎接充满希望令人神往的明天。 生命是个体验的过程,名利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是人生的匆匆过客,真正留下的是我们经历后的感受。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为自己活着的时间,在于对人生的深刻体验。 人的一生很短暂,不过短短几十年,我们为什么要压抑自己,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为什么非要过着庸庸碌碌、一成不变发着霉味的生活。你完全可以释放自我,做回自己,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 不管你是富商高官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你温饱无忧,你的生活完全可以过得丰富多彩。你只要不再一味地执着于名利,不再与人攀比,不再追求完美;你只要不再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再太在意自己的成败得失、兴衰荣辱;你只要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坦然地接受现实的残缺;你只要选择快乐和幸福而不是财富和地位;你只要养成不断探索、冒险、尝试的习惯;好生活就这么简单。 外界的一切不能影响你的情绪,真正使你烦恼、忧虑、痛苦的是你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 面对人生的挫折、打击,你若认为这是对你地磨炼,是成长的良机,你就不会沮丧和痛苦。 面对别人的讽刺、挖苦和辱骂,你只要不予理睬,别人就无法伤害你。 没有人能够左右你的思想和感受,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痛苦。 人生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快乐,也可以选择悲伤。选择快乐并不比选择悲伤要来得麻烦,就好比你只选择欣赏路边的野花而无视旁边的牛粪那样的简单。那你为什么不放弃使你忧虑、痛苦的思想呢? 面对自身,你可以选择欣赏自己的长处,也可以厌恶自己的缺陷。我以前自卑痛苦不就是选择了排斥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吗?原来好心情就这么简单,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上去。 人活着难道就是为了吃饭、就是为了追名逐利?不,吃饭是为了活着,谋取财富地位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和幸福。那你为什么不放弃不能给你带来快乐幸福甚至给你制造麻烦的思想观念、工作事业呢? 人为成功而生、为快乐而活,烦恼、忧虑、悲伤、痛苦不是我们的本意,成功和快乐才是我们生命地追求。 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和尝试,在于在不断犯错误,失败过程中的成长和完善,在于对自己一次次地超越。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能否做回自己、能否留下多少生命的痕迹。 这是一个内心狂热外表冷漠,活了三十年压抑了二十载的人,在走出心囚、解放自我以后对生命的认识。 这是一个从迷失中找回自我的人,对生命的追问。 这是一个终于明白了生命意义的人,在追求成功、体验快乐过程中的点滴感悟。 或许,这些没有逻辑,毫无光彩的文字能对你的人生有所启示,这就足矣。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追寻生命的意义!
成功人生的思考 人为成功而生为快乐而活。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理想愿望有别,但人生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那就是追求成功和快乐。 人生是个在经历中不断体验不断成长的过程。一个人能否活出生命的意义,能否在每一天有所收获,能否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失败、挫折和打击,能否实现人生的成功和快乐,这需要做人的智慧,也就是成熟。 一个成熟的人内心宁静、举止从容,能坦然接受现实的一切,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自身的价值,更知道如何去生活。因此,一个成熟的人,不一定拥有财富和地位,但可以肯定不管身在何处、身居何位,都能随遇而安,快乐幸福的生活。 生命的意义在于在一次次地探索和尝试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我。 或许谁也不是受邀请有准备来到这个世上的缘故,我们不知道到世上来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又何在? 或许千千万万个不同活法的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生命本无意义,你赋予它什么,它就体现什么。 世上只有两种人,智者与庸人或称成功者与失败者。智者赋予生命丰富的意义,庸者到死生命还是一片空白。这世上有两种吃饭的人,一种人活着是为了吃饭,另一种人吃饭是为了活着。 人总要有点尊严,活着就要做点事,就应是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看过一则关于富翁和渔夫的小故事,大意是:有个千万富翁到一个美丽的海岛去旅游休假,看到一个穿着破旧的年青渔民躺在沙滩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富翁感到很奇怪,以下是他俩的对话:“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不去捕鱼”,“捕鱼为了什么”,“捕鱼挣钱啊!”,“我的收入足够我养家糊口,我干吗还要这么辛苦地去挣钱”,“有了钱你可以买条船,挣更多的钱,然后就可以开公司、买车买房,最后就能像我一样经常出来旅游、晒太阳”。穷人听了哈哈大笑:“那我现在不也在晒太阳吗?用得着向你那样辛苦吗?” 这原是讽刺富翁只会挣钱而不懂生活之道的小故事。而我却不懂,一个穷人在大好时光晒太阳的感觉和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富翁晒太阳的感觉能一样吗?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的尊严能相提并论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无权干涉。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成为堂堂正正的人,不仅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更在于人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性。一个人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上进心,他生命的意义又何在呢? 社会中庸碌散漫、贪图安逸、不求上进、虚度年华之人,他们会有幸福感吗?听到的多是对生活烦闷、无聊地叹息,对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地抱怨。你没有赋予生命什么意义,当然你的生命就没有什么意义,到世上只是白走了一趟,至死都不知道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生命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人生的一切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去。财富如此,荣辱如此,成败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或许我们今天所追求所执着的事情几年以后回首看,显得十分的愚蠢。我们所能留下的只是对那些事物的感受和记忆。上帝能收回给我们的一切,但拿不走我们的经历。 人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是对生命的一种体验。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上帝交给我们这么多的麻烦,让我们经受这么多的磨难,就是让我们细细地体会和领悟生命的意义。 一个没有经历过黑夜的人,是无法理解一天的含义的。 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打击的人,是不会有因成功而泣沥的感受的。 一个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是难以认识真正的生活和人生的。 这好比生活在蜜罐中的人,是不会知道人间还有疾苦一样。 安逸和闲散是生命的空白期;只有失败、磨难才会告诉你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 成功失败、得到失去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在于给你成长的经历。 一个只有经历过失败、打击、磨难的人,才会有对世界、社会、他人、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最终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在不断地探索和冒险中认识生命、认识社会,在于在不断地犯错误和失败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走向成熟。 人生最大的目的就是实现自我、追求享乐。 肉体的舒适是浅表的快乐,人人可得,但来得快去得也快。精神的快乐也就是幸福,它是一种满足人性渴求后深层次的快乐。 肉体的享乐往往用物质就能得到。精神的享受,与物质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物质能给人带来幸福的话,那么富人都应该是幸福的,穷人都应该是痛苦的人。实际上没有多少富人是幸福的,而能解决温饱的穷人中倒不乏幸福的人。 追求幸福最大的误区在于:认为通过对名利的不断占有,对自身物质欲望的不断满足,就能幸福。而实际上恰恰是物质越来越多幸福反而越来越少。 幸福是一种内心地感受,是离理想、目标地越来越近,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幸福,是人性中渴望被别人重视、尊敬、强于别人欲望的满足。 幸福,是自身价值地体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幸福的前提离不开与社会、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离不开人性的自由、内心的宁静和真真实实地做着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适应强大的社会群体,已习惯于按别人的方式生活。我们的棱角已被磨平,个性遭至扼杀。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一个人本性一旦被抑制,必然导致内心的压抑和行动的不自然。这种被压抑的痛苦将慢慢地渗透到你的潜意识。 一个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完全是一个被扭曲的人,幸福就无从谈起。 生命的意义在于融入社会、释放人性、做回自己、追寻幸福。 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往往看他得到多少、拥有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也往往看他得到多少实惠。这种判断标准符合人的天性:占有欲和控制欲。 社会不是因为你得到多少而重视你,而是因为你为社会为他人付出多少、创造多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重视你。在一个家庭中也是如此,受到尊重的往往是为家庭付出最多的一员,而不是总向家庭索取的人。 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对社会的贡献。你为社会奉献得越多,为社会带来的利益越丰厚,那么你的价值就越高。 一个人不怕忙,忙说明你还有事干,说明你有用。最怕无所事事,没有付出没有奉献,那就是无用之人。 一个只会向社会向别人索取的人,是一个没有价值可耻的人,他的生命只是别人的负担,毫无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多少,而不在于得到多少、拥有什么。 人深知自然的玄奥、宇宙的博大,就有了永不停息地追求,这是人类的伟大所在。 人类从没停止过对物质、对精神地追求,直至对神性地追求。 人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思想和智慧以及可无限开发的人体潜能。既然上帝赋予了我们这一切,我们就不会让自己像没有思想的猪一样,平平庸庸虚度一生,带着无限未开发的智慧离开人间。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能留下痕迹的时间。物质和荣誉只是生命的匆匆过客,转眼即逝,只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快乐和满足。家有万贯家财,一日也不过三餐,睡觉也不过一床。名声响彻、荣誉满身,也只是一时的荣耀。 古人云:身在福中不知福。福是一种自身地感受,而不是别人地评价。福不是永恒地拥有,只是一种当时地感受。因此,再深的福,呆久了也失去了感觉。 只有对生命不断地追求和超越,才有无限的乐趣和幸福。 超越不仅仅是对体能、财富、地位地超越,也是对才能、思想认识、智慧地超越。 超越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在一次次尝试、经历地超越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已有知识、思想认识,拥有的物质财富、名声地位,肉体的安逸享乐,以及怕失去怕丢脸的思想,是自我超越的最大障碍。 人生的使命感、追求卓越的天性、绽放生命的欲望、给他人带来幸福的神性是自我超越的积极动力。 超越就要忘我,鄙弃肉体的享受,淡薄功名利禄,看轻自己一时的成败得失,只有这样我们的身心才能摆脱种种束缚,进入不知疲倦的状态。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肉体的享乐和精神的暂时满足,而在于对生命的不断超越。 生命的最终意义在于:超越原有的自我、原有的生命,体验另一种更高层次生命的价值。 人生有限,能赋予生命意义的不过几十年。人的思想无限,能延续几百上千年。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植入人类闪光的思想,尽现无限的生命意义。 重点提示: 1、 2、
成熟的标准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熟,不是以年龄和机体的发育情况为标准,年龄和发育情况只是生理成熟的标志。 评价一个人的成熟程度,主要以思想认识、为人处事、精神境界为标准。 成熟的标准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成熟是对生命的珍惜和责任,不会让自己庸庸碌碌、平平淡淡地虚度一生。 成熟是对自我地尊重,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是察言观色,八面玲珑,见风使舵,老奸巨猾。 成熟是坦然地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接受自己的弱点和缺陷。面对恭维不会飘飘然,面对成功不会得意忘形;面对批评不会自卑自贱,面对失败不会灰心丧气。 成熟是与人、与事、与物的和谐相处。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接受别人的个性,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成熟是让自己做情绪的主人,让行动控制情绪,而不让情绪控制行动。世事的成败得失,他人的喜怒哀乐左右不了你的情绪。 成熟是内心的宁静,精神的充实,对生命的挚爱。 成熟是爱、宽容、宁静、奉献、责任越来越多,而恨、狭隘、浮躁和张扬的逐渐萎缩。 、、、、、、 成熟不是完美,不是不再犯错,是坦然地面对现实的一切,是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向自己的人生目标挺进。 当一个人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能与己、与人、与物和谐相处,能和自己缺陷和谐相处时,他就成熟了。 重点提示: 1、 2、
成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有主动经历无数次的幼稚,才能走向成熟。 果子的成熟意味着丰收,人的成熟意味着真正长大。成熟是生命的最美,其魅力胜于女人的娇容、男人的财富。 谁能经得住成熟的诱惑! 成熟是适应、接受、从众,是独立、卸妆、正视、复原,最终是返璞归真。 成熟是经历漫长的幼稚和无数次的失败、挫折、打击、跌倒的磨难之后自然而然的事。 没有谁能给你成熟。 没有谁能绕过幼稚和磨难直接到达成熟。 没有经历失败的痛苦,就不会认识到自身的弱点,更不会努力地去完善自己。 没有经历过得不到的无奈,就不会接受现实的缺憾。 没有经历过人际关系的矛盾,就不会接受个体的差异,更不知道人必须要学会妥协。 没有经历过疾病地折磨,就不知道生命的脆弱,更不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 “天将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促使我们快速成熟的,是经历失败的痛苦、失去原来的拥有和依靠、承担生命的各种责任。 一个男人,往往在经历事业上的多次挫折、在结婚当父亲之后,才体现出男人的魅力。 一个女人,往往在经历感情挫折、在结婚成为母亲之后,才最具魅力。 逃避责任,害怕失败,不敢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现实的残酷,永远不会成熟。 掩盖幼稚,假装成熟,是难以成熟的主要根源。 成熟是经历长时间幼稚和磨难以后,自然而然的产物。只有这种经历,才能够使我们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从而逐渐地长大成熟。这是谁也难以省略的过程。 假装成熟,必然极力掩盖自己的幼稚和无知,不敢行动,不敢犯错,压抑个性,封闭自我。 成功的诀窍是:失败的次数比别人多,犯错误的速度比别人快。 一个人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认识自己、发现问题,继而完善自己、解决问题。 一个人迟早要犯的错误,那还不如早去犯,早犯早接受教训、获得经验,避免以后更大的错误。 因此,失败和犯错误实际上是成长的催化剂。 一个假装成熟的人,拒绝幼稚也等于拒绝成长,违背成熟规律,在痛苦中走向世故。 走向成熟没有捷径,只有耐心地经历幼稚,接受幼稚所带来的种种失败的痛苦。 一个人只有接受自己、接受现实,才可能成熟。接受了,才会正视,只有正视才能解决,最后才能与自己与别人和谐相处,这就是成熟。 幼稚代表无知和可笑,但人生的最大收获往往来自我们的幼稚时期。 由于幼稚,我们才胸怀大志、信息百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由于幼稚,我们才无知者无惧,不怕失败,不怕他人笑话,勇往直前。 只有一个幼稚的人,才敢想敢做,不怕失败,敢于犯错误。这是成功的关键素质,成熟的必备条件。 一个世故自认为成熟的人,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成败得失和自身的最大利益,患得患失,最终束缚了自己的成长。 成熟与年龄无关、与性格无关。 年龄大的不一定成熟,年龄小的也不一定幼稚。有些人到老还不知道责任为何物,而有些人从小就知道生命的意义。 性格外向开朗的不一定幼稚,性格内向文静的也不一定成熟。 沉默寡言不代表成熟,活波开朗也不代表幼稚。 成熟,是内在思想认识的深刻,是外在言行举止的自然得体。 成熟,是对人性中光明面地强化和释放,对阴暗面地抑制和疏导。 成熟,是顺应自然之道,顺应人性规律的体现。不压抑,不放纵,顾全别人,做回自己。 成熟,是心灵不断成长之后的必然结果。只要你追求上进,不断成长,那么成熟是自然而然的事。 重点提示: 1、成熟就是改变一切能够改变的,接受一切不能改变的。成熟是做回自己,体现自身价值;是与己、与人、与物的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2、成熟最忌虚伪和掩盖,一个人只有坦诚才能接受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3、成熟需要挫折和磨难的经历。成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心急不得,你想快速成熟,那么就主动去经历磨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