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名臣镇襄阳

 因果实录阅读者 2020-04-10

襄阳位于汉水中游,水陆交通发达,历来有“得襄阳者得天下”的战略定位,历史上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晋时司马统治集团,先后派出三位名臣任“镇南将军”镇守襄阳,足以证明他们重视程度。他们就是羊祜、杜预和刘弘,三位名臣不光完成军事镇守任务,还将襄阳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得到很多实惠,后世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

襄阳城

羊祜,三国魏末西晋初泰山南城人,字叔子。蔡邕外孙。司马师之妻弟。初仕魏上计吏。累迁中领军,统宿卫,执兵权。入晋,拜尚书左仆射。武帝泰始五年,迁都督荆州诸军事。在州垦田地,储军粮,进据险要,作灭吴准备。又与吴将陆抗使命交通,各保分界。屡陈灭吴大计,请出兵灭吴。官至征南大将军,封南城侯。在官清俭。临终,举杜预自代。卒谥成。

西晋名臣镇襄阳

羊祜

晋武帝逼魏元帝曹奂禅让成为晋朝事实上的开国皇帝时,羊祜因拥立有功,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后改封郡公,食邑三千户,羊祜坚决推让不受。羊祜原爵位是钜平子,食邑六百户。从子爵到郡公,越了好几个等次。由于羊祜不接受郡公,最终以本爵封为钜平侯。

《晋书》载:祜缮甲训卒,广为戎备。羊祜在积极训练军队同时,主动向皇帝上书建言伐吴,可惜很多大臣反对,没有实现。

《晋书·羊祜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被后人称之为“岘山感叹”。

羊祜后来病重时,举荐杜预代替自己的位置。死的时候,五十八岁。西晋皇帝着素服为他哭灵。适逢大寒,皇帝鼻涕眼泪沾满须鬓,都冻结成冰了。羊祜在洛阳病逝的消息传到襄阳,襄阳人莫不罢市号恸,街巷痛哭羊祜之声相连接。就连吴国边境将士,也为羊祜的逝世哭泣。其后,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游憩之所建碑立庙,人们睹其碑莫不流泪,杜预因此将羊祜碑命名为“堕泪碑”。

当年邹湛在岘山上劝慰羊祜“公(羊祜)德冠四海,道嗣前贤,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的“预言”,也被历史证实。至今在岘山上有个离襄阳城最近的山头仍叫“羊祜山”,就是为纪念羊祜而更名的。

杜预,西晋京兆杜陵人,字元凯。司马昭妹夫。初为魏尚书郎。贾充定律令,预为之注解。晋武帝立,为河南尹,迁度支尚书。在朝七年,损益万机,时号“杜武库”。武帝咸宁四年,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作灭吴准备。次年请伐吴。太康初,遣将攻吴,累克城邑,招降南方州郡,功封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等,自谓有“《左传》癖”。卒谥成。

西晋名臣镇襄阳

杜预

羊祜死后,杜预南下襄阳,接替羊祜担任荆州都督一职,晋荆州(首府在襄阳)和吴荆州(首府在江陵)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杜预到达襄阳后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准备先拿下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西陵是孙吴的西大门,丢掉西陵则整个吴荆州不保。

在时机成熟时,杜预三次上书,促使晋武帝下决心发起灭吴之战。杜预被任命为西线指挥,具体任务是取江陵、占荆州,并且在荆州地区负责调遣益州刺史王濬的水师。

江陵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杜预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在切断江陵和外部的联系之后,调动一部分兵力向西进攻,夺取沿江的一些城池。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长江,一举拿下乐乡(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在扫清外围之后,杜预很快拿下江陵,占据吴荆州。接着挥师东进,配合各路晋军攻打孙吴的都城建邺。同时分兵南下,攻占了交州、广州。整个灭吴一役,杜预功勋卓著。

杜预立下这么大的战功,心中的得意自是不言而喻。《晋书·杜预传》载:“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他沉碑的地方,被后人叫作沉碑潭,就在今万山北隈。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今安徽淮北西北)人。镇北将军刘靖子。初仕为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监幽州军事,领乌丸校尉,封公。太安中,为荆州刺史,率陶侃等镇压张昌起义,迁侍中、镇南大将军。后依附东海王越,进授车骑将军。死于任上,谥元。

西晋名臣镇襄阳

刘弘

晋惠帝时张昌作乱,新野王司马歆被杀,朝廷已派宁朔将军刘弘任荆州刺史,帅军前来襄助。刘弘在方城、宛、新野之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司马歆失败后,刘弘代领镇南将军之职,都督荆州诸军事。他命陶侃、蒯桓、皮初诸将,一方面固守襄阳,一方面袭击张昌大本营,自己则在宛城等地回旋以牵制敌人。张昌回军竟陵时被陶侃大败。部众全部投降。

刘弘进驻襄阳后,他劝课农桑,宽刑减赋。当他听说襄阳岘山、方山两处山泽一直不允许百姓捕鱼时,就说我们要与百姓共享其利,现在就解除这条禁令吧。

《晋书 李密传附子兴》记载:兴字隽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刘弘立的诸葛孔明、羊叔子碣应当都在襄阳,是为了纪念襄阳的先贤。正因为刘弘崇拜两位先贤,并且向两位学习,才有了“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百姓爱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