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啃一啃硬骨头:K空间

 pppsss 2020-04-10

是一篇有故事的文章

我们已经知道氢质子存在着自旋且带电荷,根据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将产生磁场,也就是说氢质子在自旋的时候会有磁矩产生,因氢质子的自旋量子数s=1/2,所以将带有磁矩的氢质子放在一个外磁场中时,从量子力学角度看,磁矩将分为两个方向排列:顺着或逆着静磁场方向排列,也就是分为两个能级,顺着外磁场的称为低能级,逆着外磁场的称为高能级。在由大量氢质子集合的系统中,在高低能级上分布的数目与温度高低和外磁场大小有关,在热平衡条件下,根据玻尔兹曼公式可知(见下图),低能级数目高于高能级。磁共振成像之见微知著

从上图可知,高低能级氢质子数之差与外磁场成正比,从侧面反应了高场强将提高信噪比SNR,与温度成反比,从这里可以看出扫描室里要求很低的温度,一方面是散热,另一方面更是可以提高信噪比。

当把氢质子放在一个静磁场中时,质子磁矩将受到外磁场力矩的作用,为了到达势能最低,磁矩将尽可能顺着外磁场的方向(平行),但实际上质子磁矩在外磁场中总是与静磁场存在着一定的角度,且在力矩的作用下按着特定的频率(拉莫尔频率)绕外磁场运动(进动)磁共振成像之见微知著,且对于一个拥有大量氢质子的系统而言,每个处于低能级的氢质子的进动频率是相同的,但位置是随机分布的,且是等几率分布(相位不同)


见上图,对于一个拥有大量氢质子的系统而言,每个处于低能级的氢质子的进动频率是相同的,但位置是随机分布的,且是等几率分布(相位不同),此时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宏观表现为氢质子磁矩在外磁场方向具有有效磁矩(纵向磁矩不等于0),在与外磁场垂直的水平面具有无效磁矩(横向磁矩等于0)。

在平衡状态下,研究整个系统,横向磁矩由于相位不相干而互相抵消横向磁矩等于0),纵向磁矩因相位相干具有纵向净磁化矢量。相对于外磁场而言,氢质子的磁矩是微不足道的,为了检测氢质子的磁矩,应使其偏离外磁场。当沿着横向平面(假定y轴)方向施加一个射频脉冲且脉冲的频率等于氢质子的进动频率,此时低能级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级,对于氢质子磁矩而言将会存在两种运动,一是绕静磁场运动(进动),二是绕射频场运动(章动),因章动的存在,此时质子横向磁矩将发生相位相干(横向磁矩不等于0),可以这么说:进动让纵向磁矩不等于0,章动让横向磁矩不等于0(见下图)。宏观表现为净磁化矢量向着横向平面偏转,产生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见下图)当射频脉冲停止后,质子横向磁矩将恢复到平衡状态(相位不相干),总的宏观横向磁矩将逐渐衰减0,此过程称为弛豫。且可以得出宏观横向磁矩变化的方程。

由图可知:在射频脉冲下氢质子系统将产生一个宏观横向磁矩,用微观来说就是各质子磁矩相位的相干过程,停止脉冲后宏观磁化矢量将衰减且可用数学公式表示,微观表现就是各质子的相位逐渐不相干(散相)。

在脉冲停止后横向磁矩因散相(相位不相干)而发生大小的衰减,因外磁场的原因将绕着外磁场发生进动(拉莫尔频率,所以横向磁化矢量不仅大小在改变,方向也在改变。如果此时放置一个面积为S的闭合线圈,为了使产生的电动势最大,闭合线圈应与平行于静磁场、垂直于横向平面,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让变化的横向磁矩切割线圈将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也就是电信号,借此我们便可知道磁矩的相对大小。我们先假设横向磁矩的大小不变,仅方向改变,那横向磁矩将在特点频率下做圆周运动且切割线圈(见下图)


见上图:在不考虑横向磁化矢量大小的时候,产生的电动势将以特定的振幅和频率做圆周运动。
上面我们假设的是磁矩的大小不变,而在实际中横向磁矩的大小总是呈指数衰减的。所以两者结合产生的电信号称之为自由衰减信号,见下图。


见上图,当考虑横向磁矩的大小是,磁矩在线圈中产生的信号是以频率不变、幅度减小的自由衰减信号,且正比于频率的

现在我们将整个由大量氢质子集合的系统,分成有限个小系统,当停止射频脉冲后,接通线圈将产生自由衰减信号,如果此时采集信号,那采集的信号将是整个系统的信号,也是有限个系统相同的信号,无法确定信号的空间位置(见下图),根据信号衰减公式我们可知,信号的大小正比于频率的,所以为了区分每个位置的信号,应在每个位置施加不同的频率。对于目前改变每个位置频率的方法是施加双极性线性梯度场,以改变磁场的方式间接改变频率(见下图)



见上图:为了改变磁矩的频率,引入了线性梯度线圈,在梯度作用的时间内,沿着梯度方向的磁矩的频率不仅改变了,因频率的改变相位也发生了变化(磁矩所处的位置不同),在梯度作用取消后各磁矩的频率保持施加之前的,改变后的相位被保留下来。为了区分两个方向的空间位置,必须在两个方向施加梯度场,但是如果同时施加的话那就不能区分两个方向的空间位置(都是频率),因此必须一前一后,又因只有存在频率差异的时候采集的信号间才有差异(根据信号公式及梯度作用取消后各磁矩的频率保持一致),所以在采集信号的时候必须施加一个梯度场,被称之为频率编码梯度场。对于整个磁共振成像来说信号的采集已经算是最后一步了,所以另一个梯度场必须施加在频率编码之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因最后采集的时候只能用一个线性梯度,所以必须在频率编码之前取消线性梯度的作用,虽然梯度取消了,但作用后的相位差异被保留下来。至此,我们便知道了在频率编码前施加的线性梯度是为了造成沿着梯度方向上的相位差异,此梯度被称之为相位编码梯度。

对于整个由大量氢质子集合的系统而言,当停止射频脉冲后,接通线圈将产生自由衰减信号,衰减的原因是质子磁矩散相,造成散相的原因一是发生横向弛豫(发生在质子内部:T2弛豫),二是磁场不均匀,此时发生的衰减不是真正的衰减(T2*弛豫),如果在此时采集信号将不是真正反应质子之间的弛豫,且在施加线性梯度也会造成磁场的不均匀,为了消除磁场的不均匀性(无论是静磁场本身还是梯度场造成),目前的方法是施加一个180°的聚焦脉冲,其作用是消除磁场不均匀性带来的散相,所以聚焦脉冲的施加和线性梯度场在序列时序上排序及其重要(见下图)

见上图:当停止射频脉冲后,将发生T2*衰减,且在信号采集的时候施加的频率编码梯度场将造成磁矩的散相,如果在TE时刻采集信号的话那将不是最大的信号,所以为了弥补这种梯度造成的失相位应在180°脉冲前提前施加一个频率编码梯度场,让其记住梯度场带来的散相位的大小,然后借助180°脉冲聚焦,使其在TE时刻完成聚相位最大化,提前施加频率编码梯度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加快T2*衰减,间接的可以减短TE。在施加频率梯度场接通线圈的时刻就已经在采集信号了,在某一刻采集的信号将是所有分量信号的总和,换句话说就是在某一个采集的信号就是整幅图像的信号,从数学角度看为了解出分量的信号需要进行多次采集(采样)。到这里我们便知道了,频率编码施加在某个方向,那个上的氢质子便获得了空间位置,且在这个方向上有多少个位置要确定就要采样多少次。

据前所述,频率编码在采集信号的时候施加在某个方向,这个方向上的氢质子便获得了空间位置,此时只是获得一维的空间位置,为了获得二维空间的位置,需在另一个方向进行定位,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频率编码前施加的相位编码,相位编码的本质也是频率编码,因为物体按着一定频率转动必将产生相位,频率不同相位将不同,所以在另一个方向进行的定位也是依靠频率的改变记录相应的相位来进行定位。所以在采集完一个信号时这个信号包含了频率编码方向上空间位置和相位编码方向上的空间位置,但是只有一次相位编码获得的图像很难具有高信噪比和高空间分辨率,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目前所使用的方法是进行多次相位编码,每次使用的梯度场强弱不一样,对应不同的相位偏移(通过改变强度从而改变频率,,间接改变相位),以数学得角度思考,要确定编码方向上的多少个位置就要编码多少次。(见下图)


见上图:通过改变梯度编码的强度而改变相位进行编码,每编码一次就形成一次相位编码,要确定编码方向上的多少个位置就要编码多少次。因为用的是双极性梯度,所以初相位偏移在-Π~Π间进行。

总结两梯度:施加时间不同:相位编码在信号衰减时施加,频率编码在信号采集时施加;方向不同:在二维平面上,两个梯度互相垂直;变化不同:频率编码基本上按着一定的周期采集,相位编码每采集一次相位改变一次,见下图。

见上图:应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的特性,不难看出两个方向具有高度的对称性,为K空间做足了准备(见下图)

K空间:到现在我们便已经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由氢质子构成的二维平面里质子的空间位置,需在平面两个方向施加梯度场:一个频率编码、一个相位编码。值得注意的是:每采集一次信号就编码一次相位,但在频率编码方向可以进行多次采样,简单的来说就是:多个频率编码服务于一条相位编码。所以在接通线圈进行信号采集的时候,此时的信号就包含着频率和相位,且一个信号代表着整个平面的信息。但此时接受的是模拟信号(电信号),需要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被计算机计算,因整个系统靠的是频率来进行成像的,所以为了计算便利用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用来存放频域信号的地方就被称为K空间,K空间是一个二维频率空间,一个轴代表频率编码、另一个轴代表相位编码,相位每编码一次就填充K空间的一条线,但频率编码却是因频率采样而被填充完整。见下图

见上图:所以K空间就是一个包含了有限个的频率的频率空间。

我们知道了K空间以后,如何重建出图像的了?当把所有的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采集完成填充整个K空间后,便可利用数学计算重建出整幅图像。见下图

其实K空间就是一个存放频率的空间,当把空间填满后经过计算便可重建出图像,个人认为其中最要的就是存放频率的方式,我们知道相位编码梯度运行一次产生一条相位编码线,频率编码运行一次采集多个信号样本,我们知道在下一个回波产生前是运行了一次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的,如何把前一个回波安置在K空间的位置成为了关键,这里我们要知道两点:一是相位编码梯度场的强度在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造成的质子散相的快慢就不一样,强度高散相快,此时采集的信号就比较小,对比度低,但是因为散相快,所以质子间的差异就大,分辨率就高;二是因为频率编码在采集信号的时候施加的,此时质子是先聚相然后在散相的,所以采样的信号强弱是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知道了这两点后,就知道了在填充整个K空间时每个回波后面的代表是不一样的(信号强决定对比度,信号弱决定分辨率)。K空间是一个二维空间,规定了空间中央决定对比度,周围决定分辨率。因为信号采样是从线圈接通时就开始的,所以对于在频率编码方向上来说回波中心信号最强,且每次采样顺序不变,但对于相位编码来说,因为相位在-Π~Π间改变,所以每次采集可以决定先采集哪个相位。到这里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因梯度的特点可以选择空间填充方式,简单来说K空间的填充就是编码线的放置(数据点),目前大体分为两类:笛卡尔和非笛卡尔填充(见下图)。且K空间具有对称性(见下图),为缩短扫描时间埋下了伏笔。

总结:K空间就是一个频率空间,填充K空间就是一个频率的安置过程,如何填充那就是涉及填充方式,目前大体分为两类:笛卡尔和非笛卡尔填充,笛卡尔填充就是线性填充(大多数序列选择这种填充),非笛卡尔填充:目前熟为人知的就是西门子刀锋技术、GE螺旋桨技术、飞利浦风车技术。这两类填充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再就是K空间具有高度的对称性,这都为各种快速扫描技术提供了可能。了解K空间对参数的修改及序列的应用有莫大好处
K空间的应用后续.........(伪影、对比度、快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