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中成药——锁阳固精丸(OTC)阴阳解析

 山药怀姜麦芽糖 2020-04-10

锁阳固精丸(OTC)阴阳解析


处方:
锁阳20克、肉苁蓉(蒸)25克、巴戟天(制)30克、熟地黄56克、山茱萸(制)17克、山药56克、补骨脂(盐炒)25克、菟丝子20克、杜仲(炭)25克、八角茴香25克、韭菜子20克、茯苓11克、泽泻11克、芡实(炒)20克、莲子20克、莲须25克、牡蛎(煅)20克、龙骨(煅)20克、鹿角霜20克、牡丹皮11克、知母4克、黄柏4克、牛膝20克、大青盐25克。


功能主治:

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阳性药:锁阳、肉苁蓉、巴戟天、熟地黄、山茱萸、补骨脂、杜仲、八角茴香、韭菜子、鹿角霜

平性药:山药、菟丝子、茯苓、芡实、莲子、莲须、龙骨、牛膝

阴性药:泽泻、牡蛎、牡丹皮、知母、黄柏、大青盐


君药:锁阳、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八角茴香、韭菜子、鹿角霜、菟丝子


解析:

锁阳:甘,温。归肝、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巴戟天:辛、甘,微温。归肾经。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山茱萸:酸,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补骨脂:苦、辛,大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大茴香:辛、甘,温。归脾、肾经。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韭菜子:辛、甘,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壮阳固精。

鹿角霜:咸,温。归肝、肾经。温肾助阳,收敛止血。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芡实:甘、涩,平。归脾、肾经。补脾祛湿,益肾固精。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莲须:甘、涩,平。归心、肾经。清心通肾,固涩精气。

龙骨:甘、涩,平。归心、肝、肾经。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怀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

牡蛎:咸,微寒。归肝、肾经。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大青盐:咸、寒。归心、肾、膀胱经。清热,凉血,明目。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多热少;没有单味药物可以为君药,以一组药物共同起到君药功效,以温补肾阳为主,针对虚证;阳明少阴太阴合病,内有虚寒不固,下有湿热不消。


方剂中,锁阳、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八角茴香、韭菜子、鹿角霜、菟丝子,温补肾阳;山茱萸、杜仲、牛膝、熟地黄,补益肝肾;芡实、莲子、莲须、龙骨、牡蛎,收敛固涩;山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牡丹皮、知母、黄柏、大青盐,清热凉血。


诸药合用以温补肾阳为主,收敛固涩为辅,兼顾健脾利湿、清热凉血。适用于肝肾虚寒、肾虚不固夹有湿热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