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白老师的成长路

 爱吃饭的小胖子 2020-04-10

四年前,我是不折不扣的小白。

现在回忆过往,不禁感叹自己这几年的坚持是正确的。

说起我做教师这件事,真的是一部教科书式的血泪史。

01 懵懂篇:纸上得来终觉浅

大学专业完全是母亲帮着填报的,其中有三年半的时光,我都不以为然。

大学课程按部就班的进行,后期的教案也完全是按照模板添枝加叶,偶尔与同班同学进行课堂模拟也从未感到丝毫压力。

直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紧张到舌头打结,满脸通红的时候,现实才给了自己一记重重的耳光。

当时真的是难堪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然而哪里有地缝给你钻?

现在想想,人之所以会成长,就是因为生活从来不会给我们遮羞的机会。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第一次认真审视自己的专业,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

可随之而来的毕业答辩,根本容不得我进行深入的梳理并做出改变。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走出了象牙塔。

02 初试牛刀篇:自信心被打压到谷底

初出茅庐的我,首先锁定了少儿培训机构,应聘结果相当惨烈。

好在都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主要集中于英文口语不够接地气,课前导入不够有创意,知识呈现形式过于教科书式等。

的确,我所有展现形式的习得全部来自于教科书。

课堂是有温度的,而缺少个人思想的课堂是没有灵魂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

我是从助教做起的,每天不断的听课、总结、教研,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之久。

在这段日子里,虽然拿着最低的薪水,但是自认为个人成长非常迅速。

现在回想起来,那只是一段被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的日子罢了。

03 公开课前夜篇:夜不能寐

那是一个内心极其恐惧和不安的夜晚,可能是大学时期的阴影在疯狂作祟吧!

临睡前都还在背诵前辈给的流程和细节,然而第二天在公开课大概开始2~3分钟之后,又被萌娃们的花式反应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那一刻清楚地意识到临场发挥的重要性。

幸运的是公开课过后有家长和孩子愿意留下来继续学习。

从此我的教师生涯正式开始。

04 自我定位篇:课堂风格形成期

其实自我定位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内心深处的怯懦、不自信、害怕出错都是分分钟就能将你打垮的超级大怪。

对于我而言,最怕说错话,后来才发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口误而已,不必过分紧张。

日积月累中,我摸索出了孩子们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总结形成了自己的课堂风格。

同时教学是要分开解读的,只有教师用爱浇灌,孩子们才会乐于学习。

课上我们是师生,课下我们是朋友,课间休息经常有萌娃追着跟我分享他们眼中趣儿事和他们觉得好吃的小零食。

05 教学经验篇:自我摸索+有效借鉴

每次只要是听到“教学经验丰富”这几个字,我们的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浮现出两鬓斑白的教育家形象。

由此可见经验的积累绝不可能速成,唯有夜以继日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方能磨炼而成。

教学经验是由时间打磨而出、体现教师自身价值最强有力的武器。

在我还是一名小白的时候,最初总是想通过模仿前辈们来给自己撑门面,殊不知这个想法有多危险!

生搬硬套、费力不讨好,最终还有可能陷入四不像的尴尬里难以自拔。

后来逐渐发现只有自我摸索+有效借鉴,才能拥有与自身融为一体的教学经验。

我的小白时期是在坚持写课前教案中度过的,并且要详细到我的每一个上课流程。

甚至是每一次提问的导入语以及讲解详情,尽己所能,能写多详细就写多详细。

课后进行总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坚决不可取的。

切记课后的总结一定要代入学生们的真实反应来进行,教案是课前教师单方面的一个预想,而教学经验是集教的经验与学的经验于一身的。

身为一名教师,永远要把学生们在课堂的第一反应纳入到自己的教学反思中。

试想一节课你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侃侃而谈,而孩子们已经开始打哈气、注意力分散,这讲得通吗?

我经常使用康奈尔笔记法来记录课堂反思,主要分为主栏、线索栏和总结栏。

主栏对应课前教案,线索栏对应学生反响,而总结栏对应的就是身为教师的你对这节课有哪些思考。

当我们逐渐对自身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认知后,可以改详案为略案。

如果入行4、5年后,只进行提纲式列举也是完全可以的。

教学经验没有速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所有的经验都来自于源源不断的实践。

如果用五个字来总结教师经验习得的秘诀就是“实践出真知”。

06 学无止境:进阶从不停歇

知识的填充,教学法的更新,就连同样的知识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是多次讲授时,都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

因此要不断对其进行润色,但是请记住“永远没有完美的教学”。

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由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转向关注自我。

我常用下面三种方式提升自己:

1.日常生活中每次看到新鲜的点子,迅速写下来。

标注好可以结合到自己哪部分的知识讲解中,每隔一个月会进行一次汇总。

2.尽可能旁听同事们上课,通过看别人来完善自己。

此时的旁听跟助教时期差别很大,现在听门道,小白时期只是听个热闹而已。

3.走出我的工作圈,接触更多的同行们,集思广益。

我大概半年到一年会自掏腰包去参加培训,虽然每次培训都是营销味道十足,但是剖开现象看本质还是很有收获的。

或许培训结束后,你会发现好多方法并不适合你现有的课堂模式,但请相信我,终有一日会用得上。

如果想教给孩子们一瓢水,那作为教师你必须要先有一桶水!

07 后记

绝大多数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以上几个时期,唯有破茧才能成蝶。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无论现在的你处于哪个阶段,都要树立信心坚持住。

无论什么行业,无论多牛的人,都是从小白一路升级,一个新手教师更加需要加以岁月的洗礼。

当我成为一名教师后才知道:在这个新身份面前,多年来书本交给自己的知识一点儿忙都帮不上,自己就是一个零基础的学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尽管过程很艰辛,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但当孩子们一句奶声奶气的:“我好喜欢Lucy老师的课啊!”所有的不易都值了!

本文由“一起考教师”、“教师枕边书”特约作者 Lucy老师 所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