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最后一天,教育部发布消息,受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将延期一个月举行。今年高考时间,挪到7月7日至8日。(湖北和北京将在研究后另行安排)第一,疫情还在全球蔓延,未来状况并不可知,延考是为确保广大考生的安全和健康。第二,疫情停课这段时间,城乡孩子条件有别,延考可以给条件差的孩子,更多备考时间。2020年,中国有1071万高考生,所有考生集体延考一个月。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这实属罕见。我们都当过孩子,大部分人也都参加过高考,虽然当年没有遭遇新冠肺炎,但高三的重压和焦灼,依然是今天午夜梦醒前,脑海里不停回放的画面。如今,我们都步入了经磨耐打的中年,但面对孩子们看似“矫情”的苦恼,也没有资格嗤之以鼻。少年的船还很小,小烦恼之于他们就是大风浪。嘲笑和打压,只会让他们翻船受伤。唯有接纳和理解,才能让他们在惊涛骇浪中,抓紧手中的桨,涉过高考的险滩,驶向梦想的岸边。有不少高三孩子,觉得自己这届考生很倒霉:出生时遇到非典,高考时遇到新冠,考试时又碰上延期。很想对这些孩子说,谁也无法预测病毒哪一年到来。但,既然是一代人的命运,就意味着,不是你一个人在承受。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承受,就会在看见他人、看见同类、看见疾苦中,安静下来,不再抱怨,潜心抱学。很多高三孩子,会谈到对父母的'反感',觉得父母强势又专制,愚昧又傲慢,不幸又可怜,总是侵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相信孩子们说的是真实的感受,但需要分享的一个认知是:纠正父母错误的正确姿势,从来不是用口舌之快,辩得他们气急败坏,体无完肤。而是你用一路努力,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把父母赢得心服口服。当下,迎战高考,全情投入,坚韧自律,就是你超越父母、赢过他们的第一步。“我知道,我的问题是总想偷懒,做事拖沓,把什么事儿都往后退,而且总是忍不住偷偷玩手机……”而所有改变的第一步,都是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静心30分钟,背10个单词,解一道数学题,看10页资料……简单的开始,会带来行动的力量。而行动的力量,又会带来正面的信念。正面的信念,又会引发更多行动,直至达到神奇的效果。那些走在向成功道路上的孩子和大人,都掌握了一门秘诀:小步紧走,不贪多贪快,杜绝完美主义,在积少成多的行动中,享受进步的美妙。 却能让你走上不一样的路 高考不是唯一的路,但对于大部分中国孩子来说,却是最好的路。它就像一扇门,帮助普通人家的孩子,从乡村来到城市,从懵懂到成熟,从闭塞来到开阔。尽管,这中间,要历经很多疼痛和成长,但多年后回首往事时,那些打败高考的人,都会感谢自己用一路拼搏,取得了一张通往大学的门票,然后才有机会,在一个又一个人生平台上辗转。人生是一场连锁反应,某一个关口掉链子,后面的风景就大不相同。高考不是唯一的路,但你对它的态度,却能让你走上不一样的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而一件事情的意义,30天就能看见成效。教育部关于高考延期30天的消息发布后,有考生说,没有什么意义。不要抱着这种抵触的思想,因为它的消极作用,会让你真的浪费掉这30天。Google公司资深高级工程师马特·卡茨,曾说过一个30天定律:一件日常的事儿,你连续坚持30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开始,都不算太晚。利用这30天的延期,从今天起,全情努力,查漏补缺,哪怕把你的成绩提高一分,也是值得的。30天能做的事情很多,前提是,我们自己信不信,敢不敢,能不能,做不做。孩子们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许下很多宏大缥缈的心愿,而不愿做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有的孩子说,他的梦想是考上某知名大学,但是他戒不掉总想玩游戏的毛病。把手机交给妈妈保管,或自己锁在抽屉里,每天完成复习后,用30分钟的时间,集中处理手机上的信息。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不是立flag,而是把它创造出来。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时,作者曾经走访过1977年、1987年、1997年高考的10个人。他们这些人,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知名作家,有的是医院院长,还有的是企业老板。这些在各自领域都很优秀的人说,高考留下的财富,不仅仅是奋斗和改命、独立和选择、地位和财富,更有走过那段异常艰苦的岁月后,受益一生的专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任务,把体力和智力都发挥到极致,会在极度掌控感中,获得深度成就感。这种沉浸热望,积极行动的品质和能力,才是多年后回头看时,发现的高考的最好意义,也是余生取之不竭的财富。成就一个人的,从来不是某个目标,而是全情投入目标时,那种专注忘我的心流。这种强大的心流,会惠泽一个人一辈子,但往往起源于高三那段最艰苦的日子。1978年参加高考,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破格录取的张艺谋说:谁也没有办法分辨什么是机会,因为没人能长一双慧眼,看到机会来临,你只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准备。等你若干年后回过头看,你才恍然大悟:不管成绩优劣,都从此刻起,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暗夜里升一团希望的火,在阳光下打一场青春的仗。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混迹媒体圈十余载,发表文字量百万字,能写亲情乡愁故事,也会写教育职场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