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茂林之家 2020-04-11

有人说,买房是成年人的快乐,你同意吗? 最近,一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也讲述三个关于买房子的故事。 说不上有多心酸,但我们却或多或少地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房子是我的一层盔甲

27岁的闫晶来自黑龙江。 研究生毕业之后,她选择留在北京,在某知名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 为了买房,她窝在16平米的出租屋内,每天上八节网课,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曾经为了多赚点钱,连续上了16天的课。 经常趁着两节课之间的间隙,赶紧煮一碗速冻饺子喂饱自己。 但即使这样,闫晶还是说:饺子吃的再多,没有房,还是冻耳朵。       

租来的房子,始终不是自己的,就连在墙上钉一颗钉子,都要经过房东的同意,丝毫没有放纵的底气。 终于下定决心准备买个一居室之后,闫晶开始跑中介,参观各种楼盘,了解购房政策。 她思路清晰,一定要买个朝南的房子,朝北的不看,每月贷款一万元以内。       

几套房子下来,闫晶依旧没能找到心仪的房子 —— 喜欢的钱不够,预算范围内的,又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她只得妥协,降低一些要求。 终于,她遇上了一套各方面都不错还在预算内的房子,报价325万。     

可即使这样,闫晶依旧不敢独自做出决定,她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 她决定回老家,征求爸妈的意见。       

从家中陈旧的装修可以看出,父母并非有多么的富裕。 原来,这套房子是集合两家之力,自己和男友两家父母各出110万,小两口再背上90万的贷款。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买房,这算是常规操作。 买房,对于年轻人来说几乎不可能是一件能够独自完成的事。 能拿出110万现金,在县城里绝对算的中层家庭,想必父亲已是倾囊而出,只为了能让女儿在新家庭不矮人一头。      

最终,闫晶拿下这套59.96平米的一居室,成交价是296万,加上税费中介费,大概310万。 就这样,闫晶开启了每月7000多元的房奴生活。 说起为什么自己对买房子有如此强烈的执念,她说:       

而片中一段旁白,似乎更是道出了许多买房人的内心: 买套房,就像给人生穿上了一套盔甲,虽然有时让人觉得这套盔甲好沉啊,脚步走得很慢,但穿上铠甲的人生,会拥有分量感。 「进可攻,退可守」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买房就是一场博弈

有人说女人更爱买房,因为需要一个家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而男人买房大多出于刚性的住房需求,温亚龙就是其中之一。 准爸爸温亚龙和妻子结婚多年,仍旧和父母挤在71平米的两居室中。 妻子年底就要临盆,当务之急就是赶紧置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能让一家5口住得舒服点。 他看中了一套房,房主要价425万。 可温亚龙只出得起400万。      

中介试图把差距变小: 买方从400万一点点往上加,从400到403再到408; 卖家从425万一点点往下降;从420到418到再412; 到最后差距只有四万的时候,买卖双方终于见面。 一场房价之间的博弈开始了......        

温亚龙把自己难处娓娓道来: 工资本身就不多,孩子快要出生了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400万里的首付也是靠三家之力一起东拼西凑来的——商业贷款、公积金、两家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夫妻两的积蓄,向亲戚借的30多万。 另一边,房东李先生也做出让步:交房前10个月的房租都可以算在内抵掉房价。 但实际操作起来不简单,这一轮博弈没有结果。       

经过中介的调节,卖家李先生再次做出让步:几万元的定金也可以过几个月再给。 可温亚龙知道,哪怕定金可以延期交,一家人不吃不喝加上工资,仍旧凑不齐对方心中的价位。 这一次,双方仍旧没能达成共识。 就在谈判彻底结束前,温亚龙还是不肯放弃。 一改之前的愁容,他硬生生挤出中年人无奈的笑脸。 他似乎已经开始哀求,还在寻找着最后一丝成交的可能性。        

跟着一起赔笑脸的,还有一旁操劳一生的母亲。 这一幕,看着实令人心酸。 弹幕中很多人说,因为2万块而没拿下真的太可惜了。 但,这区区两万块的背后或许是支撑一个家庭的最后一份尊严。 温亚龙为了未出生的孩子,已经拼尽了全力。        

直到女儿出生,他们仍然没有买到能力范围内的房子。 他给女儿取名「温暖」,温暖人心的温暖。 这其中,应该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最好的愿望吧—— 长大后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 

我以为努力就可以买房

一直帮着温亚龙找房的房屋中介黄昆仑,也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只是,他可能是三个人当中,距离房子最远的那一个。       

这是他北漂做中介的第6个年头。 他服务周到,面对客户随叫随到,一天看20多套房子也不在话下。 光是温亚龙的单子,他就跟了将近两个月,如果那套房子成交了,11万的中介费里,他可以拿到将近2万的提成。       

就像房屋市场的大多数结局一样,努力并不代表着一定成功。 黄昆仑没拿到提成,他一脸淡然,说刚入行的时候也会觉得可惜,现在不会了。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也期待着能在这座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受疫情冲击,春节的那段时间二手房销售市场一下子萎靡。 房东们还可以等,但黄昆仑等不起——他要在北京活下去。 于是,他比房东还要操心房子。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委托他买房的客户家中,帮着清理天花板上的霉菌,简单地打扫一下房子。 这样主动的服务,黄昆仑已经做了好几年。        

疫情期间,他主动帮自己辖区范围内的业主们拿快递,打扫房子。 他相信,只要对业主好,他们买卖房子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       

他在等待一个机会,捧着一颗不懂计较的真心:「搞不好哪一天,好运就降临在自己身上了呢?」 最后,黄昆仑对着镜头说道:希望自己能在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能凑满一套房子的首付。 或许,他知道自己距离「安家」的梦实在太遥远,但是心里有梦并为之不停奋斗也就够了。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是悬挂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生物。」 动物只有吃饭和繁殖的欲望,所以只要满足食欲和性欲,就一切安然。 但是人类更加贪婪,我们不肯承认生活即是生存,所以要拼命找寻出一些意义出来。 而中国人生活的意义似乎化为了「房子」二字。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安家》被吐槽剧情不真实,不接地气。 一群富有的演员在云端俯视众生,他们无法体会普通人「安家」的梦想就是一次豪赌。        

剧中宫蓓蓓和丈夫看完房子感慨道:俩人博士毕业,在上海辛辛苦苦奋斗七八年,却连一套像样的两居室都买不起。 连高知分子,名校出身的他们都买不起房子,更何况条件更差的普通人呢? 编剧六六从十年前的《蜗居》到现在的《安家》,让我们看到微妙的隐喻 —— 现在的中国人,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好像才能真正安下心来。 有人说不想一辈子都被捆绑在买房的路上;有人说北京4环内一个厕所等于一次欧洲游;有人说无论别人怎么劝,我一定要买房子;有人说当过了诗和远方的年纪,买房就是疗愈中年危机的最好办法。......

是啊,不论支持还是不支持买房,每个人都抱持着自己的意见,并坚定不移。 而对于故事的看客来说,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的是你我的众生相,我们都只不过是其中的甲乙丙丁罢了。

*图片来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