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之用笔技法

 新用户68665845 2020-04-11

唐朝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著作《玉堂禁经》中谈到了张旭的笔法“九用”,相传为王羲之的秘传笔法,内容如下:

一曰顿笔,摧锋骤衄(nǜ)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

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乛”是也。

五曰踆(cún)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多音字,在此处念tì)者,必先踆之。

六曰衄(nǜ)锋,住锋暗挼(ruó)是也,烈火用之。

七曰趯(此处念yuè)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

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

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书法之用笔技法

结合它们在起笔、行笔和收笔中的运用,九用可以归类为:

起笔三个动作:驭锋、蹲锋、衄(nǜ)锋。

行笔两个动作:趯(yuè)锋、按笔。

收笔三个动作:挫笔、顿笔、揭笔。

最后一个连接动作:踆(cún)锋。

这应该是当时秘传不为人知的核心笔法,如今根据后人总结的基本笔法结合九用,我个人总结了以下笔法作为个人参考:

一、用锋法

用笔在用锋,首先要明白什么叫“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

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

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镂金,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因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初学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用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古代有八锋的说法。所谓八锋,古人讲笔有八面锋是也。清刘熙载《书概》云“笔锋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全锋,半锋八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用锋之说,吾闻之矣,或曰正锋,或曰中锋,或曰藏锋,或曰出锋,或曰侧锋,或曰偏锋。”根据各个渠道的资料和实用性,总结用笔锋法如下:

中锋

书法术语。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以区别于偏锋。用中锋写出的钱条圆浑而有质感

中锋运笔,因笔锋常在点画中间行迸,笔画的中央线着墨最力,凝聚成一道浓重的墨线痕迹,故名。明代董其昌《画禅宝随笔》评苏轼《赤壁赋》墨迹称:“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侧锋

起笔的一种技法。谓在下笔时笔锋稍偏侧,落墨处即显出偏侧的姿势。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称:“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这种笔法最初在隶书向楷书演变时形成。它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晋人多用之。

偏锋

即是运笔时,笔杆倾斜,笔锋在书的一边,而笔身在书的另一边行走,产生的效果是一边光滑另一边如锯齿,墨不入纸,线条扁平而浮露于纸上。运笔最忌偏锋,故称为“败笔”。

裹锋

用笔的一种技法。起笔呈反方向运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以后凡是取圆势用笔,笔锋内敛于点画中间的称“裹锋”。如《曹全碑》、《石门铭》等多用之。

就是将笔锋裹束在一起。有两种方面,一种是捻动笔杆裹锋,一种是腕转笔裹锋。裹锋是运行中的瞬间状态,锋还会散开,再重新裹束。

推锋(趯锋)

推着笔前进,产生生涩之力,由于推必然不能快,因此笔速不可能太快。九用说:“七曰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趯锋含义与推锋相同,也称之为跃锋。

拖锋

拖锋即将毛笔倒于纸面上,拖拉运行。特点是转换自然,快慢有致。在人物画求形准确要求下,拖锋比其他方法容易做到,方法实用简便。缺点是用笔比较浮,没有力透纸背的感觉。

衄锋

笔锋去而逆返,谓之衄锋。其势如蜗牛入壳,缩而不折,与回锋不同。九用说:六曰衄(nǜ)锋,住锋暗挼(ruó)是也,烈火用之。“衄锋”其实就是“扭锋”,“住锋”就是驻锋,暂时停止,停一停“暗挼”,就是暗中揉搓一下,把笔锋后退调整一下笔心。“烈火用之”是行草书中竹字头的写法。

由于衄锋取逆势,增加了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充实加强了笔力,使点画线条更加苍劲。在写钩和点时,原来顿笔后挫锋下行的笔,突然地又逆转而上,即为衄。如颜真卿的楷书多'鹅头钩',就是把钩衄回到一个鹅头形的势态后,再出钩。

用衄是锋面选取完成后,发笔前的整理工作。目的有调整心点、调整锋向、调整毫宽。

踆锋

踆(cún)锋是解决笔画连接的一种技法。九用说:五曰踆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yǐ)是也。

驻笔往下做一个扭笔心的动作,这个“下衄”,不是笔画,只是引导到下一笔的起笔位置。衄锋后,然后通过画小圈调整笔锋蓄力待发。整个过程为踆锋。

如写‘刀’、‘乛’的钩,须踆其锋,得势而出。所以,踆锋是取势的,在没有取得势之前,不要踢出。

藏锋

指的是将笔锋收纳在笔画中间,使它不显露在笔画边缘。在一些点画中,落笔和收笔会运用到藏锋。也可理解为把笔尖藏在笔画中间,使它不显露在外面。藏锋写出的笔画浑圆饱满,颜体楷书的点画中,藏锋运用的比较多。

露锋

与藏锋相对,指的是在书写时,笔锋显露在外。露锋常常出现在起笔处,写出的点画棱角分明,在行、草书中运用广泛。率真入笔,方棱有骨,别有风味。

顺锋

顺锋是指顺着笔锋直接露锋入笔,笔锋方向与入纸方向是相同的。顺锋入笔后,是侧锋行笔还是中锋行笔,与下一步的行笔方向有关。

逆锋

逆锋是为了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用逆锋作字,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清代刘熙载称:“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驭锋

指的是垂直下笔(即笔管与纸面垂直),尖锋直撞纸面,即是一个点。如《兰亭序》中的“目”字,中间的两个横画,因为和竖相接,看不到起笔的变化,所以书写这两笔的起笔时,可以直撞下笔,即驭锋。九用说:“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搭锋

是指一字中第一点画起笔的笔锋,承上一字最后一笔之笔锋的写法。还有在一字中,上一画的收笔带出下一笔画的起笔,或者说下一笔画的起笔承上一笔画的收笔。搭锋使笔画自然露出明显的锋尖,使其秀美灵巧,多在行、草书体中使用。“以搭锋养势,以折锋取姿。”

回锋

指的是锋往笔运行的反方向收回,往往用在收笔时。

出锋

指的是与回锋相对,往往出现在点画的提笔收笔处,即直接顺着行笔方向收笔,最典型的是悬针竖中的提笔出锋。还有撇、捺的收笔等,也常用到提笔出锋。

二、用笔法

从形态上:方圆、轻重、峻涩、虚实。

方笔、圆笔

方笔:下笔时笔尖朝笔画相反的方向运动,即竖画横下笔,横画竖下笔。收笔时,逆去逆收,笔画留在纸上呈方形。圆笔:运笔时,笔杆垂直,笔毫平铺纸上,万毫齐力,笔画呈圆形。

轻笔、重笔

用一分笔写出来的较细的笔画叫轻笔;用三分笔写出来的较粗重的点画叫重笔。轻重笔不只表现一字之中,一画之内也有轻重。

峻笔、涩笔

峻笔:行笔快而有力。 涩笔:行笔慢而有力,笔势艰涩,如以锥画沙,泥路推车。

实笔、虚笔

实笔就是毛笔与纸张确实接触,纸、墨的表现非常实在。虚笔是指没有写出来,或者只有游丝式的笔画,一般出现在笔画和笔画中间,是毛笔在笔画间快速移动时,没有完全离开纸面,“带”出来的笔画。

从流程上:

书写一个笔画需要最基本的起、行、收、提、按、转、折七个基本用笔。下面是我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分类,仅供参考。

起笔

指笔画的开始。起笔的方法,有顺锋(露锋),有逆锋(藏锋)。常用起笔有三种:尖起、方切、转笔。

行笔

指笔锋在纸上运行,交换起落,不断提按的动作。

收笔

指写到一画的末尾如何把笔收束。收笔的方法有出锋(露锋),有回锋(藏锋)。

提笔

就是为了使笔画线条变得略细一些或出锋,而将笔稍微提起。笔画的转折处与笔画间的连带处,大都用提笔。提笔应注意高低轻重适度。提笔与按笔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交错进行,就使点画间的起笔·行笔·收笔产生轻重不同的力量)呈现出粗细深浅等丰富多样的变化。

按笔

就是将笔锋按下,使其有力地着纸,可使笔画线条变粗变重。轻按叫蹲,重按叫顿,顿后转锋叫挫。

转笔

有二层含义,一是与'折笔'相对而言,圆笔多用之。即写字运笔时左右圆转运行,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又略带停顿,连断之间似可分又不可分。所以,汉蔡邕在《九势》中说:'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写字笔画转角屈折之处,亦称“围转”。作书时左右圆转运行,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又略带停顿倾向。转笔采用手腕发力时,称为“转锋”,因为转锋通常多以腕运,故动作较缓慢;当采用手指发力时,即指运使锋转,称为“绞锋”,动作较急激,笔毫如绞。

折笔

笔锋才落,便做反向运动,直接转向藏锋,而不是斜向藏锋,是与“转”相对的笔法。方笔多用之,即作横画时,笔欲左先右,往右回左,断然改变方向,故易显露棱角,作竖画时亦然。

另外总结了以下十三个笔法:

抢笔:

是指提笔入纸时,空中先落笔起势,或提笔离纸时在空中的回力动作。抢笔与折笔有相似之处,但折笔速度慢,而抢笔是快速的瞬间动作。如写横时,一般在起笔处先竖下再折笔向上,即横画直落笔,向右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内折线,而采用抢笔时,即可临空作成这一折笔动作,而后迅速落纸,即“虚抢”。写行草时,行笔较快,运转幅度增大,就可用抢笔起笔或收笔。

切笔:

切笔如刀,发力要猝然迅疾,轻擦纸面如流星划过,切处如囊锥匕首,削劲锐利,尔后徐徐按压笔尖,使线条均匀压粗变肥。习练切笔技巧,有一个最管用的办法——摩画两头细、中间粗的线条,力量的增减之法、传神之妙,尽在其中。

翻笔:

运笔过程中翻转笔势、急疾而行的用笔动作。它与折笔动作大。

绞笔:

就是把主毫与四周的辅毫绞在一起,多用于圆笔的起笔处与转折处,写出的字圆劲挺拔。运笔过程中提笔使转,写成弧形或者圆环形状的用笔动作。它类似转笔而比转笔激烈。

方笔用翻,圆笔用绞。翻和绞相连结合,复合构成,多用于篆书、草书。尤其是草书,翻绞之笔使笔画有正有侧,有扁有圆、有润有涩……具有生动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味。

捻笔:

在书写过程中,五指配合捻动笔管使其做旋转改变笔锋的运行轨迹。“担夫与公主争道”、“鹅划水”就是古人对“捻”法的生动比喻。“道”、“鹅”即笔杆,“担夫与公主”、“鹅掌”即笔杆两侧之手指,“争”、“划”即是两侧手指的来回捻转。运用“捻”法可以调整笔锋。“捻”法可分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过笔:

笔锋由此到彼,提笔直道而行,不曲不折,亦称走笔。过笔是指写主笔(一字中主要的一笔,即最长大的笔画)时行笔的过程,应该迅速有力、流畅自然,不可凝滞、不能重改。

顿笔:

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特出时,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字的收笔处或转折处常用顿笔,其顿的力度大于'蹲笔'与'驻笔'。在书写过程中提与顿时常交错使用,有时提在前、顿在后,有时是先顿后提。

所以要注意协调性,提按顿笔在行草中交互使用更是密切,正是由于提与顿的交互使用才形成了点画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而在楷书中,提顿表现是很明显的,如一横与一竖就是两头都用提顿法。顿笔用的好,可使点画坚实有力,笔力充盈,但不要顿的太重,形成墨团。

顿笔如椽,要硬而实,顿笔观点处着力最大,力求使线条增后便粗,就像城墙拐角,撑得起自重。方向归正后,徐徐减缓按压之力,轻笔慢收。

挫笔:

挫笔是用在顿笔以后,之所以顿笔后要用挫笔,实际上是为了调一下笔锋。顿笔是一个向下用力的动作,且向下按的程度较大,笔毫有很大一部分着纸,如果此时强行向下行笔,笔尖处就会把顿笔写出的笔画破坏掉了。所以顿笔后要略提笔,稍行笔,使笔尖略微离开一点起笔的位置,然后再向下行笔,这样就不会把写好的笔画破坏了,笔锋也容易调正了。

还有一个挫笔的说法是强力快速行笔中骤然停笔,其势如错齿磨牙,尾巴是笔腰的痕迹,好像折断的木头。

揭笔:

揭笔即提笔、抬笔的意思。揭:就是掀开、拿起来的意思,比如掀锅盖。

唐张怀瓘在《玉堂禁经》中云:“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意思是说,收笔的时候,慢慢抬起笔锋。

揭笔出锋时的时候,一种往上逐步提锋收笔,一种往下提锋收笔,一种向前提锋收笔。王羲之非常喜欢使用,并且用得出神入化,变化多端。

纵笔:

过笔与提笔相结合,即在过笔中渐渐将笔提起,凡竖、撇、捺等收尾出锋而不藏者皆为纵笔。如纵鸟出笼去而不返。

蹲笔:

运笔方法象顿笔,但按下力度可轻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动作,即是用蹲笔法,所以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

驻笔:

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是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开始,为时很短的转换间隙,即'稍停',力到纸面即可。这样驻笔一下,是为了准备下个笔势的开展。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毫按顿。

其它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出捺前都要驻笔,以蓄势为顿笔作先导。清·蒋和曾说:'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

接笔:

撇画和竖画这两个独立的笔画相接,用的就是接笔笔法。

这个接笔不是一个复杂笔画的两个动作,比如“横折”笔画的横笔和竖笔,这是一个笔画,其中的横竖相接不是这个“接笔”讲述的意思。

接笔,除极少数情况,一般是虚接,或者称为尖接,也就是说,同上一个笔画相接的笔画起笔一般出尖,虚接于其上。清代书法家蒋和在《书法正宗·接笔法》中说:

一尖接“人”;二尖接“冂”;三尖接“支”,即三笔的末锋都是尖接;四尖接“攵”;五尖接“欠”,即五笔在一处,须用五尖。

12个行草的特色笔法:

打笔:

空中落笔,直接打在纸上,似抛石打物一般。元陈铎曾《翰林要诀·圆法》中说:打,提锋空中打下,乃点法之长也。

打笔是与行笔方向垂直方向快速落笔,然后行笔销细,不能慢也不要修补。

渴笔:

渴笔指含墨少的笔画,也叫枯笔。行草书多有此笔法,显得笔势奔放而凝重,流畅而苍劲。

颤笔:

亦称“战笔”,用笔的一种技法,因笔画呈颤动状,故名。《宣和面谱·花鸟三》载:“唐希雅初学李氏错刀笔,后画竹,乃如书法,有颤掣之状。”就是书写时故意抖动握笔的手,使笔锋出现涩行之势,营造一种线条遒劲之效。在长的笔画途中加力,似遇阻力而又抖擞、战栗地走势。

押笔:

押,即合的意思。押笔就是从一个笔画的中间合入,然后回笔再写。这个笔法,实际是上一个笔画的后半部分和下一个笔画的前半部分有过两次重复。

断笔:

又称“创笔”。是指将原本相连的笔画故意断开写,造成一种笔断意连的视觉效果。

断笔笔法,在楷书中多见横折笔画的转折处。在隶书中不仅见于横折笔画,有些碑帖的长横笔画,也在中间部分写成笔断意连、将断未断的样子,很有意趣。

叠笔:

叠笔者时劣,缓不宜长。笔画叠垒时不能写成强势,要写的势缓细弱,笔画不能太长。有积弱成强的意思。如长字的三个横,集字的四个横。

带笔:

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入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之势,法有轻重也。尽为其著而复反笔抽之。

带笔就是笔画的连带。如矣字一横与二横之间的连带。

厥笔:

厥笔者成机,促抽上勿使伤长。厥,谓其美者。视形势成机,是临事而成最妙处。

厥笔有逆笔的意思,快速向上反抽笔,不能太长。用厥笔是说这一画很美。使其成为这一画最关键的妙笔。如及字撇的末笔,仰字右竖的末笔。

息笔:

息笔者逼逐,息止之势向上,久久而紧抽也。

息有休息、停止的意思。指笔画结束时先要顿笔,然后迅速向上提抽。如左与至的最后一横。

结笔:

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结,有收束的意思。撮是聚合,把展开的笔毫收拢回来,笔锋如展笔以前一样尖挺。

蹙笔:

蹙,就是收缩的意思。同揭笔一样,蹙笔也是写捺笔波角的笔法,是王羲之行草书里典型的笔法,一般写出的捺笔不出刀,而是将笔锋聚拢在一起,短蹙而有力。蹙笔是在笔画结束时不提笔回锋,而时直接从笔肚接触纸面的状态抬起笔,留下一个笔肚的印痕。

憩笔:

憩,即休息之意,是说捺笔还未等写到位就停止行笔,使右捺脚出现缺失。在实际书写时,就是将笔运行到右捺结束时,立即停止行笔,抬笔离纸,而形成一个不完整的捺角。憩笔憩笔有些象蹙笔,但憩笔往往要短一些。

奇体字的12种特技笔法:

摆笔

在特大字的较长笔画中,为强调金石涩辣之味,可以在一横行笔时,增加上下移动。在一竖行笔时增加左右摆动,但都应增加适当的提按顿挫。

退笔

适用于中锋和侧锋,写大字较长的行笔可增加适当的退笔,能增加“屋漏痕”之感。退笔的方法是在行笔中,笔锋适当提按,断断续续加入较小的倒退动作。

跳笔

写大字行、草,在一笔运行接近终了时,笔毫较干的情况下,可将笔杆略提,但不可离开纸面,使它产生一些飞白的砂笔,随后将笔沉下收住。王铎对这种笔法的运用是一个代表,可以产生气势和变化,给人以内含的力量。

擦笔

草书偶尔用之,为造成黑白轻重,虚实枯润节奏感,笔毫已干仍然要把已写的字或笔画写完,应把行笔的速度减慢,把压力加重,用干擦完成,收笔要停顿。

旋笔

笔、收笔的某一阶段,捻旋笔管,使笔画出现圆浑而有变化。

推笔

如在写“散氏盘”铭文的“三”字时,为避免笔画雷同,中间一横是由右向左推出来的。

拖笔

狂草的较长笔画中,为增加变化,在行笔中可偶尔变换笔锋,加入顺拖之卧笔,能产生砂毛之感。

槌笔

松握笔杆以笔肚槌于纸上,方法象击鼓槌,干湿不定,狂草中之点或某些笔画的开头偶尔用之。

砸笔

松握笔管,使笔杆有滑动感,将吸饱墨的笔头,用力掷砸在落笔的部位,不可让笔杆脱出五指,使墨花略有绽射,然后行笔,写狂草书中偶尔用之。

揉笔

在写特大字时,为增强较长笔画的变化和金石味,并突出结构部分,在运笔过程中将笔锋微微揉动,如不规则地转圈,并加上提按顿挫,能使骨力透彻。

拨笔

写碑体时,为强调内圆外方和体现碑版剥蚀残缺感,可使笔锋外露,在行笔时卧笔提按。

凿笔

如在写爨宝子碑的一竖时把笔锋挡扁如刀形,或用长毫偏锋,行笔时,笔力下注,越加越重,使产生上窄下宽齐平的方型笔画。

所有资料收集于网络并根据自己的思考有所改动,变化较大的是我把衄笔改成衄锋,争议比较大的是挫锋,不管咋样都是为了好理解,写好字才是硬道理。不当之处继续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