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文人案头的 “清玩之物”|古代版刻艺术的巅峰

 Michael430 2020-04-11

纸之精致华美,尺幅较小者,叫“笺”。通常是写信、写诗用的纸张。

因使用者多为文人,故古代笺纸常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笺谱是将印有淡雅图案,或山水、或花鸟、或人物的雅致笺纸编辑成册的书籍,自南北朝起源以来,一直为文人雅士钟爱。

中国的版画在明中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多色套印本的出现,逐渐延伸至画谱、笺谱,最终成就了古代版刻艺术的巅峰。


将水墨千变万化、温润滋华的绘画语言通过“版”印制出来的,是一种极其繁复精妙的技术——饾版套印。


先根据画稿水墨的浓淡、干枯度和色彩的倾向进行分版设计,按不同的色调分别勾画在纸上,再将分好的色稿分别转移至木板刻制。印刷时由浅至深套印到最后。
由于一种色调需要一块印版,因此一件作品通常要刻制几块甚至几十块印版,印版大小形状不一,犹如饾饤,故称之为饾版。

最能代表这项彩色套印绝技与艺术水准的是“两笺两谱”。


即《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和《十竹斋画谱》《芥子园画谱》。


《萝轩变古笺谱》


中国最早一部由饾版、拱花套印的版画作品为明天启六年(1626)金陵吴发祥刊印的《萝轩变古笺谱》。

《萝轩变古笺谱》

此笺谱由明代颜继祖辑稿,吴发祥刻版,分上、下册。


上册有颜氏自撰小引三页,目录列画诗、筠蓝、飞白、博物、折赠、琱玉、闘草、杂稿,共计八目,下册八目,分别为选石、遗赠、仙灵、代步、搜奇、龙种、择栖、杂稿,共有图178幅。

《萝轩变古笺谱》

各图写形工致,镌刻劲巧,设色绚丽和谐,印制精良。其中飞白与雕玉全用拱花版,尤为精彩。

“拱花”是一种不着色的图形压印技术,有点类似如今印刷术之凸版空压,即将图形线条雕成凹版,将渍湿的宣纸压在版上凹线处,使花纹在纸上凸现出来,似无色浅浮雕效果。

《萝轩变古笺谱》

古之笺谱多用此法来表现图中行云流水、虫鸟文玩,精美绝伦。


《萝轩变古笺谱》中的“变古”二字,意为不泥古而求创新。


《十竹斋画谱》


如果说笺谱是文玩清供,尚不足体现饾版套色技术对水墨画的逼真再现力,那么《十竹斋画谱》则完美体现了这种印刷绝技的魅力。

这部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被郑振铎先生誉为“冠绝群书”的杰作,是古代版画在水墨语言表现上最具代表的作品。


原籍徽州的胡正言,寄居于南京鸡笼山侧。因其家中庭院种竹十余竿,所以用“十竹斋”名其印刷作坊。

他集绘画、书法、治印之术于一身,将毕生精力倾注在研究与创新水印木刻技术上。


《十竹斋画谱》绘、刻大约始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完成于天启七年(1627),融诗、书、画、印艺术为一体,内分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8种,每谱2册,合计16册,每种40篇,一图一文,相互映衬。

《十竹斋画谱》卷四《花鸟写意》


这是部名家书画谱,收录了胡正言及当时名家如吴彬、吴士冠、魏之克、米万钟、文震亨等画作,还选录了前辈名家,如赵孟頫、沈周、文征明、唐寅等人的作品。

它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水墨画教材,将那些书画名家的山水、花鸟、虫鱼等画法逐一分解,加注画诀,供习画者自行研摩。

《十竹斋画谱》

在此画谱刊印之前,古代版画多以线条为主,色块较少,即便有,也多半先印出轮廓线后,再以手工填色。


《十竹斋画谱》运用了饾版套印技术,其中的花鸟、山水、怪石、博古器物等,都是直接用彩色版叠印而出。

没有了先前轮廓线的约束,每个色块均有浓淡深浅,色块相交之间不再有颜色相混的现象,因而具有了水墨手绘的艺术效果。


《十竹斋画谱》

这种印法的出现,改变了原先版画只能“工笔”的表现,而使水墨“没骨”写意的版画表现成为可能。


《十竹斋笺谱》

崇祯十七年(1644),胡正言又将“饾版”与“拱花”技术相结合,编印了“旷古无伦”的《十竹斋笺谱》。

《十竹斋笺谱》高20cm,宽16cm,共有四卷,画页289幅。
笺谱中有斋中珍藏的商鼎周彝、古陶汉玉、文房四宝等,或以山水画古人诗意,或绘刻着历史典故。
笺纸的绘稿采用象征手法,鲜有人物,仅以极其简单的一两个代表物件来隐喻典故中的含义。
《十竹斋笺谱》的画面不大,均在10cm见方内,因此绘刻得十分精巧,线条细腻工致,设色典雅华贵。

《十竹斋笺谱》

在雕版印制上,不但完美体现了原稿的神韵和情趣,还注意到了木板材质语言的发挥。

同时,印工也以高超的技巧恰到好处地复现了原稿画面娴雅妍丽、浓淡相宜的色彩。尤其是将渲染印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将色彩的浓淡变化表现得丰润自然。

如卷三第64图《羽扇》的画面,就是用蓝灰色的深浅过渡来表现羽毛轻盈的弧度形态,并用拱花的方法将羽扇的结构线凸起,令人激赏叫绝。


《十竹斋笺谱》卷三第64图《羽扇》
为试验不同的印刷效果,印工还发明了“指肉捺印”的方法,刻工巧妙运用十指“工具”,利用指肉、指甲、指尖和拇指不同的力量在版上留下纹理,使之形成特殊的印刷效果。
如指肉捺印出来的线条较柔和,色彩也较润泽,而指甲印捺印出来的线条就较挺括,色彩也深浅不一,富有变化。
除此之外,这部笺谱中的行云、流水、古玩等纹样还用了“拱花”衬托,使禽类的羽毛、花草的茎络等物清晰地显现在纸上,使人观后有轻柔的流动的感觉。
鲁迅和郑振铎先生皆以为,笺谱反映了明末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


芥子园画谱


清代的《芥子园画谱》也是一部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深远的木版水印作品集。


它是第一本纯粹以绘画教学为目的,以山水、花鸟、人物分科全面进行技法传授的美术教材,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普及教育以及在东亚地区传播的影响无可估量。


《芥子园画谱》

从康熙年间到现在,数次翻印,版本无数,在传统绘画教学上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李流芳与王概兄弟精妙的绘稿和编辑,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饾版水印木刻能精确逼真地复原绘稿而不失其神韵。
本文部分内容摘选自《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

扫描二维码即刻拥有

需要发票随单留言

《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
陈琦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定价:268.00
出版时间:2019.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