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外国,都是艺术创作加工的重要载体。中国人创作时善于利用葫芦的形,在基本不改变葫芦形状的前提下,通过押花、烙画等技法完成创作,非常讲究“融合”。而西方的创作理念则与我们大相径庭,他们大概仅仅将葫芦视为一种原材料,创作时喜欢运用大刀阔斧的手法改造葫芦,创作完成的作品呈现出场景化的写实特征。 葫芦做成的“一居室”, 无论二人世界还是三口之家, 住在里面再也不怕风吹雨淋了。 葫芦内部被改造成“豪华”客厅, 喝茶休憩的好去处, 而双层空间层次分明, 上下结构更是功能多多。 这些葫芦不仅内部掏空, 外面也遍布装饰, 好似森林深处的小木屋, 有个小精灵住在里面呢。 这些脑洞大开艺术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们找到了一本专门介绍葫芦雕刻的英文书籍,摘抄部分段落供大家了解。 1、在葫芦表面绘出图案,使用刻刀(hobby knife)刮出痕迹,然后使用电锯(power saw blade)切割。 2、使用电锯,沿着图案边缘切割,去掉图案外部的材料。 3、使用加热的工具烙出图案。 4、用锉打磨图案边缘。 5、使用涂料、油墨等为图案上色。 6、用氨基乙酸脂(urethane)喷涂表面。 具体到小木屋的创作,使用工具与材料与上面所述大致相同,只不过在创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葫芦内外部配饰的制作与搭配,复杂程度相应也就更高一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