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碣石”状貌何如哉

 宇闻休闲书苑 2020-04-11

刘玉文

“碣石”之名,始见于《尚书·禹贡》。对于“碣石”、“碣”古人有诠释:西汉.孔安国《尚书传》云:“碣石,海畔之山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碣,特立之石。”

《尔雅。释名》云:“碣石者,碣然而立在海旁也”唐代颜师古注:“碣,山特立貌。”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刘勰《文心雕龙》云:“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唐律疏议》引《丧葬令》:“五品以上听立碑,七品以上立碣”。元代文论家陈绎曾《文说》:“碑宜雄浑典雅,碣宜质实典雅。”清.王兆芳《文体通释》曰:『石,方曰碑,圆曰碣。』

“特立”之“特”,其原意是“(一头)公牛”,《说文》:“特,朴特,牛父也。”《康熙字典》释义云:“【書·舜】格于藝祖,用特。【傳】特,一牛也;【禮·郊特牲註】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爾雅·釋獸】豕生,三豵,二師,一特。”;“【韻會】挺立曰特。”;“【周禮·夏官·司士】孤卿特揖。【註】特揖,一一揖之。又【爾雅·釋水】士特舟。【註】單船。”

通过上述诠释,可知“碣石”被古人碣石为“山特立貌”,就是突出“特”字的“单一”、“孤立”、“挺立”的特征。

“《禹贡》碣石”,“碣然特立”就是形体“孑然独立”,而不是“群聚、群立”。其顶端貌似“圆鼓溜儿”的记功颂德的碑碣顶部。

自谭其骧先生奉命在1976年第2期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学习与批判》杂志发表专论《碣石考》以来,昌黎文联的一位先生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推销今昌黎碣石。他的“碣石概念”悠忽不定,时而云昌黎城北的“仙台顶”是碣石,时而云“仙台顶”背后的“棒锤山”叫做碣石;一会说昌黎城北的群山统称“碣石”,一会又说“在远古时,昌黎一带曾被视为冀州碣石之地”。

这位先生为使读者的脑海中建立“今昌黎碣石”的立体感觉,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用了不少古今词汇来描述昌黎“仙台顶”的状貌。

一曰“远望其山,穹窿似冢……恰为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穹窿”样子,颇像一座高坟”(董宝瑞:《唐朝人记述的碣石山形貌》)。对于“高坟”的样子,人们不会陌生,立刻就产生了立体形象。

 二曰“仙台顶的顶部像一个馒头状显现”(董宝瑞:《海望碣石山之景》)。对于“馒头状”人们也比较熟悉,但是“馒头”也有方、圆之分,有了“高坟”相比较,自然就是指顶部微鼓圆型馒头了。

三曰“峭拔突起的最高山峰,其顶尖如柱高耸,似擎天柱石”(董宝瑞:《唐朝人记述的碣石山形貌》)。这下子可难住读者了,谁见到过“擎天柱石”,好在人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心里翻筋斗的那场戏,孙悟空以为如来佛的手指头就是“擎天柱”,那昌黎碣石就像如来佛的手指头那样?没人相信。

  四曰“在巨海之中顶天立地,宛如天桥柱石”(董宝瑞:《海望碣石山之景》)。“天桥”不是指今日的立交设施,应是架设在九霄云外的桥梁,“天桥”的柱子应当立在地上吗?这“天桥”就孤零零的一根柱子顶着吗?这怎么与“碣石”的相貌相符呢?

  五曰“其顶尖巍然耸立,宛如一貌似瓮鼓” (董宝瑞:《海望碣石山之景》)。对于瓮、鼓人们也比较熟悉,鼓面是平平的,便于敲击;瓮底瓮沿也是平平的,否则就放不稳当。可瓮鼓的形状与“馒头”和“高坟”的形状并不相同。

   六曰“而由南面观之,形如覆钟”(董宝瑞《唐朝人记述的碣石山形貌》)。这简化字“钟”字是由繁体字“锺”、“鐘”简化而来。“锺”一义为“杯子”;“鐘”一义为乐器鐘鼎之鐘。不管怎样,反正是个下头粗、上头细的山头。

  七曰“‘碣’,字本从木,通楬櫫之‘楬’。 ‘楬’,在春秋时专指作标志用的小木桩,即作标之木;櫫,亦指作标志用的小木桩。《周礼·秋官·蜡氏》记有:‘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置楬焉。’”(董宝瑞《唐朝人记述的碣石山形貌》)。“楬”是春秋时在路边掩埋无名尸体后做记号的“小木桩”;“橥”字出现较晚,原指拴猪的小木柱。“柱”也好,“小木桩”也好,必须符合一定的“长、径比”,就是“长度”必须远大于其“直径”,否则称之为“台”、“饼”、“片”,昌黎的山除了“棒锤山”那部分外,其余山头大概都不具备“小木桩”的形体样式。

八曰“像一个饱经沧桑的静卧仰息的‘老人’”(董宝瑞《碣石山主峰像个“大锯齿”吗?》回帖)。

  昌黎碣石的状貌,忽而像“高坟”,忽而“馒头状”,时而似“瓮鼓”,时而如“覆钟”,一会似“擎天柱”,一会如“小木桩”,有时像“天桥柱石”,又像“楬櫫”,又像“仰卧老人”……地球上存在的有规则圆形立体几何形状基本都用上了。昌黎碣石得状貌到底像什么东西,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作为读者也就更被忽悠糊涂了。

为了收到“文图并茂”的效果,这位先生还不时地在文字中粘贴一些别人的碣石摄影作品。今将这位先生喜欢的几幅照片剪辑如下,重在突出“碣石”部分,以便相其状貌:

  【从七里海一带望昌黎群山】

  【百年前,从昌黎程丽望仙台顶(右上角山尖)】

【翠微岛一带望昌黎群山】  

  【从山前湖滨看群山】

  【山前原野看群山】

  【七里海一带望昌黎城北群山】

这几幅照片都是在今昌黎碣石山前不远处的陆地或湖面上近距离拍摄的,离大海尚远,若距海岸一二百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远眺昌黎碣石,其碣石状貌如何,不得而知。从这组近距离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实在也分辨不出具体的“瓮鼓”、“覆钟”、“天桥柱”、“擎天柱”、“楬橥”、“老人”等形象来,有几个地方与“高坟”顶部倒是有几分相似,但缺乏“碣然特立”的气势。

由于笔者缺乏审美细胞,也不会搞野外写生活动,然在写《〈禹贡集传〉札记》一文时,恰逢几个木工在维修门窗,对木工使用的“刀锯”长生兴趣,还摆划了几下。看到昌黎城北群峰前排的几幅照片以及文字中所介绍的“与仙台顶颠连的锯齿崖(又名“翠屏山”,海拔639米,居其西)、五峰山(海拔507米,分东、西五峰山,居其东)等山峰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为昌黎县城的一道异常险峻的天然屏障。”(董宝瑞《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碣石山》。其中有仅次于仙台顶的碣石山第二高峰“锯齿崖…..形似锯齿而得名”(董宝瑞 《千年古刹水岩寺》);“东五峰山形如笔架…直插云天”(董宝瑞 《碣石山的名胜古迹》)[按:古代的笔架的齿比锯齿更长一些,五根齿笔架少见,一般为三根齿。];西五峰“峰峰异状,比肩并立,远望宛若五友挽臂,近观亚如五指插天” (董宝瑞2006-4-10《碣石春游胜境多》)[按:这插天的五指比锯齿更长得多。];仙台顶“其顶尖为两座南北并立的峰峦,远望似一凌空拔起的柱石,如楬高标”(董宝瑞:《秀美的花果之乡昌黎》)。这由一些“锯齿”、“(五齿)笔架”、“五指插天”加“如楬高标”等十数个山尖,就恰好组成了一个“尖尖齿的长条组合”。于是笔者就联想到木工使用的带柄的那把“刀锯”。因此形象地写上了一句:『所谓“高山”是相对的,禹时还没有“海拔”基准概念,古人一般只对“相对高度”感兴趣,高出海面 60余米的海滨碣然特立的孤丘,要比高差悬殊不大的上百峰峦中相对高出60余米的山头更加明显,因为前者远近看皆为特立“孤标”,而后者则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望去(不管是从海上,还是陆上),那高出一点的山头充其量就像一根锯条上的“大锯齿”而已,根本无“导航”作用可言。……仅仅以数百里之外的“昌黎碣石”作为导航、转向标识,就能进于海河口,而找到塘沽新港,无异于痴人说梦。』照片中的仙台顶的“齿状尖部”显然比“锯齿崖”的锯齿大些,说它活像一个“大锯齿”也没有丝毫的“贬损”之意。

但这位先生对“锯条”和“大锯齿”的比喻法很反感,特意写了《碣石山主峰像个“大锯齿”吗?》一文进行反驳,并说:『昌黎的碣石山究竟能不能在冀东沿海航海时起“‘导航’作用”,渔民和航海工作者最有发言权。』

说来也巧,这位先生帖子贴出不久,就有一位叫做“田汉民”的昌黎网友 [2006-7-15 11:41:45]  留言说道:『刘上庄公社的田上庄村是我的老家,村子就在碣石山南25公里,海边向西(新开口、七里海)3公里处,从小数次远望家乡的碣石山群山。娘娘顶、东西五峰群山并列,了望过去像是天边兀立的一座小的屏风,很清晰。但为一组群山,虽说不是像“山抹微云”那么小,但却也不容易在辨清碣石山主峰的“天柱”。在北戴河处远望家乡的碣石山,尤其是夕阳时,群山看去更高,轮廓更清晰,山势向北绵延,看去不再像一排屏风,也看不到娘娘顶的天柱。娘娘顶的天柱是分成两个主峰,不似正面合成一体。在新开口渔港开船入海,岸上沙丘、树木都渐渐隐去,但群山略变小,但反而更清晰。海里看,群山还是天边的小小的一座整体的屏风。』

扇与扇之间相链接的许多框框上端带突起的“一座小的屏风”,显然比“一根锯条”要文雅得多,但这“一座小屏风”上端仍没显现出什么“天柱”之类的东西。

“田汉民”提到田上庄村在“新开口”3公里处,一下子联想起董宝瑞先生在《海望碣石山之景》文中作的一次“新开口渔港”社会调查,说:『昌黎县的老水产工作者居普一也曾讲述……东南偏南21.5公里处的新开口渔港,乘渔船前往山东烟台渔港,向东南行进20多公里时,可看到碣石山的底部消失;愈往前行,碣石山的山体愈小,再行进20多公里,也就是距离碣石山主峰碣石山有70公里的时候,仙台顶的顶部像一个馒头状显现,成为那一带海域比较理想的地物航标。……在距岸一二百里的海中,甚至再远一些的海中远眺,只见其群峦隐没,独见其主峰顶尖矗矗高出似柱,这正合于“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的描述,』

这里的叙述前后描写似有纰漏。新开口渔港始建于1979年,常住人口500余人,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9度17分,北纬39度35分。实践过的“老水产工”明明说“距离碣石山主峰碣石山有70公里的时候,仙台顶的顶部像一个馒头状显现”。70公里减去21.5公里,则是实际距离海岸48.5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在距海岸不到一百里的处“仙台顶的顶部像一个馒头状”,“馒头”顶部根本没有神奇的“楬橥”“天柱”呈现;老水产工说“仙台顶的顶部像一个馒头”, 但是董宝瑞却说,再远出一百多里“主峰顶尖矗矗高出似柱”。这两种说法,谁属于“并非凭空杜撰,也不是强拉硬拽或牵强附会,而是非常确切的”(董宝瑞2006-01-16《海望碣石山之景》语)呢?留待董先生自圆其说吧。

再说家居“新开口、七里海”附近,居昌黎碣石20公里左右的“田汉民”网友说『远望家乡的碣石山群山。……不容易在辨清碣石山主峰的“天柱”』,在距岸一二百里之外的海上甚至再远(按:再远就要到东营、龙口海域了!),还能看到什么“天柱”吗?惟有董宝瑞说,能!还继续“顶尖矗矗高出似柱”呢!

另一位“匿名者(未注册) ”网友[2006-4-14 11:41:21] 给董宝瑞《碣石山主峰像个“大锯齿”吗?》留言说:『在一中的操场上向北望去,一片山连在一起特别向(像)一个躺着的老人。』

董宝瑞[2006-4-14 12:00:00]及时回帖说:『有网友留言说“在一中的操场上向北望去,一片山连在一起特别向一个躺着的老人”。应当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静卧仰息的“老人”。』

 那位静卧仰息的老人,如果不抬手扬脚,大概“最高峰”部位就是鼻子了,中国人大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长在扁平面部的鼻子一般不会太隆起;即便那位“老人”属于“盎格罗—萨克逊人种”,他的鼻子大概也不至于长成“擎天柱”“小木桩”、“瓮鼓”之类的畸形吧。(文/07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