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亟需提高命题能力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导语

   READ

中学历史教师该如何自主命题,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主要问题,希望本篇文章能给大家一点启发。本文原载于《中学历史教学》杂志2013年第1—2期。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长沙市一中胡军哲老师的《教师阅读与考试命题》一文(《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6期),深受启发。胡老师在文中深刻剖析了中学教师的命题现状,并提出“解决教师命题能力的根本还是在于阅读,以及将阅读所获体现于自己的命题之中!”[1]我对此深有同感,特在此谈谈自己的阅读与感悟。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考试命题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日常教学中命制试题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许多地区甚至把命题作为考核(招聘)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份试题质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2]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实际上,教师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是促进教师阅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胡军哲老师说得好:“命题研究是教师有效阅读的驱动力”。他还进一步将自己通过考试命题促进阅读提升的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在对原有复习试题的改造中加深阅读”[3]。胡老师在命题时发现某名校的一道试题,认为“这位教师以美苏两国工业资本积累的异同设题,材料选择充足,命题视野很开阔,参考答案的制定也符合今天的高考特点。但第一则材料不能准确说明洛克菲勒及美孚石油公司的发家史。受教材深刻影响的观念需要更新”[3]于是,胡老师在进一步阅读的基础上,用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内容替换了材料一,并完善了该题设问与答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在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中促进阅读”[4]。胡军哲老师认为“广大一线教师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评析是促进教师阅读、提高命题能力的很好机会”。为了准确理解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胡老师仔细阅读了《联邦党人文集》《美国宪法中的共和主义》,以及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近代史》等著作。并写成了《共和主义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原则——由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21题说开去》的论文(《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9期)。为了弄清2010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第28题“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什么类型的平等这一问题,胡老师专门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加以研读,并参阅了十多篇相关研究论文。最后,写成了研究文章《对平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2010年高考新课程文综卷第28题解析》(《历史教学》2010年9月上半月刊)。他在文中指出,这一试题由于题干缺少限制条件,没有最佳答案,四个答案都可以选择。为了探究2011年高考试题中“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的转变”这一问题,胡老师查阅了19本(篇)著述。最后认为“太平天国从起义的酝酿至失败阶段,一直在进行着反孔反儒的斗争。即使是太平天国后期也不例外。太平天国对于儒家思想的利用和宣传渗透在从起义酝酿至失败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拜上帝教作为太平天国政权的信仰,其理论支撑地位没有发生过动摇。”这些都是胡老师通过研究高考试题、阅读史学论著后的重要收获。

胡老师在文章最后提出,“命题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深层次把握课程与教材的过程;是排疑解难、拓宽知识面的过程;是深入了解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教学的过程;是学习和运用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过程。命好题,编制出一些原创性、高质量的试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需要通过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得以实现。这也是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精准、复习迎考更具针对性的前提条件。”[5]这是颇有见地的。

优秀试题是进行有效训练的重要保障

新时期以来,历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胡老师说得好,“历史课程要呈现真实的内容,就必须不断吸纳新成果。在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教师也应该通过阅读,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考试命题中来。”

如,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材所强调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实际上,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早已淡化了意识形态。他们从经济学角度入手,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说”“经济政策失误说”“证券投机过热说”三种主要观点。胡老师通过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命制了一道很好的试题。又如,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南京条约》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仅局限于教材所说的“割地、赔款、通商、定税”八个字。胡老师通过阅读发现,《南京条约》(第一条)内容十分重要,典型地反映了英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忽视的。胡老师在此命出了一道精彩的试题。[6]这些试题,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地训练。

江西九江一中的周明学老师指出,“平时周考、月考、模拟考的试卷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题,是训练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做了大量试题的练习后,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形成错误的观念和掌握错误的知识。为了学生,我们希望教师在选择题目时做到:有效训练,请远离垃圾题!

 参考文献:

    [1][3][4][5][6][胡军哲:《教师阅读与考试命题》,载《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6期。

[2]桂俊、陈雪英:《以旧创新不应该丢失本意——例谈日常训练题编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载《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6期。

本文收录到胡军哲老师的新书《做一名有专业情怀的老师》,该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丰富实用的研究素材。是中学教师培训及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参考书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