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古追遗 | 江苏省传统村落踏察——03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石公村明月湾(江苏省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弯刀书斋 2020-04-11

一、村落概况



明月湾现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石公行政村,位于金庭镇的东南部,太湖西山岛南端,距离镇区5公里左右。村落濒临太湖,背倚群山,地形宛如一钩明月,故称明月湾。村内现有村民共149户,436人,居民姓氏以邓、秦、黄、吴为多。
明月湾以风景优美的湖光山色、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而著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刘长卿等都曾到此,留下传世诗作。村民多为南宋退隐贵族后裔,目前仍保留了较为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

金庭镇在苏州市的区位     明月湾村在金庭镇的区位

二、空间格局



(1)选址与格局特色
初至明月湾的古人,为避战乱将居所建造于山林深处,以获安全。后来者则依次向外建造。古人对村落建设有着明确的理念,精心规划,处处展示出独特的江南乡村风貌。
扩张后的村落在布局上有南北两条主要街道,地势由西向东渐次升高,曲折并行,流畅舒展;多条小巷与之垂直相交,纵横交叉、井然有序,构成了棋盘式的格局。至明清年间村民经商致富,明月湾的村民集体疏通水道、移涧于街,基本形成了现状“依山面水、棋盘街巷”的整体格局。至今,明月湾村整体格局及风貌保存完好,堪称太湖畔的一颗明珠。
 “依山面水、棋盘街巷”的空间格局
(2)聚落演变
明月湾始建年代目前无从考证,但村落至少于唐代已闻名遐迩,白居易等诗人纷纷慕名而来;南宋时期,战火连年,政局动荡,南渡官员及其家属到西山避乱隐居,扎根于明月湾的为金氏、邓氏、秦氏、黄氏、吴氏五大家族,此时明月湾为相对封闭的岛上村落。明清时期,大批村民外出经商,村民致富后兴建大型民居建筑以及祠堂、石板街、河埠、码头等公共建筑,村落发展达到鼎盛;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连年战乱使明月湾商人的贸易活动一度中断。民国至抗日战争期间,多次遭到抢劫、绑架和勒索,“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古建筑的雕刻遭到破坏,但由于交通闭塞,仍有大量石板街、祠堂、码头、河埠、宅第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古村风貌基本得以幸存。
 明月湾村落格局演变图
(3)传统街巷
明月湾的传统街巷至今以南街和北街两条东西向的石板街为主轴,这两条路也是村中通向山上的唯一道路。其中,石板街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总长达1140米,共用4560余块金山花岗条石铺成,是明月湾古村的最大特色之一,是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街道下面是数米深的排水沟,行走在上面可听到潺潺的溪水声。

 明月湾村传统街巷风貌

明月湾的古街道在西山岛上是首屈一指的,民谣中有“花墙头,百子格,前门后门砂条石,洞庭西山第一家”及“明湾石板街,雨后着绣鞋”的说法。

(4)历史遗存
明月湾村口沿河有古香樟一株,是古村重要标志,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到明月湾访友时所植,树龄约1200多年,主干直径2米,树冠高25米,1984年公布为一级古树名木。古樟曾经历了多次磨难,一侧主干因火烧、雷劈早成枯木,只靠后来发出的新枝维持生命,显得苍劲有力,俗称为“爷爷背孙子”,妙趣天成。古樟枝叶茂盛,覆荫近一亩,是船家休息、村人纳凉的好地方。
 明月湾村古香樟树

寨门俗称更楼,是古村安全防卫设施。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在防御倭寇侵扰时曾发挥重要作用。平时是打更人守夜的更楼,兼有报时作用。原建筑已毁, 2005 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于原址重建。门楼上的“明月湾”三字,2005 年由苏州书法协会原秘书长朱庚寿先生题写。

寨门

古码头,2005 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同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整治。该码头位于古村外、太湖边,原为明月湾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水上通道。白居易等历代名人由此泊舟登岸;明月湾人商贸湘楚,也于此挥手告别。码头的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清乾隆二十一年,因“湾中旧堤及两岸塘埠且就倾圮”,村民集资重建。用花岗岩条石铺成,颇具气势,依稀可见当年舟楫往来盛况。

         古码头

三、建筑遗存



(1)传统民居特色
明月湾村内现存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清朝时期所建,民居面宽在8—18米之间,进深在6—10米之内。院落的平面布局具有地方特色:一户住宅一般前后三进,内楼两侧各设厢房,左右对称。建筑多采用白墙、小青瓦、木门窗等主要建筑材料,其结构主要为砖木混合结构,简单朴实,古建筑讲究雕刻装饰,木雕、石雕、砖雕三者齐全。

传统民居  
 门楼石雕                               建筑结构               
(2)文物保护单位及控制保护建筑
明月湾现存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瞻瑞堂、裕耕堂;9处市级控制保护建筑,为明月禅寺、秦家祠堂、黄氏宗祠、凝德堂、汉三房、礼耕堂、润德堂、姜宅和礼和堂。
瞻瑞堂——苏州市文物保护建筑。瞻瑞堂为吴家老宅,建于清乾隆年十二年(1747),坐北朝南,占地1083平方米,是明月湾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7年整修。

          瞻瑞堂                                              裕耕堂           

明月禅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俗称明月寺。相传明正德年间从明月湾西侧的庙山嘴搬迁而来。清初称明月庵,民国十四年(1925)曾维修并增建楼房,改今名。现存四进院落,建筑既有清代的,又有民国的。解放后该寺破落,亦无佛像,但时常仍有附近居民来此烧香。2005年由金庭镇人民政府斥资整修。

寺内设弥勒、观音、城隍、关帝、猛将、蚕花等神殿。庙宇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现存主要殿堂均为原构。庙宇依山面湖,景色秀丽,楼上为望湖赏月佳处。

明月禅寺

黄氏宗祠——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坐北朝南,占地930平方米。其门厅、享堂等主要建筑均为原构。2004年由金庭镇人民政府斥资整修,重建照壁、客厅等。

 秦家祠堂                                    黄氏宗祠

凝德堂——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凝德堂是秦家老宅,始建于清乾隆年。坐西朝东,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不含二楼),主要包括客厅、厨房、餐厅、庭院、卧室、天井等。

        凝德堂                                             礼耕堂

四、传统民俗



(1)传统工艺
碧螺春采制工艺:村落周边遍植茶树,是碧螺春茶叶的主产地,传承有传统的采制工艺。碧螺春采制工艺精细,采摘芽叶的初展芽叶为原料,采回后经拣剔去杂,再经杀青、揉捻、搓团、炒干而制成,炒制要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茸毛不落,卷曲成螺”。
太湖金庭(西山)传统渔具渔法:太湖水产丰富,造就了地处湖心的金庭(西山)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渔具渔法。
太湖金庭(西山)传统农家菜肴烹制工艺:金庭(西山)物产丰饶,自古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农家菜肴烹制工艺。典型菜肴如:清蒸白鱼、酱爆螺丝、酒炝白虾、银鱼跑蛋、腌笃鲜、炒野菜等。
碧螺春茶叶传统采制工艺
(2)民俗文化及传说
明月湾有五大姓的传说。五大家族——金、邓、秦、黄、吴。在明月湾当地有一句顺口溜:“金叫花子邓强盗,秦捉狗屎黄挑担,吴撑大船沈丫头。”从这当中,可依稀追溯各大家族起家的历史。如今明湾五大姓中,只剩下四姓依然人丁兴旺,原来名列榜首的金氏一脉在明月湾已经人口很少。
画眉泉的传说。村落石排山山腰中,有一小潭,约长80厘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其水清澈如镜,饮之清凉可口,相传这就是2500多年前美女西施以水为镜描眉梳妆的“画眉泉”。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常携美女西施“玩月于此”。西施常常住在那明月湾的石排山上。山上那口清澈无比的山潭成了美女西施画眉描红的镜子。据村人讲,画眉泉旁当年还有一石凳石桌,那是西施用过的梳妆台。遗憾的是“文革”时已被村人拾去造房砌墙用了。如今西施用过的那口清泉依然还在,只是千年不用,杂草丛生,泉潭渐小,但清泉照流,终年不枯。
 明月湾吴氏世谱                      画眉泉

2007年,明月湾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3月被命名为“江苏省传统村落”。总体而言,明月湾村历史悠久,传统建筑风格明显,村落历史价值高,是江南水乡农耕文明世代传承的生动再现,如今明月湾村备受世人关注与喜爱,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良好,村落设施配套较为完善,环境优美整洁,是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游赏线路——烟波古渡主题游线的重要节点。


资料来源:《苏州市金庭镇明月湾历史文化名村规划》《江苏省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明月湾村》《乡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明月湾古村》。

(供稿:姜文欣、丁蕾、汪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