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教育家”首届微课大赛优秀作品展示(三)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授课教师

宋超凡

课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学科

历史

知识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工人阶级的觉醒。

素养目标

利用史实性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逐渐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感受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活动,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

教学主案(教学内容)

教学辅案(教学方法、手段、活动)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播放改编自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故事,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设计问题

1、杰克的生活反映了英国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2、生产力在发展,工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否会有所改善?

3、早期工人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提出了哪些斗争要求?

4、经济危机给英国工人阶级带来了哪些影响?

5、我们向国会请愿指的是什么事件?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国家发生了类似的工人运动?工人的斗争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6、工人运动存在着哪些缺陷?

小结:穿越时空,让我们感受到了19世纪3040年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重重,资本主义在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爆发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本就尖锐的社会矛盾,工人斗争不断,政治危机严重,广大人民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急需科学的理论指导人民改善贫困的生活状况。

利用改编者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故事内容设置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理解科学理论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进一步认识思想理论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最后,归纳总结理论产生的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