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答题技巧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三)表格数据型选择题

1. 题型特征

表格数据型选择题是以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现象等统计表格数据为载体而设计的一种选择题。数据表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命题多是根据现成的表格数据或者根据文字记载编制的表格数据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形象分析、理解、判断历史现象变化的能力。一般有表格、公式、统计图、线条图、圆形结构图、函数图像、动态曲线图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以政治、经济史方面较多。

2. 高考例析

(2012·安徽高考)2是依龚关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表格数据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观察表中时间和城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数据的变化,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从题干中可以看出,1979~1984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可以得出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成效显著,B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开始,且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消费水平增长率而非消费水平,排除D项。

3. 解题技法

(1)数据表格、统计图题:首先,根据题干材料和问题、图表表头注释等进行知识定位,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知识内容、阶段特征、基本理论等)。其次,按顺序读图表。要横看纵比综合,全面寻找有用的历史信息。读图表时不要只是看表格的数字,还要从中总结出数据间的变化趋势,是递增、递减、持平还是曲折发展。(横看要看那种因素占多数;纵比要得出变化趋势;综合要根据时间找变化原因)

(2)折线曲线图题:要找准变化发展趋势的关键点起点、顶点、终点、转折点等),运用所学知识把关键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重大事件等与变化发展趋势相印证。

(3)饼状图题:要阴晴圆缺看大小,主要看不同事物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结合所学知识和时间阶段特点找到答案。

另外,如果遇到表格要素较多时,可先将表格的要素分类,然后再比较,可对表格有更清楚的认识。

4. 应用体验

12014·安徽文综·1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

(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

6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2014·福建文综·178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32014·江苏单科·15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42014·上海单科·19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

5.(2011·山东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表2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数量(家)

72

3

100

153

A.2                   B.31             C.73                D.193

62010·山东文综·14)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对应的是(    )

             A               B                   C                   D

7(2009·山东文综·1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8.(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52、稻谷1

2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9.(2007·上海文综11)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国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10.(2011·山东文综卷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2011·安徽文综卷20)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12.(2010·安徽文综21)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13.(2011·江苏单科卷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4.(2011·北京文综卷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

15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162015·山东文综·17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C.俄国             D.日本

172015·山东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四)概念型选择题

1. 题型特征

    概念型选择题是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这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等。

    概念型选择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此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择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性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要使用概念。

2. 高考例析

(2011·山东高考)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解析】本题运用评论性材料,考察对科举这一概念的理解判断,解答需要理解备选项中四个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故“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于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故“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C项符合题意。郡县制、察举制和行省制都是只符合“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而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故排除。

3. 解题技法

(1)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

(2)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3)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理解历史概念,可以迅速解答,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理论。

4. 应用体验

12014·山东)6为商务印书馆1978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2014·江苏)“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32014·江苏)“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42014·广东)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52014·福建)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6(2012·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7.(2008·山东文综·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8.20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9.(2009·山东文综·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0. (2012·广东卷)“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1. (2012·海南卷)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12.(2009·广东单科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13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142013·山东文综·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152013·安徽文综·22“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因果型选择题

1.题型特征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 高考例析

(2011·全国新课标卷)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应关注“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分别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力量以及斗争方式等。“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可以判断导致二者差别的主因是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项是次要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

3. 解题技法

(1)概念分析法: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2)特征分析法:就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般是因。

(3)理论分析法: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存在就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地作出判断。

提示:

(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3)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4)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5)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生产工具)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4.应用体验

12014·山东)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2(2014·安徽)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14·全国)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42014·全国)“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5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37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6.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7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8.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9.(2011·山东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020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1120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1688,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1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132013·山东文综·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14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5.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比较型选择题

1.题型特征

    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作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的选择题。它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备选项表述的正误。

    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

    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而后一种更常见。

2. 高考例析

(2012·海南高考)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 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 临时政府日已陷入困境

C. 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革命的过程,考查分析比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1917年7月”和“1917年9月”。A项,俄国在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中已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C项,俄国十月革命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项是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战争失败、内有军队的叛乱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这些加剧其危机,故选B。

3.解题技法

(1)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求异”。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何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求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寻找选项中是否有相同点,如果有,可以排除。

(2)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3)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

(4)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

4. 应用体验

12014·山东)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2008·山东文综·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3.(2012·山东文综历史·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4.(2012·课标全国卷)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5.(2007·宁夏文综2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6.(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3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7.(2008·江苏单科16)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8.(2011·江苏单科卷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9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112013·海南单科·12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12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