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好长曝流水,这4招你必须会

 老田剑气书香 2020-04-11

流水是非常受欢迎的长曝光摄影题材。在慢速快门下,流水变得唯美柔顺,有着宛若丝绸一般的质感,如梦似幻,分外诱人。

拍摄原理十分简单,但想要拍出一张效果很好的丝滑长曝流水,你要注意许多技术细节。这里为您整理好长曝流水的一些技术细节,让您能轻松、简单地拍好长曝光流水。

1、器材准备

既然要拍长曝光,三脚架自然必不可少,最好再配上快门线,以避免直接按快门产生的震荡,对画面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三脚架与快门线的组合,最大程度上稳定了相机

长曝流水这个题材一般在白天拍摄。如果天气晴朗,环境光强度较高,延长曝光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过曝现象,需要用上减光镜。

在夏季晴天,我们可能需要用上 ND 滤镜。

减光镜使用效果

偏振镜能够消除水面散射的鳞光,让水流更清澈;同时,偏振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减光的作用,在阴天拍摄时可以代替减光镜。

不过,也有人认为保留水面反射的鳞光,能使流水看起来更富有生机,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左)未使用偏振镜;(右)使用偏振镜

值得注意的是,偏振镜的减光效果毕竟有限,如果在环境光很强的晴天拍摄,可能需要同时装载偏振镜与减光镜。

如果曝光时间很长,而环境光很强,光线有可能会通过取景器进入镜头。

取景器的进光量很小,但曝光时间一长,累积进光量会大到足以在画面上留下各种你不想要的痕迹。

漏光产生的耀斑

为了避免这一点,长曝光的时候还是记得做好漏光防护吧。如果你的相机自带遮光片,记得把它关上。

没有遮光片的话可以买一个,或者干脆用深色胶带将取景器贴上。

滤镜也是可能潜在的“漏光”来源,尤其是外接式方片滤镜,拍摄时可以考虑用黑布把滤镜和镜头的接缝处盖上。

2、选择水体

并不是只要有流水,就能用长曝拍出流动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长曝流水作品,来体会一下什么样的水体状况更适合拍长曝吧:

别光顾着说“好美”,观察一下哪里更有流动感

在上图中,水体产生震荡的区域,比如说瀑布附近,或者水面有障碍物将水流“切”开时,流动感特别明显;

而在水体相对平静的区域,比如说图中几块挡住水流的大石头后方,流动感十分弱,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平静。

所以,要想拍出流动感,我们就应该让水流“荡”一些。

选择拍摄地点时应尽量选择水文情况较复杂的地区,如蜿蜒而高低起伏频繁的山间小溪、很多石头的浅滩、潮水冲刷的海滩以及瀑布等。

水流平缓区域,几乎拍不出流动感

水流激荡地区,流动感明显

3、构图要点

在构图方面,你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采用横幅还是竖幅?

一般来说,如果拍摄的是水平流动的小溪,采用横幅构图,强调水平宽度;拍摄高差明显的瀑布,则采用竖幅构图,凸显空间纵深。

不知道该使用横幅还是竖幅?那就拍两张吧,对比一下效果再选取合适的一张。

兼具横宽和纵深的水体,横幅竖幅各拍一张试试吧

需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静止物体在画面中的比例。

在画面中适当添加一些静物,更能凸显水体的流动感,但静物比例过大却会适得其反。

静物比例太小,没有凸显流动感,画面也略显单调

静物比例过大,流水存在感很低

一般来说,将静物比例控制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范围内,往往能取得最佳效果。

4、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决定你拍出的流水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水体的流动感就越强。

但这并不意味着快门速度越慢越好。当曝光时间很长,如上百秒时,你的照片中,水流可能就会完全雾化,就像这样。

如同牛奶一般的雾化效果

这个画面其实也很美,不过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尝试一下其他快门速度吧。

如果你问我“什么快门速度最合适?”我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标准。

因为每个人对拍摄效果的要求不一样,同时,同样的快门速度在不同的水体流速下,也会呈现不同的效果。

要拍出同样的流动感,瀑布的曝光时间肯定比小溪长

所以,多尝试一些快门速度吧:如果是瀑布,可以从 1/2 秒试起;湍急的小溪,2秒.......总之,要拍出相同的流动感,水体流速越快,需要的曝光时间越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