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迷路 第二章 古代东方(2) 古代西亚文明(前亚)III 四、地中海东岸的古代文明(下) 古代巴基斯坦 图片来自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代史课件 12 四个概念的辨析 巴勒斯坦:地理概念 腓力斯丁人向迦南内陆扩张,称迦南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丁人的土地”。希腊史学家把叙利亚南部地区称为巴勒斯坦,后被罗马人用于正式地名。 希伯来:语言文化概念 闪米特人到当时迦南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定居。迦南人称他们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而来的人”。 以色列:政治概念 《圣经》记载,雅各与神角力获胜,被神赐名为“以色列”,意为“同神角力的人”,因此,希伯来人也称“以色列人”。 犹太:宗教概念 希伯来人创立了以崇拜耶和华救世主(上帝)为内容的一神教——犹太教,它只是犹太人的民族性的宗教,但后来派生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个世界性大宗教。 早期巴勒斯坦地区 巴勒斯坦:古老的文明地区 前9200士107—前8000:中石器时代至铁时代文化层 发现世界上最早有碉堡和围墙的城市 前9000一前8000 吐夫文化 穆勒贝特文化 前7200一前6600 贝哈文化 前3000:迦南人定居巴勒斯坦 前2000年代前期,喜克索斯人建立国家 前2000年代后期,迦南人建立一些小国家 前2000年代末: “海上民族”的一部分留居于此,称“腓力斯丁人”(巴勒斯坦即由腓力斯丁一词转化而来)。 前2000年代末,希伯来人迁来巴勒斯坦,并由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 希伯来人的国家 祖先时代 作为现代犹太人和以色列人祖先的希伯莱人的故乡是阿拉伯沙漠。他们最早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西部,属于闪米特人 约前1800年,亚伯拉罕率领希伯来人迁入两河流域西部地区 亚伯拉罕之孙雅各带领人们向西迁迦南地,改称希伯莱为以色列 前1600年后,为避饥荒,以色列人某些部落同其他希伯莱人一起迁徙埃及,受法老奴役 约前1300至前1250年,摩西率领众人走出埃及,进入西奈半岛 ![]() 摩西说服以色列人信奉耶和华为唯一的神,并以耶和华崇拜为中心,将信奉诸神的各个部落集结成1个联盟——耶和华同盟会。这个联盟在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征服巴勒斯坦(即迦南地)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周巩固《世界史纲 》 “士师时代” 前1230年(占领迦南)—约前1020年(扫罗称王) ![]() 图片来自南开大学世界古代史课件 两大部落联盟 北方 南方 以色列 部落联盟 犹太 部落联盟 “士师” 以色列人的先知、统帅和救世主三位一体,被看做是上帝选定的、被赋予上帝智慧的一些人,实际上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王”或“军事首领” 王国时代 约前1020年(扫罗称王)—前586年(“巴比伦之囚”) 扫罗称王(约前1020—约前1000) 扫罗 战胜了腓力斯丁人,促进了希伯来人的觉醒和统一 背景 外族入侵: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入侵使以色列犹太人产生了建立强有力机构的需要 社会变化: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开始 前11世纪,以色列犹太国家形成 大卫称王(约前1000-前963) 大卫 犹太人部落首领 ![]() 统一与圣城 背叛扫罗:投靠腓力斯丁人,使扫罗惨死。 统一国家:趁以色列混乱之时即位为王,依靠腓力斯丁人,完成统一。 耶路撒冷:同推罗结盟,赶走腓力斯丁人,又从迦南人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 从此,耶路撒冷城成了以色列犹太人的圣城。 所罗门:黄金时期(前963-前935) 所罗门 大卫之子 所罗门在位期间,犹太人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安定富足,堪称犹太民族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成就 结盟:通过联姻结亲、签订和约等方式,与邻国结盟、停战 经济:采铜矿,发展生产,同远近各方进行贸易,建立一些新城镇 政治:将国家划分为12个行省,建立赋税和徭役制度,组织常备军,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 据《圣经》说,所罗门有700名妃子,另外还有300名妾,多是通过联姻娶来的外族的女子。他大兴土木,用15年修建起了著名的耶路撒冷圣殿,雄伟壮丽,驰名远近。在犹太历史上,它被称为“第一圣殿”,也叫做“所罗门圣殿”。 ——彭树智主编,肖宪著《中东国家通史·以色列卷》 以色列与犹太民族后期的悲惨命运 ![]() 所罗门死后,国家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王国(都撒马利亚)和南方的犹太王国(都耶路撒冷) ![]() 以色列王国 ![]() 首都撒马利亚 前721年,亡于亚述 各部落被强制移民、同化 首都耶路撒冷 前586年,亡于新巴比伦, 居民成“巴比伦之囚” ![]() ![]() 犹太王国 前539年,在波斯协助下重修圣殿 前332年,受托勒密埃及王国统治 前63年,罗马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 前66—70年,“第一次犹太战争”失败 犹太人国家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小编们内心os:本期终于要结束了(╯‵□′)╯︵┻━┻ ![]() 所罗门建“所罗门圣殿”,前586年被毁;前37~前4年,犹太希律大帝重修第二圣殿,较前更为富丽堂皇。于70年和135年又彻底毁于罗马人,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此后,犹太人在原来犹太圣殿废墟上用原来圣殿的石头垒起一堵52米长、19米高的大墙,称为“西墙”,被视为犹太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早在333年就有不少犹太人在该墙下聚集起家行宗教祈祷活动,甚至触景生情,号啕痛哭,哭诉罗马人毁坏圣殿之暴行。 ————山东师范大学《世界古代史》课件 ![]() 12 波斯帝国 下期 预告 一、兴起与扩张:居鲁士与冈比西斯 二、大流士改革 1.高墨达暴动 2.《贝希斯敦铭文》与大流士改革 三、社会经济 四、衰亡:希波战争与马其顿兴起 五、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近东) |
|
来自: 新用户569099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