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茶香飘万里 2020-04-11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午后的阳光透过疏密有致的树叶,斑驳地映在民国建筑群的砖墙上,百年沧桑的岁月风情和印痕,在这里,静静的随时光流淌……

这是石家庄市中心的民生路,汇聚了深藏其中的民国建筑群,徜徉其中,那一座座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民国建筑,记载着似乎可以触摸的过往。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沿青砖路前行,一座呈“凹”字型布局的“常家楼”出现在眼前。这座楼建于民国初期,砖木结构、青砖瓦顶、木质门窗,一看就是颇有规模的华丽建筑群,在岁月光影下,散发着民国建筑独特的魅力。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紧邻的是“赵家楼”。据说,原建筑坐落在电报局街,建于1918年左右。因一赵姓人所建,故名“赵家楼”。民国时期,先后作过石门国民党党部和民国时期的市长官邸。这座楼风格独特、工艺精良、顶部沿上有中式钱纹和类伊斯兰风格装饰,外观大气端庄,和“常家楼”倚楼对望,比邻而居,不知当年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在常、赵两家较有气势的民国建筑外,一座别致的小角楼,撞入眼帘。这座原坐落在煤市路45号小角楼,其独特之处是依地势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平面不规则性,又巧妙的使两面墙以锐角相连。砌工精湛、独具匠心。这是百年石门仅存挑战当时建筑技术难度的历史建筑之一,令人赞叹。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边抚今忆昔,边四顾流盼,在一棵高大泡桐树的掩映下,闪出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红星影院”。这是石家庄的第一家电影院,原名为“艺术影院”,上世纪60年代改为“红星影院”。影院空间宽阔、跃层设计,可容纳千人,是当时大众休闲娱乐的地方。因年久失修,在上世纪80年代末拆除,现在这座建筑为原址复建,依然保持影院原貌,这一座电影院,就是石家庄民国时期的时尚起点。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红星电影院”斜对面,就是“新华舞台”。顾名思义,就是当年娱乐的地方。原建筑坐落于民生路南二巷19号,砖混结构,建于民国初期,民生路当时是石家庄最繁华的街区,自然是商贾休闲娱乐汇聚地。站在楼前,可以想象当年的奢华,似乎看到里面的灯红酒绿、听到沉醉的莺歌燕语。眼前“新华舞台”似乎也在回忆着曾经的喧嚣和盛宴,沉默无语。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走过一座石桥,就看见一座绿色廊柱阳台的二层联排小楼,青色砖墙、玻璃木窗,门洞把小楼分成两边,各有木制楼梯从两边上楼,只是现在已用围挡隔断,只能远看。楼前立一块不大的白色石牌,写着:石家庄日本宪兵司令部旧址。原来,作恶多端的日本鬼子,就是在这里盘踞。据统计,侵华战争中期间,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杀害和平居民的血案达数万起,其中一次杀害千人以上的大规模屠杀血案即达200余起,其手段血腥残暴、毫无人性。这座日本宪兵司令部旧址,就是日本鬼子沉默的罪证,时时警示我们毋忘国耻,发愤图强。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再往前走,身边掠过民生客栈、电报街四合院、济仁堂药店、铁路职工宿舍等等民国时期建筑,都有着属于自己历史渊源和传奇。这一座座饱经风霜的民国建筑小楼,就是一页页近代民国的历史画卷,成为民国时期石家庄城市发展的缩影,记忆着曾经承载的厚重历史。

徜徉在石家庄民国建筑群中

在民国建筑群的末端,一座钟楼拔地而起,塔尖直刺蓝天,塔下,

一位白发老者静静的坐着,与红色塔身的钟楼依偎成风景,老式电线杆,似乎在把历史与现在串联,一群鸽子从塔尖飞过,鸽哨声传出很远很远……

作者:袁冰 来自:书多多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