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瓷器,清代瓷器最后的辉煌

 千冰室 2020-04-11

说起清代瓷器,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瓷器的陶瓷工艺可谓达到了历史之最。尽管与前朝相比,光绪瓷在工艺上较为粗率,但其产品中也有少数精美之作,光绪年间,陶瓷艺人不断追求创新,创作水墨五彩、软彩和钻拨刻瓷等新品种。在官窑器中,尤以署“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及“长春同庆”“永庆长春”等款的官窑器最为精致,因此人们往往把光绪瓷器比作“回光返照”、“落日的辉煌”。

光绪为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皇帝从3岁登基,至34岁去世,在位30年中,慈禧太后一直掌握大权。为了满足奢欲,慈禧曾经多次令景德镇烧制成批瓷器。

据《清档》记载,御窑厂在光绪时期的34年中,不仅烧造了很多宫廷用瓷,同时还为光绪帝大婚及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大寿烧造了大批庆典和赏赐用瓷,大量的龙缸、青花、粉彩器开始,至慈禧七十大寿烧制的成套餐具、圆器类止,共耗费白银30万两,其数量之巨,为晚清各朝之最。长期不景气的景德镇制瓷业也有所恢复,烧制大量官窑瓷器,不仅囊括前朝的各个品种,而且有所创新,独具清雅精致之风,在晚清瓷器鹤立鸡群。

于此同时,这一时期,洋人不断进入国内,大量购买中国瓷器,把中国瓷器带进带出,造成瓷器需求量上升。这也是光绪瓷器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光绪是有精品的,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清光绪时期,帝国主义不断入侵,内乱频繁,清政府的统治已日薄西山,此时景德镇瓷业虽然明显萎缩,但官窑、民窑的瓷器烧造并未中断。

光绪时期出产的瓷器,多姿多彩。如龙的形象,清中期以后,龙即不断出现在瓷器上,至光绪年间,则大量出现。这时期的龙,一改往日神圣不可侵犯,少了些威严、呆板,使龙仿佛从深宫走进平常生活,似乎还有些可爱。另外,瓷器中还不断出现外国人生活的场景,且“洋味”十足。这时期仿古瓷器也大量出现,如仿宋五大官窑瓷器,不少作品技法高超,几可乱真。无论是青花、粉彩瓷器等,无不造型生动、胎体坚硬、釉色温润、韵味十足。还有一些仿竹雕的、仿漆器的,白釉珍珠地仿鱼篓的,都很美妙。有些单色釉仿康熙的非常像,如豇豆红、洒兰描金等。

光绪瓷器赏析

光绪象耳青瓷瓶

高25.5cm 宽20cm 口径13cm

光绪粉彩高足碗(一对)

高9cm 宽12.5cm 底部6cm

在2010年,嘉德拍卖一对清光绪御制黄地粉彩百鸟朝凤大瓶,以246.4万元,这是光绪瓷的记录。同期还以109.76万元拍出一组六扇屏清光绪仿珐琅彩二十四孝瓷板。同年,上海翰海秋拍上,底书“储秀宫制”篆书款的清光绪黄地彩云龙大盘以112万元。

光绪瓷器不单可以收藏和研究,它的一些特征和条件也同时使它成为了投资工具。作为清代瓷器最后的辉煌,光绪瓷器也受到了广大收藏家的热捧,具有很高的收藏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于网络,便于分享侵权联系24小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