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摩洛哥一~初识卡桑布兰卡作者:李旭(化茧𢦓蝶 )和大多数去 摩洛哥 的人一样,最初都是被那五彩缤纷,绚烂至极的图片所吸引,加上夏天的时候又重温了一遍《北非谍影》,……就有些迫不及待了,抵不过它的诱惑,来了。 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面积约有三个山西省大吧(没有包括撒哈拉沙漠),人口和山西比起来略少一些。它的对面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就是葡萄牙西班牙,故游“两牙”时就捎上了他,因为相邻阿尔及利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这几个国家一起打包游,而我却固执的选择了摩洛哥一地的深度游。 依旧是伊斯坦布尔转机,这里太熟悉了,不知道是第几次来,刻骨铭心的是每次都会神经大条的“丢下”一些小玩意,这次坚决不能重蹈覆辙,偌大的机场随意逛逛,小心翼翼,不时看看手机,至少不要把我丢了吧!辗转二十多个小时,中午时分,我终于在地球上画了半个圈,抱着棉袄疲惫的落地非洲,落地摩洛哥的卡桑布兰卡。 都说摩洛哥是世界上制作马赛克最早的最精美的国家,一落地,机场的地面墙面就让我的眼睛感受到了。 来的时候有个朋友告诉我:摩洛哥 的景致能满足你多方面的需求,各种色彩、各种季节、各种风情。……确实是,这不~机场简陋的绚烂的通道,前后左右行走的的尖尖帽大袍袍,明媚的有些刺眼的蓝天椰风……昭示我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相信大多数人对卡萨布兰卡的认识是从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好莱坞同名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文译名为《北非谍影》)开始的。其实我也一样,除了那部经典电影外,就知道它是北非花园,很美,很神秘。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最大的城市,好像类似于中国的上海吧! 摩洛哥是一个沿海的阿拉伯国家,有一千七百公里的海岸线,卡桑布兰卡就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 卡桑布兰卡的街景,到处都充斥着红色和绿色,丝毫没有违和感,摩洛哥的国旗就是红色底子上一个绿色的五角星。 海岸线上到处都是著名的饭店,酒吧,还有国王以及阿拉伯权贵的别墅和行宫,很漂亮。特别的是这里的沙滩不是开放的,至少对于我们不是开放的,要想离得海边近点拍照,就会有人阻拦:万迪拉姆……万迪拉姆……其实,就是一块钱,合人名币七毛钱,钱是不多,但是总感觉不舒服。 我带你去吹吹风,大西洋的风……迈阿密海滨大道美吗?图片是摩洛哥地图和国王的全家福,摩洛哥国王只有一个王后,用以表达爱情的忠贞,堪称全世界的楷模。小北鼻,卡哇伊。都说摩洛哥出美女,其实男人也很有型,至今摩洛哥流通的语言除阿拉伯语,还有法语,西班牙语,可见殖民后人种的交融优化了荷尔蒙。我怎么觉得满大街的来来往往都像是画报上的人呢。 默罕默德五世广场,和我们的街心公园差不多,摩洛哥紧邻欧洲。广场上蔓延着阿拉伯特有市井味道,小丑,小贩,耍蛇人……长长的狍子,斑斓的裙子,各色的皮肤,游离“迷人”的目光都昭示着你和他们的距离。 广场很热闹,嬉戏奔跑的孩子,翻飞捡食的鸽子,时不时传来烤肉的味道,都引发这生生不息的烟火气。 摩洛哥的军队指挥中心,总觉得某些人已经习惯了嬉皮笑脸,其实那是表面现象,你看她害怕的扣子都系错了……摩洛哥的最高法院,看见大门上面的⚖️了吗?不管怎么样,权力是需要仰视的! 据说,摩洛哥有三个首都,卡桑布兰卡是经济首都,舍夫沙万是旅游首都,拉巴特是政治首都。初识卡桑布兰卡,并没有觉得它先进和富裕,但不缺乏审美,街上路边墙角随意的涂鸦都很漂亮,在这里,爱国也是一件很有腔调的事。来卡萨布兰卡一定不能错过哈桑二世清真寺,它是穆斯林摩洛哥清真寺中唯一一个对非穆斯林开放的清真寺,是为了纪念国王哈桑二世六十大寿而建,除了麦加和麦迪那,它应该是伊斯兰世界的第三大清真寺了。 哈桑二世在位三十年,德高望重,他认为这些都源于安拉的指引,据说安拉的至尊宝座是在水上的,有传说阿拉伯帝国是从海上而来,故清真寺有三分之一建在海上,故也称海上清真寺,可是这里的宣礼塔二百二十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宣礼塔。清真寺的屋顶可启闭,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寺内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如果你来,一定瞠目于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伊斯兰的信仰至深久远, 安拉的祝福传送很超前,很现代……!哈桑二世清真寺的设计师是一个法国人,如果单从清真寺的外观真的有点教堂的味道,由于是填海建造的,整个设计没有中轴对称。 哈桑二世清真寺的规模有多大?创造了多少世界之最?网上铺天盖地,我就不赘述了,总之这个没有历史的最年轻的清真寺,其宏大和奢华是让人震撼的。 我是凡夫俗子,只注重眼前的细小,墙面的马赛克的花纹都是立体的,美吗?信吗?这是一整块石头雕刻的,我怎么觉得像蕾丝呢! 廊柱和天花板,一水的石雕,放下各种能工巧匠,真的不得不感叹现代化的工艺更是天衣无缝。 这是一个窗面,繁复,厚实,且通风采光两不误,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就是漂亮。这是一个网红拍摄点,没有这里的剪影都不好意思说来过哈桑二世清真寺,幸亏有“翻翻”,我们的美女导游,要不会错过的。 昏黄摇弋着夜幕,大巴扎里的小贩该收摊了……。路边的小店里阿拉伯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很喜欢这双深邃看不透的眼睛。天黑了, 陈旧的有轨电车咿呀作响,吃力的带着人们回到温暖的家。如果你是我的同龄人,一定有一种情怀叫卡桑布兰卡,七十五年前的一部黑白电影《北非碟影》不仅收获了无数的小金人,也将卡桑布兰卡这座城市推向了全世界。从那以后,邂逅浪漫爱情的咖啡馆,优美的片尾曲《时光飞逝》就成了我此生的心心念念。 有幸在卡桑布兰卡的夜晚,我走进了当年的瑞克咖啡馆…… 很欣慰,踏上摩洛哥的第一天,卡桑布兰卡电影里的小酒馆就了却了我由来已久的心心念念。瑞克咖啡馆分上下两层,装修别致,生意好到爆,需要提前定位,菜品及饮料都不错,尤其是香煎鹅肝,现在想起来还在流口水。 临窗的餐厅循环播放着电影《北非谍影》,也就是中国的电影“卡萨布兰卡”。不经意的回眸,原来褒曼在看着我……。有人说,看书、看电影、听音乐被感动着,是因为人们在书里,在电影里,在旋律里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我们自己生命中的某一段记忆、某个瞬间在别人的灵魂中闪现,怎能不泪流满面呢!其实,《北非谍影》整部片子并没有来卡萨布兰卡取景,都是在好莱坞内搭景完成拍摄。拍摄期间,卡萨布兰卡正处在二战之中,怎么能拍电影呢?只是后来有一位曾在美国驻卡萨布兰卡领事馆任商务参赞的大妈,超级影迷,《卡桑布兰卡》这部片子反复看过几十遍,2001年退休后,她买下一幢别墅,仿照电影中瑞克咖啡馆的样子,与朋友一起投资兴建了这个翻版的咖啡馆,不仅自己天天生活在那个模拟的场景中自得其乐,还可以帮助无数的人来圆梦。当然,现在咖啡馆的装修比当年电影里那个里克咖啡馆要豪华得多,我想当年参赞大妈并非想简单的复制瑞克咖啡馆,而是要把它的精髓和气氛融入到这个翻版的瑞克咖啡馆里……。
还记得这部电影里的经典桥段吗? 回忆是经典的,如果你曾经怀揣过,能不乐意在幽静而温馨的环境中,穿越时光,旧梦重温,去体验一把当年的憧憬和青涩呢! 经典总是饱受关注的,无论在哪个角落,有幸遇到一队扛着长枪短炮的人马,好像要在我的座位边拍一个关于瑞克咖啡馆的访谈节目。 出门时,侍者给我们每人一张明信片。下图就是这张明信片的正面,下面写着“RICK`S CAFECASABULANKA The Legend Continues…”,意思是:“瑞克咖啡馆,卡萨布兰卡,传奇仍在继续…”。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遇见美丽的缘分,或深或浅,或浓或淡,而你要做的就是遇见后便好好把握。 我会记住这难忘的时刻,“谍影”和“斑斓”交织的~卡桑布兰卡, “向往”和“新奇”的瑞克咖啡馆,我如期而至……。 一部电影成就了一个城市,《北非谍影》让全世界认识了卡桑布兰卡,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一定是高于生活。 这里太美了,太“新鲜”了,沙哥说的对,到了摩洛哥绝对不要吝惜内存,真正感受这里的文化,遇见美好的人,喝很好的茶,看绝处的风景。不存贪恋,随之融化……。
作者:李旭(化茧𢦓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