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规模最大、规制最高的鼓楼 距今645年 朱元璋题字至今未破解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0-07-27

鼓楼,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它与“钟楼”相配合,白天用钟声报时,晚上用鼓声报时,因此有“晨钟暮鼓”一说。明朝朱元璋称帝之后,其故乡安徽凤阳成为大明中都,位于县城中心的明中都鼓楼,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中都城最后建起的一座地标建筑。

明朝初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国三都”,它们分别为中都凤阳、南都应天、北都顺天。中都凤阳是朱元璋所营建的最为奢侈的一座都城,据明朝《中都志》记载:“规制之盛,实冠天下”。然而如此兴师动众的一项工程,却在营建了六年,即将完工的时候停建了。

明中都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通高47米,是当时中都城最重要的附属建筑之一,600多年来,建筑屡废屡建,台基一直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明中都鼓楼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鼓楼,台基上的楼宇也是皇家特有的“九五开间”,其规制在国内堪称绝无仅有。

国内大多数的鼓楼均为南北朝向,而明中都鼓楼却是东西向,这样的布局是为了配合中都城“席山建殿,枕山筑城”的总体规划,把城内的宫阙衬托得更加宏伟壮丽。作为向全城报时的建筑,鼓楼以前还设有“铜壶滴漏,铜点更鼓”,以及164名守楼士兵。

鼓楼的台基正中间开有三个门洞,在正门拱券上方有一行明太祖朱元璋御笔亲书的蓝色刻字匾额:“万世根本”,字体苍劲有力,在数百米之外也能历历在目。话说朱元璋虽然没上过学,不识几个字,却能把大明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一代圣主,实在是让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据说朱元璋题写的这四个字,明史专家也未能破解其意。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未曾读书,到后来文学明达、开创王朝的帝王极为罕见。在凤阳县明皇陵落成之日,他还亲自撰写了《御治皇陵碑》,文章虽与刘伯温、宋濂等大儒无法相比,内容却感情真挚,让人看了催人泪下。

明崇祯八年(1635年),明中都鼓楼被张献忠焚毁,后于崇祯十二年修复。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兴建凤阳府城时,将此楼包在城中成为繁华街市,“谯楼归市”也被列为清代“凤阳八景”之一。清咸丰三年(1853年),台基上的楼宇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近年来重建。

如今,鼓楼内部已被辟为“朱元璋展览馆”,正堂内供奉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坐像。其它五大展厅还陈列着朱元璋的生平组画、中都城及明皇陵微缩景观等珍贵史料,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凤阳与明王朝的渊源,以及朱元璋从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的整个历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