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画 | 海上画派 吴昌硕《红梅图》

 伯乐书香小屋 2020-04-11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 红梅 1910

134.8×67cm

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有多爱梅呢?超山报慈寺旁有一株宋梅,虬枝枯干、苍老遒劲、逢时开花。吴昌硕每次来超山,总要在宋梅下反复观赏,不忍离去。1923年,吴昌硕为此挥毫为之画了一幅《宋梅图》,并撰写了一副对联:“鸣鹤忽来耕,正香雪留春,玉妃舞夜;潜龙何处去,看萝猿挂月,石虎啼秋。”1927年,84岁高龄的吴昌硕再次上超山探梅作画,并在报慈寺的宋梅旁选定了长眠之所。当年11月6日,吴昌硕在其上海寓所病逝。5年后,家人按其遗愿,将他葬于报慈寺西侧山麓,距宋梅仅百余步,了却了永远与古梅为伴,做梅的知己的心愿
吴昌硕眼中的梅花,有的秀丽如美人,有的孤冷如老纳,有的坚贞如诤臣,有的孤傲如侠客……吴昌硕画的红梅意欲表现出古逸苍冷之趣,否则,他认为无以与夭桃秾李之区别。此幅《红梅图》花枝茂密,错综交叉,枝条上的朵朵红梅,鲜艳夺目。大部分红梅挺立直上,高耸于前,也有几枝倾斜向下,却仍生机勃勃。既表现了梅花的美,又传达了诗人的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