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主义芭蕾精品《天鹅湖》之音乐篇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4-11

本期“空中艺术殿堂”,让我们走近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天鹅湖》,触摸柴可夫斯基赋予这部芭蕾舞剧的音乐灵魂。

      

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作为举世公认的“音乐大师”与“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涉及各种音乐体裁,而其在舞剧音乐中的创作成就更是影响巨大。

作于1876年的《天鹅湖》,是古典芭蕾舞剧中的传世佳作,也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剧音乐,全剧共分为四幕,包含二十九个分曲。

舞剧音乐凸显了芭蕾的交响性与音乐的戏剧性,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其独具匠心的创作理念是对芭蕾音乐的重大改革,音乐的从属地位发生了质的转变,不仅可与舞蹈并重,极大丰富芭蕾的艺术表现力,更能离开舞蹈作为独立的管弦乐作品进行演奏。

                  

“舞剧同样也是交响乐。只有在交响化结构起来的音乐作品中,才可能有情节舞蹈的基础——真正的戏剧结构。”

——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的序曲显示了老柴高超的技巧与精妙的布局,作为规模不大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它不仅浓缩了“天鹅主题”等一系列舞剧中的经典旋律,更是紧扣剧情的发展变幻,成为全剧音乐的完美缩影。

   

序曲的A部由双簧管奏出凄美的天鹅爱情主题,在主调b小调的忧郁行进中,在圆号、大管及弦乐的柔和映衬下,全剧的悲情色彩初现。

随着情绪的推进,略显急切与不安的旋律加速行进,乐队力度的加强与节奏的加快,使得序曲迅速进入了音乐的高潮B部。不和谐的音响高调的预示着悲剧的发生。

强音过后,再现部分带着更加浓郁的悲情色彩扑面而来,而此时的音乐情绪已经得到了极致的渲染,从而奠定了全剧的凄美基调。

     

                      (一幕舞曲旋律片段)

舞剧第一幕的音乐包含了九个分曲,欢快的舞曲烘托着芭蕾的精致与华美,特定的主题展现着不同人物的性情与身份。对于王子内心的刻画,对于天鹅掠影的描摹,都在愉快而美好的气氛中自如地闪过,乐曲强烈的感染力背后是情感细腻的渲染与旋律巧妙的发展,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牵引,令人沉醉。

舞剧第二幕的音乐包含五个分曲。当熟悉的天鹅主题响起,当它在颤动的琴音中伴着如水波荡漾的竖琴飘然而至,当双簧管与弦乐奏出凄美动情的经典乐句,作为全剧音乐的核心,你会惊叹于老柴这位“旋律大师”深情的刻画力与强烈的感染力,因为那是来自于天鹅心灵深处的震颤与孤寂。

接下来的群鹅华尔兹舞、双人舞、四小天鹅舞、三大/四大天鹅舞、奥杰塔变奏与结尾(Coda)音乐也经常在音乐会中独立演奏并备受推崇。

                     (二幕双人舞音乐片段)


其中,双人舞音乐片段十分抒情与优美。引子在竖琴的华彩中渐入天鹅湖畔,营造出碧波荡漾的梦幻奇境,而竖琴伴奏下的小提琴独奏则声声扣人心弦,深情的旋律线条勾勒出白天鹅的优雅形象,6/8拍的节奏则焕发着爱情的生机与浪漫,让人听之难忘。

                       (二幕双人舞音乐片段)

 随后的《四小天鹅舞曲》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更是极富节奏性的交响芭蕾。幽默的大管在主音与属音的交替中开始伴奏,小天鹅的调皮可爱更是在两支双簧管的立体演绎中焕发活力与生机,中提琴奏出的十六分音符也与之呼应,将湖畔嬉戏玩耍的小天鹅刻画的形象而生动。

舞剧第三幕的音乐包含十个分曲。而这一幕中最大的音乐特色是融合了充满异国情调的多民族音乐元素,像节奏鲜明且独具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风格的《匈牙利舞曲》,加入了响板且富有西班牙风格的《西班牙舞曲》,由小号主奏且具有浓郁意大利风情的《那不勒斯舞曲》,都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著名的《那不勒斯舞曲》,不仅是舞剧《天鹅湖》中的著名乐段,更成为小号独奏曲的经典代表。

   

舞剧第四幕的音乐包含五个分曲,其中的第29曲为全剧的终曲。它深情而壮美,是对伟大爱情最具憧憬的赞美。饱满的音响、绚丽的和声、动人的旋律极富戏剧性,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交响芭蕾的杰出代表,《天鹅湖》的音乐久负盛名,它赋予芭蕾灵魂,它与舞蹈并重,并对芭蕾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它依旧独具魅力、动人心弦。

部分谱例来源于网络

剧照选自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中央芭蕾舞团《天鹅湖》

摄影:王崇玮、陈力、杨林、于志强、朱绛、大季、王胜胜

撰稿/编辑:倪祯誉

校对:侯君梅、苏黎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