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早上朗诵,有助孩子记忆与理解 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早上大声朗诵20分钟左右语文课本知识,一方面,可以巩固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一些课堂上没理解透彻的知识点,往往通过多次朗诵,待孩子熟悉内容后,也会一通百通,慢慢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另一方面,还可以顺带培养孩子流利的谈吐与口才。 2、生字词的积累,从反复抄写记忆到积累运用 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就会布置抄写并默写生字、组词、造句等重复性作业,其实这也是生字词积累的一种方式。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将一笔一划写工整、格式写对,这样做除了将来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外,还可以通过认真的一笔一划,熟悉每一个生词,最终达到能默写的程度,将来运用起来也可以信心拈来。 3、阅读积累不是比谁看的书多,而是阅读方法总结 拉开语文分数的,往往是作文,而拉开作文差距的往往是孩子的阅读。语文老师大多只是不断强调让孩子多看书、多积累,却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有效阅读,也无法告诉孩子要读些什么书?家长响应老师号召的同时,我们要提醒孩子多注意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如果是你写,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另外,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在哪里,哪部分最精彩等等。甚至在孩子读名著的时候,还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以方便孩子能够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带着目的与方法读书,往往孩子的收获会更大。 4、作文素材的搜集与积累,不需要背诵,只需要学会编辑运用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作文写得好,逼着孩子天天背优秀作文、背素材等,希望短时间可以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其实,作文素材的积累不需要背诵,学会把看到的范文进行编辑再运用,才是我们需要积累的写作能力。从模仿到编辑再到创新,通过写作能力运用的积累,在一篇篇日常练习中去总结和发现,这就是写作积累的学习目标。 5、多陪孩子出门走走,扩大他的视野好处多。 家长想提高孩子语文的学习,应该让孩子思维开阔,没事多带孩子出去玩玩,让孩子思维得到充分扩展,不要让孩子的视野半径就在周围,让孩子多见新事物,学习新的知道,培训孩子学习兴趣。例如,我女儿的语文老师在学生学习了《春天来了》课文后,布置了一篇图文日记,标题是《找春天》。孩子居然说:“我怎么知道去哪里找春天,书本里不是都写完了吗?”这时候,我就带她到户外转了一圈,看到了金黄的油菜花、芬芳的豌豆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还摘了不少野菜回家,美美吃了一顿,她玩得高兴,回到家里,三下两下就完成了日记。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工作劳累之余,如果能抽出一点时间,教给孩子一些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孩子学习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