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杨巨源的一首诗,惊艳了整个春天,温柔了岁月,美醉了流年

 纳兰唐儿 2020-04-12

本文参加了【咏春】有奖征文活动

杨巨源的一首诗,惊艳了整个春天,温柔了岁月,美醉了流年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一年四季,各有它的风采与妖娆,但人们更偏爱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春天带给人们生机与无限美好!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了,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惠风和熙,空气新鲜。缩了一个冬天的手脚,终于可以舒活舒活筋骨,尽情地伸展四肢,整个身心有说不出来的大,总之心情舒畅,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召唤着我们,让人忍不住要去欣赏它,拥抱它。唐代诗人杨巨源就写出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活动。

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杨巨源经典的《城东早春》,全诗如下: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中国是诗的国度,四季风景皆是诗人永恒发挥的主题。

在唐诗中,诗人多取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热闹非凡春,咏早春的不多,如前天我们分享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杨巨源也一样,他俗套,这首诗写的也是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一切都换上了新装,小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远远望过去,芳草碧连天,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清新的景象,更能激发诗人的激情,忍不住要吟诗作赋。

“清”字是神来之笔,既写出了万木吐芽换新颜无人注意,同时,也写出了冬去春来,早春清幽的景象。

绿柳才黄半未匀”,这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是实写。

小草和柳都是报春的最早使者,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才”“半”紧扣题目,显示出“早”“才”表示刚刚,“半”表示还没有完全生长出来,正因如此,所以芽就显浅色。

二月春寒料峭,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萌芽报春带来早春一抹新绿,写出了诗人初见的惊喜!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此处指京城长安。

作者曾经在长安任职多年,此诗是他在京任职所作。因在那里生活过,所以写的诗真实、逼真,感染力强。

等到暮春时节,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届时,整个京城则会倾巢而出来赏花,车水马龙,游人如云,热闹非凡。 

这两句让我想起了唐代王涯的诗: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写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皆盛开,青年男女都坐着马车来赏花,即使没有风,上空也会扬起灰尘。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王涯写游人赏春景的诗不如杨巨源的感染力强。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之情。整首诗的语言浅白清丽,意境澄明悠远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含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

愿我们也像作者一样热爱春天,拥抱花海,享受一段静美时光,让回忆温柔一生。

现代人的脚步太快了,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如白落梅所说的:“在流年里等待花开,处繁华中守住真淳,于纷芜中静养心性”,这才是智慧的人生。

愿我们在静好的岁月里,煮一壶春茶,润泽我身;读一本好书,滋养心灵;看一场花事,保持童心;赏一树花开,让生活充满诗意。

作者简介:纳兰唐儿、醉卧古典诗词等笔名。多家校园杂志写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转载。喜欢佛学、艺术,痴迷易经、文学,是靠古典诗词与戏曲滋养的女子。作品本人原创,欢迎收藏、留言、转发(只限于本平台)。若转发别的平台,请征求我同意,并署我名字以及注明出处,否则以侵权起诉。请关注我,会常常更新古诗词,与你们穿越回到唐风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韵诗脚与宋阕音律,然后狂醉三千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