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就是“不值得”定律,一个管理学中的经典定律。 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它之所以被广泛应用,缘于它揭示的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即:对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往往如影随行,致使渴望成功实现自我满足的结果渐行渐远 。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例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的人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我们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我们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我们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我们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选择我们所爱的,爱我们所选择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精神,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这也是不值得定律给予我们个人的启示:不值得做的事不要做,值得做的事就要把它做好。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结果做了些不值得做的事情。下面有4个很好的理由说明了绝对不要做不值得做的事: 1、做不值得做的事,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在完成某些事情。我们耗时费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 2、不值得做的事会消耗时间与精力。资源是稀缺的,用在一项活动上的资源不能再用在其他的活动上。 3、不值得做的事会赋予自己生命。社会学家韦伯警告说: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为必然性。 4、不值得做的事会生生不息。做了不值得的事之后,接下来要为不值得之事继续提供值得后续的理由。不然我们的精神无从寄托。 有职场达人根据“不值得”定律得意洋洋地总结了五点“金科玉律”: 1、自己认为“不值得”,领导认为“值得”做的事,必须十二分努力做好; 2、自己当时认为“不值得”,长期来看应该是“值得”的事,坚决做好; 3、自己认为“不值得”,社会认为“值得”的事,认真做好; 4、自己认为“值得”,领导认为“不值得”的事,偷偷做好; 5、自己认为“值得”,环境认为还“不值得”的事,暂缓做好 。 如何避免“不值得”观念产生?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观念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结果变,只要我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客观地看待事情,我们就能比较理性地看待值得与不值得这个问题,不会凡事先想到个人利益与得失,会想到公平、正义、他人与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有很多事都值得做。 2、丰富自已的人生阅历,不断补充知识,增强辨识能力。论语中说:“十五而上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就是说人生是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辨识能力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能正确分辨哪些事情是值得做哪些事是不值得做。 3、换位思考。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往往自已置身其中很难看清楚是非曲直,只有跳出来以他人的眼光来看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与对方或他人调换位置与角度来看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埸看会多一些理解与包容,看问题更全面、考虑更周到,这样我们就会对一些当初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产生改观。 4、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行。每个人都有自已看不到、想不到的盲点,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听、多看、多想,参考他人意见,使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更准确,减少失误,避免过份不值得现象的出现。 成功的秘诀是抓住重要的目标不放。所以,不要做自己的奴隶,不是每件事都必须做。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在浪费我们大家的时间、精力和生命罢了。一流的人做一流的事,不该做的事,千万别去做。很多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