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智锋:8K超高清技术,如何推动电视行业再洗牌?|德外荐读

 老沈阅览 2020-04-12

文章来源于编辑之友 ,作者胡智锋 雷盛廷

当今时代媒介技术革新换代步伐日益加快。当4K超高清电视还处于起步阶段之时,8K超高清电视却随之踏步而来。世界各国也加快了对8K超高清电视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2019年3月1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加快推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8K超高清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将会超过5%,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能力超过3万小时/年,超高清视频用户数将达到2亿人。8K超高清电视将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值得业界和学界高度关注和深度思考。

1 电视本体属性的再思考

(一)8K超高清电视引领行业最高技术标准

超高清电视(Ultra High-Definition TV,简称UHDTV)是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12年8月发布的现阶段数字电视视频系统的最高技术标准,包括4K和8K两种系统标准。8K超高清电视拥有7680×4320的分辨率、HDR高动态范围、BT.2020标准的色域范围、12bit的量化深度、120fps的频率以及22.2声道的环绕立体声技术,在视听呈现能力上较普通高清电视有了巨大飞跃,画面的清晰度、真实感和表现力均有了极大提升,成为现行电视行业技术的最高标准。

(二)电视内涵和外延之问的提出

电视到底是什么?时间回到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约翰·贝尔德在房间里用30行屏幕扫描线粗浅地让自己看到了放在另一个房间里的玩偶的影像,这就是电视的雏形。供人远距离观看,这也是电视的英文单词“television”的字面要义。“看”成为电视最为核心的本质属性。

如今,8K超高清电视画面的清晰度、真实感和表现力有了质的飞跃。站在新时代电视技术发展之巅回望过去,从技术赋能的角度我们可以进行初步判断和假设,8K超高清技术应该为电视内涵属性向内构建做了一大推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电视的样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面对互联网、新媒体以及移动终端和应用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以及新的传播关系和社交关系的出现,本文以技术杠杆为逻辑起点,通过观察和思考8K超高清电视在节目审美特征、媒介传播格局以及观众接受方式上的新变化来对这一设问试做具体分析,进而从宏观的视角对整个电视产业格局的转型升级进行深入探讨。

2 电视传媒特性的再渗透

(一)视频技术的驱动

1.强真实感

8K超高清电视的强真实感来源于视频技术的强大支撑。首先,8K超高清电视拥有7680×4320的分辨率,像素数量达到了3300万。其次,8K超高清电视采用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简称HDR),能够呈现更丰富的亮暗细节和更细腻的过渡层次。再次,8K超高清电视所采用的BT.2020标准的色域范围覆盖了75.8%的色域,比普通高清电视高出了一倍多。同时,8K超高清电视的量化深度达到了12bit(4096级),这为8K超高清电视画面的亮度和色彩信息提供了丰厚的数据保障。另外,8K超高清电视的最高帧频达到了120fps,画面更连续,信息更丰富,观看更流畅。

2.强体验感

除了强烈的真实感之外,8K超高清电视还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观看体验。首先,8K超高清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仅为屏幕高度的0.75倍,这得以让观众的水平视角达到100°,接近于人眼在自然状态下观看世界的120°的视角范围。其次,8K超高清电视的声音配置达到了22.2声道的环绕立体声,在观看空间的上、中、下三个水平面上分别放置22个声道音响,并配以2个低音炮音响,全面配合电视画面的呈现,给观众带来强烈沉浸的视听体验。再次,8K超高清电视由于其极为接近人眼清晰度的分辨率,极大地解决了以往VR/AR技术应用过程中因分辨率不足而引起观众的眩晕感。

(二)审美特征的重塑

1.膜拜仪式:静观默照和大众狂欢

8K超高清电视由于拥有尺寸巨大的屏幕介质、清晰饱满的画面质感以及立体多源的声音环绕,以及营造的极强的画面控制力、声音渗透力和美学影响力,造就了观众静观默照和大众狂欢两种审美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尤其体现在电视对于重大活动、重大赛事、重大事件的转播上。

2.深度沉浸:超清“真象”和炫幻“仿象”

8K超高清电视强大而震撼的视听表现能力,让其不断朝着非虚构类节目的“真”和虚构类节目的“仿”两个方向延伸。8K超高清电视让纪录片更真实,综艺节目更炫丽,电视剧更美幻,为观众提供极度清晰“真象”的同时,也为观众编织梦幻的“仿象”世界。

3.客厅美学:公开议事和家庭纽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8K超高清电视也将随之成为客厅的标配和时尚的追求。人们也将更加有能力提升家庭影院的娱乐性和体验性,打造家庭客厅美学。客厅的审美娱乐中心作用把家庭成员重新拉回到客厅,家庭作为公开议事厅的功能重新被召回。以电视为中心,客厅成为了家庭成员的纽带。

4.日常审美:节奏优缓和客厅美饰

8K超高清电视屏幕相对较大且画质饱满,特别适合展现美的事物。8K超高清电视的膜拜感和仪式感,则更加提升了这种“美”的“崇高”。其次,作为背景墙式的电视也有存在的空间和意义,甚至有时候这就是观众观看电视的常态。电视作为一种装饰品装点美化了客厅,成为客厅环境的一部分,电视节目声画流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附属品。

(三)媒介格局的构建

1.赋能:“再中心化”

8K超高清技术让电视的美学能量大为提升,视听表达能力、叙事构建能力、话题议事能力、造星捧月能力、价值输出能力大为增强。电视作为传媒生态体系中心端的作用再度得到加强,或然将构成以电视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传媒格局,有了“再中心化”的能量趋势。

2.强势:“两级传播”

在8K超高清技术的赋能下,电视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将得到提升,信息从电视媒体端到网络新媒体端的流动势能将得到加强,节目内容从电视媒体的“一级传播”到网络新媒体的“二级传播”的“两级传播”态势将会得到强化。

3.升态:“共时传播”

是8K超高清技术的应用,让电视画质有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升了画面的清晰度和真实感,即使是大远景也能呈现大量细节信息。这种极度清晰、全民参与、共同观看、同时体验的传播魅力,加上膜拜感和仪式感所带来的静观默照和大众狂欢的审美体验,8K超高清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电视共时传播的态势。

(四)接受方式的延伸

1.观看体验化

传统电视是被屏幕画框定义的一个二维平面,如果画框的限定被打破,那么观众以往只能在被定义的画框内观看被改造过的世界的收视经验将会得到彻底的改变。8K超高清技术让VR/AR的技术应用得到了极大改观。例如日本放送协会研发了一款可以360°观看的电视VR系统。无论是对于新闻现场、纪录片、综艺节目或是电视剧,新的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人们观看节目的体验感。

2.体验社交化

除了观看的体验得到提升之外,电视还在尝试将自身的功能朝着社交化的方向延伸。例如国外相关公司正在研发一款新型AR眼镜,观众戴上这款眼镜之后,可以与家人、朋友一同观看电视节目,甚至可以邀约平台上的其他用户来一同观看。此外,VR教学、VR旅游等应用技术的开发,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从事活动并与他人结成新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交在某种程度上构建着新的社会关系,改变着以往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介仅连结松散型的社会大众,取而代之的是同时可以构建紧密型的社会关系。

3 电视产业格局的再洗牌

(一)媒介技术更迭之思

目前,8K超高清电视还处于试验阶段。作为完整的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不仅要解决信号采集和电视播出这两端的技术问题,还要考虑传统传播业务线上各条轨道、线路和体系升级换代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相应部门还需考虑媒介技术更迭过程中的大量沉没成本。

8K超高清电视是媒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当然,这个“新”应该是未来一段时期内观众趋于热捧的一个对象,这项技术能够稳定多长时间还难以做出准确判断。8K超高清技术之后,电视屏幕又将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则要看整个视频世界在移动互联的环境中将会导向怎样的场景。新技术永远是在动态发展中经过连续不断的技术竞争而产生的。

(二)体制机制转型之问

8K超高清电视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的投入,才能保障节目的顺利制作和播出。在这样的条件下,电视媒体机构原有的人力资源该如何分配和调整;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该如何配合;省级媒体和市县媒体该如何定位;国家该如何调配资源以促进全国的技术产业升级;行业又该制定怎样的管理政策来处理技术、节目、广告、宣传之间的复杂问题。这些横亘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体制机制的转型改革问题必须考虑在前。

另外,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媒体机构如何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来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电视在媒介生态当中的中心作用,把电视的优势不断向节目逻辑和账号逻辑两端同时延伸和构建,电视传播体系方面的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

(三)节目内容研发之察

8K超高清电视节目与以往的节目相比具有不同的审美逻辑。首先,8K超高清电视对视听的呈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景别、构图、景深、剪辑节奏、色彩光线、视听结合等方面具有新的语法规则。同时,8K超高清电视所具有的仪式感、沉浸感、客厅感、审美感,相应给予了创作者对于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的审美构思规律。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为节目的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在电视的“再中心化”和媒介生态“两级传播”模式下,电视的话语生产和传播也有了新的规律。节目研发也呼唤着既懂得节目内容生产,同时又具有新媒体用户思维和账号思维的综合传媒人才,最终把电视的效能进行充分释放。

(四)新型媒体发展之望

8K超高清电视意味着信息通道将拥有庞大的数据传输,而5G的技术支持无疑给信息传输铺设起了高速公路。5G将会为8K超高清电视的内容传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变革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8K超高清技术极大地提升VR/AR的视觉体验的同时,VR/AR反过来也为电视的多元应用创造了更多可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也为这一场媒介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8K为技术核心,结合5G+VR/AR+AI的技术嫁接,电视与新型传播场域的空间转向需求无缝对接。新技术的出现,让电视“看”的功能不断丰富,逐渐延伸到娱乐、互动、社交。

媒介总在不断进化,不同的媒介永远在相互冲突和磨合中得到发展。8K电视技术应该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充分探索移动化、智能化的道路,最终构建移动互联、新型智能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释放出更大的媒介能量。

结语

8K超高清技术驱动着电视不断向纵深发展。从电视本体来看,电视“看”的本体属性大大增强,强烈的真实感和丰富的体验感内构着电视“看”的核心内涵。从审美特征来看,电视“真”和“美”的本体属性得到强化升级,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从媒介传播来看,电视超清影像的强大动能持续不断地把信息流从电视中心端向周边节点发散推动。从接受方式来看,电视逐步衍生出体验化、智能化和社交化的外延,升级出内容和渠道相融合的媒介品性。

8K超高清技术驱动着电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朝着更深刻的情状进行内和外的双向构建,走向未来。

编者按:

来源:编辑之友

作者: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CTR媒体融合研究院专家。

雷盛廷,广西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

内容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