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之上的最高当权者就是如来佛祖。但是他也遇到过挑战,而且是两个吃货的挑战。 吃货的标准,一是要能吃,二是要吃过。奇才难寻,整部《西游记》里也才有两个符合吃货条件。 第一个当然是猪八戒,不须多说。还有一个是谁呢? 第74回“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孙悟空打探狮驼洞妖怪底细,小钻风说到三大王大鹏,道:“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不但有能力,还能落到实处,所以大鹏金翅雕是第二个吃货。 当然,第77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里面也提到了孔雀能吃。如来佛祖回忆自己的佛生履历,道:“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注意,这正是体现了书家的严谨之处:如来佛祖说的只是孔雀具备了吃人的能力,而不是说发生了吃人的事实。所以没有事实作为依托,孔雀算不上吃货。 正因为吃货奇才难寻,所以对他们两个的工作安排必须恰如其分,否则便是埋没英才。如来佛祖遇到的挑战就从这里引发。 先说大鹏。虽然大鹏是第二个出现的吃货,但别忘了他是最高当权者的舅舅,理应排在第一位。大鹏不被如来抓住后,叫道: “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如来道:“你在此处多生孽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那大鹏欲脱难脱,要走怎走?是以没奈何,只得皈依。 如来佛祖给大鹏安排的工作是“先祭汝口”。表面光鲜,其实就是试吃员。人间帝王也曾设此一职,由太监担当。试吃要求点到为止,不能尽兴,而大鹏胃口极大,先祭汝口如何能饱?所以对于这份差事,大鹏表达了不满,只是因为“欲脱难脱”,没奈何才被动接受。 再说猪八戒。师徒四人西行路上,最先喊饿的是唐僧,但每次吃的最多的却是猪八戒。所以佛祖给猪八戒的待遇是:“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净坛,文雅一些就是享尽供奉,通俗一点就是打扫折箩,捎带涮洗餐具,目的是加强食物周转,保障饮食新鲜。 猪八戒对这份非常也是不满意。 八戒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 猪八戒是因为待遇低而有此一问吗?不是。对于不能成佛八戒心知肚明,因为受封之前如来佛祖已经指出了猪八戒的缺点:“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把柄在人家手里,只能听从人家摆布。 一路西来,师徒四人都已经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给予猪八戒这么大的胆量,敢于冒犯佛祖的权威呢?原因就是猪八戒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份工作。 第99回,师徒取经东归路上,追求完美的观音菩萨安排了第81难:落水通天河。从河里挣扎出来,师徒四人遇到家庄的陈澄,被请到家中看茶摆斋。 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后来陈家庄村民纷纷酬谢师徒四人。 只见那前前后后,更有献果献斋的,无限人家。八戒笑道:“我的蹭蹬!那时节吃得,却没人家连请十请;今日吃不得,却一家不了,又是一家。” 猪八戒为什么不想吃了?是因为身到灵山已经成了仙体,所以“不再思凡间之食”。如来佛祖肯定知道这个情况,却还是要安排他做净坛使者的工作,不是故意强人所难吗?当然抗争结果,还是佛祖赢了。 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如来佛祖的话有三个意思:“我是量才使用(不满意就是怀疑我的智商);追捧我的粉丝多着呢(没你地球照样转);我是为你好(别不知道好歹)。” 绝世高手,绝不会横刀跃马高声咆哮秀出强壮肌肉,而是白衣飘飘在品茗吟诵间不经意抬起袖口露出一丝寒光。如来佛祖三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是暗藏机锋,让猪八戒心生畏惧。所以佛祖说过之后绝不再多言,而猪八戒也只得无奈接受:他别无选择。 这是两个敢于挑战如来佛祖权威的神仙,挑战的后果就是有苦说不出:能吃的做了试吃员,最先吃却整日不饱;不能吃的最后吃,每天要吃掉无穷无尽的残羹冷炙。这就是正果,当权者眼中的正果。 而人间的善男信女们也需要知道,尽心尽力供奉的斋饭,最终会落在谁的肚子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