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长篇连载《改变》之五 《迎接挑战 》(文/郁正和)

 百年yesuo 2020-04-12
郁氏文化









长篇连载《改变》之五









文/郁正和

兵团农场的清晨,天气有点清凉。一阵“突、突、突”的拖垃机声,把郁龙从睡梦中惊醒。他打开窗户,一股新鲜空气迎面扑来,冉冉升起的太阳,将缕缕金光撒向田野,伴随而至的布谷鸟“葛哥、葛哥”地鸣叫着,预示着麦收时节的到来。

“郁龙!郁龙!我是葛兵”,门外葛兵在大声叫着。

“乖乖,这布谷鸟还真有点灵性。说葛哥葛哥就到。这一大早,葛兵哥还真的来了。”郁龙心里一亮。

葛兵是郁龙前一届的校友,也是韩凤家的隔壁邻居。自从葛兵插队到农村以后,郁龙就没见过他的面,只是听葛兵父亲曾说过,葛兵当上了乡村大队砖瓦厂的厂长。

为解决猪场建设砖瓦的难题,上次去连部开会回来的那天晚上,郁龙就想到了葛兵。他把自己以猪肉换砖瓦的想法,写了一封信给葛兵。

由于郁龙不知道葛兵的具体地址,就把这封信先寄给了母亲,让她通过葛兵父亲再转交给葛兵。没想到还不到半个月,葛兵哥果真来到门上了。

郁龙惊喜地打开门。只见眼前的葛兵身材高大,目光炯炯,一副精明强干的模样。郁龙快步向前,紧紧地握着葛兵的手,“葛哥,辛苦了!真没想到你来得这么早,赶紧进屋”,郁龙很激动。

葛兵告诉郁龙说:前些日子因业务需要,出差到家乡城市建筑工地推销砖瓦,借机回家看望刚搬了家的父母,才接到你这封信。砖瓦厂这阵子正愁着销售不畅问题,压了一大批货。你以猪肉换砖瓦是个好想法,既让我解决了当下砖瓦销售问题,又能换取猪肉供给大队村民食用,这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呀。黄海大队领导听了我的汇报后,一致认同和支持你的想法。于是,经大队党支部同意,我就连夜将砖瓦拖到你的养猪场地。

恰逢其时,郁龙和葛兵都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俩心有灵犀,娓娓而谈……

早餐过后,郁龙安排知青一边统计砖瓦数量,一边七手八脚地将砖瓦堆放在规划好的养猪场地位置。

葛兵和郁龙做完收接手续后,便与之道别。

“对了,郁龙,这是韩凤让我爸转给你的包裹,我差点忘记了”葛兵突然想起。他从驾驶室内将包裹拿给了郁龙。随后,风尘仆仆地急驶而去。

郁龙来到兵团农场以后,常常惦记着韩凤,可就是无法打听到她的消息,韩凤为何在他临行前消失,他始终没有找到合理答案,各种猜想总是浮在心头。他急忙打开包裹,里面有二本书和一封信。一本书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本书是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信中写道:亲爱的郁龙,首先请接受我对你的歉意。你上山下乡出发那天,作为你的女友,我本该去为你送行,可是我却没能做到,心里非常内疚,觉得对不起你,请你原谅。郁龙,我之所以没能去送你,是在我事先并不知晓的情况下,妈妈早前就在海南,帮我报了教师进修班。

爸爸随军驻守的海南岛,那里又办了一所学校,急需要教师,且名额有限,去迟了就有可能被别人顶替掉。因此,妈妈特意借专车,在你临行前之夜,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家,让我赶快去学校注册登记入职,然后再去参加教师培训班进修。

这件事发生的很突然,我根本就没有机会为你送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这二本书,我拜托隔壁邻居葛叔叔转给你,希望你认真学习马克思和列宁的理论,好好工作,为党和国家多贡献。我等待你的好消息,盼早日相见!

韩凤发生的这些事,郁龙全然不知。如今当他读完这封信后,才恍然大悟。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韩凤,我已把你埋在心里,待时机成熟,我一定去找你”,郁龙自语道。从此,他俩相隔天涯。

葛兵走后,郁龙立刻向连党支部政治指导员李淑霞作了汇报,他将养猪场的具体建设设施方案以书面形式呈交给了她,并得到她的赏识。

指导员听了郁龙的汇报后说:“郁龙,你好样的!你在连队财务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费尽周折创办养猪场。现在邓小平副总理提出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你把养猪场建起来,我要为你立功。你作为预备党员,勇敢地去改善知青生活条件,就不用怕有人记恨于你。你要甩开膀子大胆地干,连党支部支持你。”

一个勇敢的人是不会有所畏惧的,他会义无反顾的去迎接挑战。指导员的支持和鼓励,让郁龙浑身暖洋洋的,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眼下,虽然解决了养猪场猪舍建设物料砖瓦问题,接下来的工作就得要去挑选能工巧匠,乐意去建筑猪舍的人,在建设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

“郁龙,建猪舍的事交给我来办,我毕业后跟师傅学过一段时间泥瓦砌墙技术,我能干好这事。”王二小得知郁龙的心思后,一马当先,自告奋勇。

别看王二小身单力薄,干挑沟挖渠这些笨重体力活,他是有点吃不消,可做一些精细的事,他头头是道,心灵手巧。

“好!王二小我再安排二个人给你,这事就交给你来做,你一定要尽早尽快上马,有问题时多多提出,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郁龙认真地说。

此后,王二小和他的伙伴们废寝忘食,知难而进。猪舍没有木梁,他们就到防风林砍伐己经被风吹倒了的死树杆,砌墙没有水泥,他们就去和稀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个月的建设,一排红砖红瓦的数间养猪场猪舍就建起来了。

紧接着,郁龙一面安排开垦一处荒地种植猪饲料,一面拿出自己下放时,妈妈给的二百元钱,到附近老农家买了一头老母猪和九头猪苗。一个完整的养猪场,在郁龙的不懈努力下,终以建成。

一天,郁龙和众知青们,在猪饲料地垦荒耕作。由于他在器械操作时,不小心左手被利器划了一下,流血不止。卫生员赵芳赶了过来,她拿出止血贴,握住郁龙的手,瞧来瞧去,忽闪着一双大眼睛说,“让我看看,肠子有没有流出来?”赵芳这一句十分幽默的话,引起一旁男女知青们捧腹大笑。

晚上,郁龙正在房间看书。这时,“咚、咚、咚”地有人在轻声敲门。郁龙打开房门后,赵芳走了进来。

赵芳是苏州女知青,医护技校毕业。她一张瓜子脸,睫长眼大,皮肤白晰,容貌甚是秀丽,身材苗条,弱质纤纤。她温温柔柔地问道:“郁龙,外面好凉爽,我们俩可不可以一起出去走走,聊聊?”

“当然可以”郁龙直截了当。

兵团农场的夜晚不仅静得出奇,也黑的出奇。除了天上一些零零碎碎的星光外,几乎都是黑漆漆的一遍。没有城市的霓虹灯,没有人们脚步的踏踏声,没有汽车引擎的轰鸣声。赵芳紧挨着郁龙漫步在泥土路上,他俩交头接耳,谈了许多,谈了许久……

自从赵芳认识郁龙之后, 郁龙那慈眉善目 和气宇轩昂的样子,赵芳一直很欣赏。郁龙工作上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也早已成为她心中最喜欢的人。不能不说赵芳对郁龙真的动了芳心。她有时给郁龙送点苏州特产,有时帮他洗洗衣服。赵芳和郁龙之间的感情逐步升温。更多时候郁龙把赵芳当作自己妹妹看待,去关心着她,去呵护着她。

话说陈副连长自从那次在连排干部会议上,与郁龙之间,因养猪场建设问题,双方铁齿铜牙一番后。他没有忘记当众夸下的海口“如果郁龙能把养猪场建起来,我这个主管后勤的副连长位置就让给他”。为此,他就一直对郁龙耿耿于怀。现在郁龙的养猪场真的办起来了,弄得他下不了台,觉得很丢面子。前些日子,他就暗地里安排副排长刘宝,对郁龙的所作所为进行暗中侦察,搜集相关证据,伺机报复。

刘宝是陈副连长一手培养起来的心腹。此人阳奉阴违,靠拍马屁和小恩小惠,赢得陈副连长的信任。他嫉妒郁龙的影响力,想踩着郁龙的肩膀往上爬,也正好迎合陈副连长对郁龙的反感的心里,并被其所利用。

刘宝按照陈副连长的授意,整理了一份对郁龙的书面材料。材料中检举他在农田排河堤岸防风林中,乱伐树木,破坏树林,用于建猪舍,检举他建猪场的砖瓦、猪苗来路不明,有诈骗行为,检举郁龙和赵芳乱搞男女关系,在知青中造成极坏影响,等等。

陈副连长看了刘宝写的检举材料后,怒气冲冲。他一是认为乱伐树木是犯法行为,毁坏植树造林,二是赵芳是自己儿子陈桐看中心仪的人,陈桐正在对她追求攻势。三来他自己也非常中意赵芳这个未来的儿媳妇。

陈桐是机运连部拖拉机驾驶员,经常开着东风一35型拖拉机去找赵芳聊天。陈桐与赵芳这门亲事因赵芳至今没松口,也就没定下来。

陈副连长想,怪不得陈桐与赵芳的关系,迟迟定不下来,原来是郁龙从中作祟。他勃然大怒,咬牙切齿地暗自道:“郁龙,你这小子竟敢对陈桐的相好动歪脑筋,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好好教训你一下,我的心头难以平静”。

陈副连长指使刘宝,把对郁龙的检举材料,报送至兵团农场检察部门。他要让检察院先去查查郁龙。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一天上午,郁龙在养猪场与王二小等知青,正忙着用铡刀切着从沟渠旁挖来的猪草。这时,一部军用吉普车戛然而止,车上走下二个穿着检察院制服的人,把郁龙从养猪场带走,吓得其他几位知青目瞪口呆,都感到莫名其妙。

郁龙会不会因此而被检察院批捕?待续。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郁正和,男,高中文化,1956年7月21日出生,祖籍江苏連云港市小村。1974年至1982年,任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六团连文书、团政治处宣传干事、中学教师。1983年至1995年,先后任江苏国营大中电镀厂厂长、江苏国营大中线带厂经营厂长、江苏省鹤翔线带厂经营厂长。1995年底至2011年下海创业、经商,任江苏省淮安市新兴织带有限公司总经理、淮安市泰和洁具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至今,移居深圳、香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