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双引”总体目标 实现短期“三线一区”(景瑶大道精品线、昌江沿河景观线、206国道产业线和新平先行区),中期“一带三区”(昌江百里风光带和南部产业集聚区、中部乡村振兴区、北部休闲度假区),长期“六园合一”(自然公园、山水田园、绿色茶园、艺术瓷园、康养庄园、宜居家园融为一体)。
到2021年,全县“双选双引”攻势取得突破性进展,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招引工作机制全面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合一,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生态风貌景区化、乡村振兴艺术化、资源利用综合化、社会治理智能化五化并举,让金融活起来,实体强起来,干部动起来,要素聚起来,百姓富起来。 开展四大攻坚战
(一)开展选商选资攻坚战
1.创新选商选资工作机制。形成“一个重大项目、一名挂点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见效”的工作体系。 2.制定选商选资工作地图。研究重点双选城市、重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双选项目册,明确双选线路图。 3.拓宽选商选资工作渠道。突出量质并举、提前谋划、精准包装,每年高质量谋划盯引2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鼓励以商引商、以企引企、以才引才。实行“驻点+专业+市场”招商模式。 4.强化选商选资工作考核。树立“谁有本事谁就来、谁有本事谁先上”的鲜明导向,组建一支肯吃苦、能招商、会招商的专业队伍,完善双选工作考核制度,突出项目落地正向激励,业绩与干部晋升晋级挂钩。
(二)开展引人引智攻坚战
5.大力引进高层次专家和人才。重点引进以下六类人才:(1)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硕士、博士、副高级以上职称以及获得地级市以上科学技术奖的高层次人才。(2)在高新科技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高级技术工人。(3)金融、建陶、城建、规划、农业推广、茶叶、环保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人才。(4)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复合型外贸人才。(5)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旅游策划管理人才。(6)法律、教育、体育、卫生、文化、艺术、新闻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 6.大力培养现有人才。实施青年人才“222”工程,每年引进2名全日制博士、2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名全日制本科学历毕业生。实施“浮梁工匠”铸造工程,“田专家”“茶博士”培养工程。 7.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聚焦高校人才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四所本科院校集聚浮梁的优势,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高校、企业与地方共同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充分利用省级浮梁产业园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人才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立足湘湖镇,打造集陶瓷艺术创新、陶瓷文化产学研为一体的陶瓷文化人才集聚区。 8.强化人才配套保障。为引进的专家人才提供安家补助、住房优租、子女入学、医疗服务、户籍办理、社会保险办理等生活配套服务。鼓励各类人才来浮梁创新创业,优先保障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人才工作经费,设立300万元人才奖励基金。
(三)开展项目建设攻坚战
9.加快项目谋划。以“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编制为载体,突出国家试验区、产业倍增、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城市功能提升、交通改善、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一批全局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认真谋划今年项目,谋划确定重点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364亿元,年度计划总投资11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3个,新建项目37个。
10.突出项目攻坚。大力推动国际会议中心建设、高岭瑶里风景区建设、古县衙景区建设、“高岭·中国村”田园综合体、西线西湖片区建设、三贤湖片区开发、资源整合与利用、双创双修四镇整治项目、产业园及高校科创园建设、陶大小镇等十项重点工作。
11.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政策支持,切实保障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等项目。积极推进“资产+项目”“资源+项目”捆绑融资模式,做大债券融资规模,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保障,加快解决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等问题,将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刀刃上。

热帖推荐景德镇人都关心的这条路已全部完工!路牌都立好啦镇巴佬买二手房准备装修 垃圾清运费就要2千!还要再交… 心凉!结婚5年给了父母6万块 还说我一点贡献都没有 点击下图查看景德镇本地招聘求职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