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路上的思考14 不知道其他有志于投资成功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反正我是有的,那就是在学习当中...

 墨子语 2020-04-12

 不知道其他有志于投资成功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反正我是有的,那就是在学习当中,总会阶段性的遇到瓶颈,当你学到一些东西后,总是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近期看了冯柳的一些东西,也看了很多董宝珍的视频,偶有所悟,记录下来。

关于投资,不说学习过的书籍和各种大v的理念,就是我自己也几次做过反思和梳理。投资理念并不复杂,但是在实践之中,面临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开始我认为是缺乏对于某些行业运行规律的认知和对某些企业的经营特点上的理解不足造成的。这种理解当然是对的,对于行业、对于企业的认知学习,是会贯穿投资生涯始终的,即是开始投资的根基也是拓展能力圈的必由之路。

但是,也会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就是可能在学习当中,曾经以为自己懂了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理解的不够,还是会有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会让人很有挫败感甚至严重时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看清楚这一切。雪球网友@knife911 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不屑于小散的任何研究认知能力。感谢刀哥,跟您的交流,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东西。

当然我并不是要从此放弃基本面研究改而追求平均收益了。我很清楚为了追求那超额的几个百分点收益,会增加多大的难度。但是我也计算的很明白,这几个百分点,拉长时间看,会带来怎样的收益上的差距。所以,虽然难,我会坚持。遇到困难,我也只会鼓励自己再努力一下。

先高度概括一下今天要记录的重点,董宝珍先生的观点我概括成“预期差”。冯柳先生观点给我启发的是“呈现”。

我观察现有的投资流派,历来就有低估派、成长派的差异,而且彼此的观点是格格不入。低估派肯定是首选低估值,反映出来的就是低pe低pb,用一眼可见的便宜来解决投资中发现优秀投资标的的难题。低估派对于成长派喜欢的标的,那往往高达30、40倍的市盈率水平,是无法想象和无法容忍的。成长派则是认为,可见的低估值往往有其理由,或行业遇到天花板了,或企业发展出现问题了,容易陷入价值陷阱,而发现一个高速发展中的企业或行业,则能够用高速的成长来规避这些问题,而且市场对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往往愿意给予溢价,假如能够发现这样一个或多个企业,则盈利空间巨大。所以对于眼下的高估值往往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办法,容忍眼下的高估值,等待企业成长来抹平眼下的高估。

当然,这些东西都有个前提,就是彼此的分歧只在思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是以企业视角观察问题,都是在以企业内在价值来衡量价格。那些追热点、赚差价的朋友,不在我讨论之列。我们虽然从行为上都是买卖股票,但是明显玩的不是一个游戏。

成长还是低估,也是曾经困扰我的问题,哪家都有道理,哪家也都有优秀的投资者和投资成功的案例。

后来,我觉得终于想明白了。投资就是衡量,衡量投资机会的优劣,衡量确定性的大小,都是期望承担最小的风险,但是获取最大的回报。这里面没有优劣,只有个人能力的不同。就如同鲨鱼是海中的霸主,上了岸打不过一条土狗。老虎是丛林之王,扔到北极,不如企鹅更容易生存一样。

而董宝珍先生的“预期差”和冯柳先生的“呈现”,都是我以为能够直接帮助到普通投资者的理念和方法论。

先说“预期差”,董宝珍先生认为财富不是来源于基本面,而是来源于心灵,理由是巨额财富,往往是预期极差到回复正常甚至变得受追捧的过程中产生的。那些敢于在预期极差时下注尤其是下重注的人,在预期回复正常甚至是变得受追捧时,自然收获巨额的财富。例子自然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贵州茅台了。

冯柳先生的“呈现”也很有意思,就是假设自己没有研究能力,没有信息渠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市场最弱的一环,那么就等待,等待一切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跌了很多或者涨了很多,此时市场会有充分的解读,为什么涨为什么跌,都说的非常清楚,你需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要怎么做就好。

董先生的预期差,一定要等到某个行业或者企业被市场极度看空时,才有机会。
冯柳先生的呈现,则多了一种选择,一个大幅上涨过的股票也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容易吗?好理解吗?字面意思都很简单,做起来都难如登天。就像我早前所明白的那样,投资之难,方方面面,这个资本市场,会把你投资体系、思维模式甚至是性格上的缺陷十倍、百倍的放大,前方的道路,陷阱无数,总有一款适合你。

为了多那几个百分点的收益,每一个投资人都必须披荆斩棘,时刻反省自己,用最严苛的方式拷问自己。

我看了很多经典的投资书籍,反复想过很多成功投资者的投资思想,最后汇总成一句话,始终追寻价值。价值在哪里,我们这些投资者就该在哪里,低估也好成长也罢,只要是能够明确其价值就该出手。所区别的不过是,你个人的能力圈边界在哪,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我们要聪明的放弃。

投资界有一个非常容易分辨的规律,谁投资水平高,你只要去看看他在这个市场里混了多少年了,只要他是真的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在投资,只要他长期在这个市场里打滚还能谈笑风生,他一定是成功的,而且一定相当富有。

所以假如要汇总第二句话,就是活着,任何威胁我们生存下去的事都不要做。但是这里的活着,不是苟且也不是当鸵鸟,而是要聪明的承受风险。实际上也无处可躲,通货膨胀会不断侵蚀我们的财富,手头的现金是唯一确定会赔钱的东西。还记得段永平先生说过的那句话吗?“不借钱、不做空、最关键是不碰自己不懂得东西”。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投资的至理名言,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还是几年前哪,可是直到今天才觉得真的懂了。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还要郑重的把董宝珍先生和冯柳先生的理念记录下来哪?因为这确实是很有用的东西,都能够真实的帮助我们做出投资决策。但是前提是你得真懂才成,人云亦云是要不得的。这两位先生的思路我们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

董先生说分散是错的,会耽误你的投资收益,价值投资与尊重市场格格不入,市场先生是傻瓜是疯子,我们怎么能信他哪?我想这个思路的前提是你有能力分辨市场先生确实是犯错误了,但是假如是你看错了又该如何哪?就如巴菲特所言:“事实上若是你没有把握能够比市场先生更清楚的衡量企业的价值,你最好不要跟他玩格雷厄姆这样的游戏,就像是打牌一样,若是你没有办法在30分钟内看出谁是肉脚,那么那个肉脚很可能就是你!”

想取得投资上的成功,想获取超额收益,从来没有捷径,唯有一点点的学习和摸索。众多的投资经典和名人语录,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投资,就像有人教你种地,教你的是方法和诀窍,真想种出庄稼,还是得你自己去播种、施肥、除草、捉虫。

行文至此,谈性已尽,最后总结一下我自己的感悟吧。在投资的路上,不骄不躁、稳步前行,遇事像芒格说的那样,总是反过来想一想,同时要明白哪些是会致死的途径,坚决不去。

如此,我想不出投资无法成功的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