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lwg6451 2020-04-12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

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嘉庆二十三年,卒。

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清代书法家 翁方纲书法题跋二则册页

说明:此释文仅为参考,尤其是行草书部分 错误很多。

题识:1.书法于学人最为末节,然亦不可不讲曩予应。殿试试笔用乐□论体苦不入格,乃日临多宝塔一过,及入试谬为群公所许后试。保和殿书奏札,自觉结体太宽,未为合式,因悟古人作书,各自为体。碑版以严重为宜,简牍以踈散取态,若奏札自当和平匀整以致恭敬。善书者但见墨刻流传多属往还书问遂谓:古人书以萧散简远为极,则痛抵院体,此见轻裘缓带之风流,而不知正笏垂绅,雍容廊庙,进退不失尺寸时也。士子以书法应世,惟进御最重外,此纪姓名耳,即令追踪羲献,不过酬应取名誉于实用无补,尝见中翰中有高手,能以唐碑骨干泽,以晋人之圆秀心慕之,而不能工语云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乙酉秋九月八日灯下书。

钤印:「覃溪」【跋书张释之冯唐列传】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2. 右新安汪文端公论书一则,学书者所宜熟玩。凡诗文俱须辩体,如作试诗,自比典丽矞皇为主与律赋一例,其根本在于熟精文选常看类函韵府等书。将来到京师可与谢蕴山同讲习之。至于古诗宜看阮亭五七言诗选歌行音节尽于此矣。予有抄批七古二册在蕴山处,到京时可借看也。此外朱竹垞所□明诗综极相雅送。□细看之阮亭所选唐贤三昧集,万首绝句虽皆可看至所选十种唐诗虽篇什无多然持择。极雅亦宣参看五七律,皆以杜为宗。如能饮会有得,可取李义山五七律参看之。杜诗仇氏祥注及钱牧翁杜笺□可看。李义山诗近日程午桥□补注本颇可观。晚唐人惟杜牧□李义山二家可以问杜之津。元白之流勿轻染指,温岐而降风□下矣。宋人苏黄陆皆大宗,而陆放翁太熟,黄山谷太生,此二家□不易下手。苏诗横绝万古而脉理虽寻而不可随口汤去,其七律却非正体但可参看。耳□青□何大后,钱牧斋及渔洋竹垞诸家皆宜看。将来或在京师,或在外,如有所□时文及各体诗,时常附便寄览,期于此道有所成就,无负文□相知之谊,并多□见闻以□知识,以养器识。勿忘勿怠,毋安小成,毋自满假,切望切望。书此以代面谈,可时时观省之。是日漏下二鼓,覃溪手草。钤印:「臣翁方纲」、「覃溪」、「浓熏班马香」

【跋汪文端论书】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