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须探抓,追云赶珠:元代至清代瓷器上龙纹的演变过程

 Bao5685 2020-04-12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龙也是是中华民族最高吉祥物。龙纹是我国最最常见陶瓷装饰纹样之一,被频繁的运用于历代陶瓷器上并贯穿我国陶瓷发展史的始终,在我国陶瓷装饰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元代至清代的641年中,随着社会环境、工艺技术、审美情趣的不断改变,龙纹一直在随之发生变化。

元代龙纹特征

元代的龙纹给人写实、非常凶猛的感觉,龙头、龙身、龙爪以及鳞片以及肘部绘画的非常写实。龙角画的形似鹿角,但又比鹿角来的更加尖锐犀利,沿着龙的后脑向后生长。龙的眼睛绘画的非常凶恶,龙口张开,露齿,吐舌,额头高而凸,两眼直视前方。

龙纹头部比身躯要小,头部较扁,龙须较短,龙一般光头无发或者几缕飘在后脑脖颈处。颈部细长,所以我们称元代的龙纹为“蛇颈龙”。龙肘绘画的细长而且弯曲,龙的指甲像是镰刀一样,撕裂感迎面扑来。爪为三,四,五爪不等,五爪较为罕见。

元代龙纹的鳞片和背鳍一般有2种,大多数龙纹的鳞片呈鱼鳞状,非常的规整。每片之间都有一种淡淡的过度层,这与康熙、雍正时期龙纹鳞片刻意流出一个勾线露白,然后再渲染龙鳞不同。元朝龙纹这种很自然的淡白色衔接给人以立体的感觉,一层一层铺过去,非常的规整。还有少量的龙鳞画成网格状。

元代龙纹的背鳍呈三角形排列,一般是大三角与小三角等距排列,不管是大的三角还是小的三角都画的非常规整。在明代晚期龙纹也是呈大小三角排列,但三角有大有小,参差不齐,而且大三角与小三角之间的距离也是不等的。

明朝鼎盛时期龙纹特征

明早期龙纹

永宣时期作为明朝制瓷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龙纹也具有显著特点,并被广大藏友推崇。

永乐时期龙纹永乐时期的龙纹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矫健生动。龙头呈长方形,非常注重龙头脸部的细节变化。眼睛大如铜铃,怒目圆瞪,给人一种雄壮凶猛的气势。龙的须发上扬,嘴巴较长,张嘴吐舌。龙身更加的饱满,龙鳞的立体感也非常强,龙纹的背鳍非常的整齐。

龙肘变得非常的粗壮,跟洪武以及元朝非常的不一样,肘毛呈一种花状飘散。龙角不如元代时锋利,依然从后脑向后生长。五爪变成轮状,爪上的指甲像是一个弯钩。

宣德龙纹基本上传承于永乐,但较之永乐龙纹更加圆浑,给人的感觉变的更加的雄健。宣德时期的龙嘴开始微微上翘,胡须也开始上翻,身体更加的粗壮,宣德龙纹的肘毛绘画的更加写实,呈一种毛发状。鳞片刻画的也更加的细腻,鳞片层层叠压非常饱满。

明中期龙纹

到了明代中期,龙纹的嘴已经开始闭起来,嘴边漏出一颗牙齿,成化、弘治、正德的龙纹都是这样。而且到了正德时期,龙纹更趋于衰弱。龙纹不再是写实状态,线条勾画缺乏力度,有的地方显得草率。

龙纹往往穿行于花朵中,没有了早期龙纹的那种凶猛的气势。我们知道,画龙的关键在于龙的眼睛,而正德时期的龙纹眼睛就像带着一副眼镜,看着非常大善良。肘毛画的也像豆芽菜一样,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出,明代中期龙纹绘画力度明显没有明代早期强。

明代晚期龙纹

明代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龙纹一部分还是闭嘴露一颗牙齿,但大部分开始张嘴吐舌。龙的上颚较长,伸的非常的夸张。龙身变的更加细长,给人感觉像是蛇一样。背鳍明显的不规则,三角形大小不一,间距不等。龙爪虽然也呈轮状,但龙的指甲就像尖刺一样。

明代晚期开始出现正面的龙纹,如果在瓷器上看到正面的龙纹,一般瓷器年代不早于嘉靖时期。

到了明代的最后一朝,龙纹绘画更加软弱无力,披头散发,老态龙钟,所以我们说崇祯的龙纹就像个老太婆龙。崇祯时期的龙纹开始出现蛇腹。龙鳞排列的不是很整齐,背鳍更像是一根根尖刺长在身上。

清代龙纹特征

明代龙纹与清代龙纹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明朝的龙纹上颚长,下颚短,而清朝的龙纹是上颚短,下颚长。

从顺治开始,龙纹就有了显著的变化。上颚短,下颚长。瓷器上龙纹一般呈现出3段,先绘画出龙头,然后身子与尾部,然后用大片的云把龙纹围起来,一般我们称为“云龙三现”。

顺治的龙纹也是非常的凶猛的,龙肘都非常的粗壮,并且刚劲有力。毛发与肘毛没有规律性,有的时候是往前仰,有的时候是向后飘的。而且呈现出一丝一丝的,和明代一根一根的毛发有所区别。

到了康熙时期,龙纹的凶猛气势就显露出来了,给人的感觉雄壮威猛,头部像是恶鬼一样,我们称为“鬼头龙”。

龙身扭曲的就像是拉的弓一样,张弛力度更加强。腹部用一条一条线勾勒出像蟒蛇一样的腹部,从康熙到宣统,龙纹一直保持有这个特征,腹部非常明显。

康熙龙纹的龙鳞采用勾描之法,绘画的非常有立体感,层层叠压。龙爪绘画的刚劲有力,食指和拇指呈一条直线,后面三爪弯曲状。

雍正时期龙纹于康熙相比,面向比较和善,讲究写实。龙纹的头部、腹部、背鳍、龙爪画的都很细腻,龙爪非常的尖锐,龙鳞、龙鳍排列的非常整齐,细小的勾线都画的一丝不苟,在整个清朝都是非常显著的。

乾隆时期龙纹继承了雍正细腻的画法,特别是龙鳍的绘画,一笔一笔交代的非常的清楚。尾巴突而卷,有时候绘画成放射状。龙腹部绘画整齐而细腻,龙爪绘画清晰。这时的龙纹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化,整个空间堆的满满的,但龙纹已经没有康熙时期的气势,雍正时期龙纹绘画的老辣。

嘉庆时期的龙纹,已经从乾隆的模式化变成图案化,就像是什么样的场景,就应该配什么样的龙纹。嘉庆时期的龙纹鳞片细小而规则,但缺乏清早期的那种立体感。肘毛绘画的既简单又草率,变成了非常短的几条线。龙爪虽然写实,但非常的软弱无力。

到了道光,经过鸦片战争,中国制瓷工艺开始明显衰落,这个时期的龙纹显得披头散发,有形无神。龙的神情显得呆滞,龙身比较瘦弱,没有张弛的力度。但龙爪画的又非常粗壮,龙纹的整个比例已经失调。

道光以后的大清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咸丰时期龙纹脖子很细,龙鳞画的大小不一,勾勒龙腹的线条也非常的草率。背鳍三角形大小不一,三角形之间间距不等。

同治、光绪官窑龙纹画的非常细致,但没有力度,仅仅是一种图案。民窑瓷器的龙纹则画的特别粗糙。

纵观元、明、清三代龙纹变化,可以看出,早期的龙纹多凶猛矫健,气势非凡,越到后期,龙纹的气势全无,而且绘画多草率,线条软弱无力。

在线鉴宝点击右侧:徐鸿在线鉴宝

鉴定学习点击右侧:《鸿观收藏》在线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