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方792

 随缘522 2020-04-12
郁症之不寐,嗜睡辨证
不寐即失眠,表现为经常入睡困难,或易醒难寐,甚至彻夜不寐。据报道,我国有45.4%的
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
不寐即失眠,表现为经常入睡困难,或易醒难寐,甚至彻夜不寐。据报道,我国有45.4%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嗜睡是指在白天犯困,昏昏欲睡,精神萎靡的状态。据调查,此病在人群中发生率约在5%~15%。
临床上常见同一患者既有夜间不寐又有白天嗜睡。有夜间不寐导致白天嗜睡者,也有白天嗜睡故而夜间不寐者,还有并无夜间不寐但有白天嗜睡者。笔者认为,不寐与嗜睡的病因都有可能是郁证。
情志因素是外因
情志因素导致的郁证性不寐在临床上占据大半。思虑过多、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是造成不寐最常见的原因。有些患者夜寐欠安是因寐中易受惊吓而醒,多为心胆俱怯、触事易惊者。亦有平素多妄思,忽寐忽醒,神不安室者。《张氏医通》概括道:“平人不得卧,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
明清多位医家根据《内经》“怒伤肝”“肝藏魂”理论,指出经营不遂、拂郁失志、肝木失疏、郁结化火、痰涎沃心皆可致夜卧不宁。是以不寐非独心系病证,亦可为肝郁的表现。诚如吴澄《不居集》所云:“忿怒太过,肝气上逆,内邪蕴滞,烦扰不寐。”
嗜睡同样如此。张从正《儒门事亲》云:“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指出思虑过度既可造成不眠又可导致嗜卧。《续名医类案·郁症》即有这类医案:“母丧,女因思母成疾,精神短少,倦怠嗜卧。”又载:“一人功名不遂,神思不乐,饮食渐少,日夜昏默”。
郁证禀赋是内因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三因学说将内伤七情归为致病内因,而笔者以为七情不遂还有外因,即分外源性情志病因与内源性情志病因。
外源性情志病因是指受负性生活事件影响而发生的应激性情志变化,患者具有与不寐相关的临床表现。若时过境迁,内心恢复平静后,系列症状可以消失。
内源性情志病因是指因患者天生具有郁证性性格特质禀赋,如心思细密、多思多虑、敏感狐疑、胆小怕事、忧郁紧张、完美主义等。有关郁证性禀赋早在《内经》时代即已有所认识,在《灵枢》“天年”“本藏”“阴阳二十五人”“贼风”等篇多次论及。张景岳对先天禀赋有深刻认识与阐述,如:“无因而偏多妄思”“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此即是由郁证禀赋使然。有郁证禀赋的人对外源性情志病因的应激性反应更大,更易出现激惹,甚者即便无明显外源性情志病因存在,亦可无端内生忧、思、悲、恐、惊。
性格禀赋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即遗传倾向性,很难通过后天改变。这类人的不寐虽有轻重变化,但多经年累月缠绵持久,甚至可以持续一生。嗜睡虽多为一时性或阶段性的,长年累月持续者少,但也可能存在体质禀赋因素。
不同禀赋对同类强度情志因素的敏感性和应激性(情志易感阈值)不同,可以发生郁证也可以不发生郁证,可以表现为显性郁证也可以表现为隐性郁证。不寐与嗜睡作为郁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对郁证尤其是对隐性郁证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从心脾肝胆论治
情志病因所致不寐、嗜睡以影响心、脾、肝、胆居多,并受到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的影响。
心气不足
心藏神主神明,“盖寐本乎神,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景岳全书》)。”思虑劳心过度,心气受损,或禀赋不足,导致不寐或嗜睡,临床符合郁证表现,通常伴有神疲倦怠、健忘、心悸等。治宜养心安神,方选酸枣仁汤、养心汤(《证治准绳》)、补心丹、甘麦大枣汤等。
如同《实用中医内科学》再版时“阳痿”条下增加了“抑郁伤肝证”一样,心气不足证亦可加在“多寐”条下。
心脾两虚
脾主思,藏意智,思虑过度伤心脾。临床上的不寐和嗜睡常见心脾两虚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曰:“多寐,心脾病也。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虚衰,不能生土而健运。”心火不生脾土,母病及子可病嗜睡。《医学传心录·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谓:“脾胃倦,则怠惰嗜卧。神思短,则懒怯多眠。”嗜卧多眠兼见神思短少、怠惰懒怯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脾虚,而是属于思虑伤及心脾所导致心脾两亏之郁证,归脾汤类方或类归脾汤是治疗代表方。
肝热肝虚
肝藏血舍魂,主疏泄,条畅情志及全身气机,最易受情志影响。凡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及肝血虚皆可令人不寐。南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
嗜睡同样如此。叶桂《叶选医衡·寝食说》曰:“嗜卧之证,若肝气受热,或浊火乱其神明,多睡少醒,由于热也。”嗜卧可由肝心火旺所致。《医述·杂证汇参》云:“肝虚则血恋于肝,故嗜卧为肝病。”嗜睡可为肝郁血虚所致。
治疗此类不寐或嗜睡,从肝论治即是从郁论治,代表方有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小柴胡汤、柴胡舒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龙胆泻肝汤等。
胆湿(热)痰扰
胆附于肝,主中正决断,胆腑净则决断自出,胆腑不清则痰湿(热)内蕴,可致不寐或精神昏愦常欲寝卧。
痰湿(热)内蕴是不寐常见病机。《张氏医通·不得卧》云:“曷知五志不伸,往往生痰聚饮,饮聚于胆,则胆寒肝热,故魂不归肝而不得卧。”虽曰胆寒,实则痰热蕴胆居多。对此,清代医家林佩琴用主张温胆汤加丹皮、栀子、钩藤、桑叶治之,唐容川提出用温胆汤加枣仁主之。清胆化痰是治疗郁证性不寐痰热内蕴证的重要法则。
痰湿内蕴也是嗜睡的常见病机证候。《圣济总录·胆门》曰:“胆热多睡者……故精神昏愦,常欲寝卧也。”明代孙文胤宗丹溪六郁之说,强调痰郁可致多寐:“胸膈满,动则喘急,起卧怠惰,寸脉沉滑者,为痰郁。(《丹台玉案·诸气门》)”
明代李梴认为胆热多眠、胆虚不眠;清代冯兆张认为痰火扰胆则不眠、胆无清气则多眠。但是证之临床实际,不眠、多眠的胆腑病机并非可以如此截然划分,胆热与胆虚可以互为因果,痰火扰胆必致胆无清气,既可引起不眠也可引起多眠。肝胆火旺、痰热扰胆、胆热、胆实等病机致少阳胆腑枢机不利,造成不眠或多眠。
治疗痰湿(热)内蕴所致不寐或嗜睡,可用温胆汤、黄连温胆汤、导痰汤等。
瘀血内阻
不寐还与瘀血内阻有关。清代王清任认为“血府血瘀”者易有“夜不寐”;“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肝气郁结易致血府血瘀而导致无故生气、瞀闷急躁、不寐。因此,瘀血是郁证性不寐的病机之一,活血化瘀可治郁证性不寐,代表方有血府逐瘀汤类。
安神与解郁药性相通
郁证与不寐、嗜睡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郁证患者多有不寐或嗜睡,不寐、嗜睡患者多有郁证。当情志病因消解淡化以后甚或郁证愈后,郁证性不寐多随之而愈;当不寐愈后,郁证亦随之尽去。理解这一点,对郁证性不寐的预后把握及运用非药物情志调摄疗法十分必要。
西医将不寐与嗜睡的关系看做“共病”现象。精神心理因素可引起大脑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及神经递质调节物质活动异常,从而导致睡眠—觉醒状态失衡。一种神经递质可同时调节睡眠和觉醒,如杏仁核中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中缝背核及腹外侧视前区的5-HT能神经元则具有觉醒、减少慢波睡眠作用。不同亚型的5-HT受体对睡眠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多种神经递质之间又可互相影响,抑制或促进睡眠。
就郁证性不寐或嗜睡的治疗方药而言,安神类方药与解郁类方药具有内在相通性临床疗效。解郁方药多有安神作用,安神方药多有解郁功效。安神、醒神本身就是从郁论治的方法之一。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解郁方药具有镇静催眠的药理作用;而安神方药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理作用。疏肝解郁方药如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肝方药、疏肝解郁胶囊等可通过调节GABA、GLU、5-HT、NE、DA、5-HIAA等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改善睡眠障碍。养心安神类方剂如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药酸枣仁、合欢花以及镇静安神药龙齿等,亦有一定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其机理亦与调控脑内相关神经递质有关。
 
 
 
 
 
 
 
夜啼2方
大人用一小撮绿茶放口内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儿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
 1、夜啼
大人用硃砂末调口水,每晚睡前敷小儿肚脐和手心,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特效。
 2、茶叶敷脐治小儿夜啼法
 取少许碎茶叶,研末调和成圆饼形,敷在夜啼小儿的肚脐上,用橡皮胶布盖贴,对小儿夜啼者有疗效。
 
 
 
 
 
 
 
内消瘰疬丸
内消瘰疬丸的用法用量
组成:夏枯草、玄参、大青盐、海藻、浙贝母、薄荷、天花粉、蛤壳(煅)、白蔹、连翘、大黄(熟)、甘草、地黄、桔梗、枳壳、当归、玄明粉。辅料为淀粉、蜂蜜。
用法: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内消瘰疬丸的功效主治
功效:软坚散结。
主治: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内消瘰疬丸的禁忌
大便稀溏者慎用。
孕妇忌用。
 
 
 
 
 
 
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方义:方中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故为君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火邪之能,有“火郁发之”之意,故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阳明经实热火邪,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凉血活血,上行头部,祛风止痛;冰片疏散郁火,通关开窍,清利咽喉,聪耳明目,以助清上焦热邪,透发郁火,为佐药。桔梗轻清上浮,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
牛黄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组成: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用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主治: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牛黄上清丸的禁忌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小续命汤
 小续命汤的用法用量
 组成:麻黄(去节。一钱),人参(去芦。一钱),黄芩(一钱),芍药(一钱),甘草(炙。一钱),川芎(一钱),杏仁(去皮尖。麸炒。一钱),防已(一钱),肉桂(七分),防风(一钱半),附子(炮。去皮脐。二钱)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食远服。
 加减:中风无汗恶寒,倍加麻黄、防风、杏仁;中风有汗恶风,加桂枝;中风身热无汗,不恶寒,加石膏、知母;中风身热有汗,不恶风,加葛根;中风无汗身凉,倍加附子,加干姜;中风有汗无热,倍加附子,加桂枝。
 小续命汤的功效主治
 主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言语蹇涩。
 
 
 
 
 
 
 
 
补益紫金丸
【处方】 青蒿2两,柴胡(去苗)2两,芍药1两,五加皮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黄耆1两,羌活(去芦头)1两,以上锉,以无灰酒2升,童便2升浸,置日中晒3日,逐日转动,日足漉出焙干,捣罗为末,其浸药之酒,留熬后药:当归(切,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桃仁(去皮尖,麸炒)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地黄汁3升,以上五味,除地黄汁外,捣罗为末,同地黄汁并入前浸药酒内,慢火熬,时时搅转,令膏凝,即住火。芎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蛇床子(炒)1两,卷柏(去根土,炒)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去汗)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炙)1两,木香1两,荜澄茄1两。
【制法】 上为末,并入药膏,同前八味拌和令匀,干不可丸,即添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除百病,肌肤充实,颜色红润,进饮食,壮筋骨,暖血海,黑髭发。主形气衰惫,积气上攻,心膈不利,身体羸瘦,饮食无味;妇人屡经产育,血海冷惫,腰腹气痛。
【用法用量】 每日3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补益猪肾丸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耆(切,酒浸,焙)1两,牛膝(切,酒浸,焙)1两,肉苁蓉(切,酒浸,焙)半两,黄蜡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3分,白蒺藜(炒)3分。
【制法】 上药除蜡外,为末,用猪肾1对,葱白5茎,各切细,以法酒炒欲熟,入蜡令溶尽,捣烂搜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眼目昏暗。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补益钟乳丸
【处方】 钟乳粉3两,五味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泽兰1两,远志3分(去心),芎1两,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桔梗1两(去芦头),细辛半两,柏子仁1两,熟干地黄2两,当归1两(锉,微炒),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紫菀1两(洗去苗土),蒲黄3分,芜荑仁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血海虚,气上攻于肺,或时喘促,心烦,吃食少味,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
 
 
 
 
 
 
 
补益养荣汤
【处方】 熟地黄1钱半,当归身1钱2分,白芍药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陈皮1钱,川芎8分,人参8分,知母8分,黄柏7分,甘草5分,五味子9粒。
【制法】 上锉,作一帖。
【功能主治】 虚劳气血俱损,及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集略》
 
 
 
 
 
 
补益养精方
【处方】 生干地黄12分,天门冬10分(去心),干姜6分,菟丝10分(酒渍2宿,焙干别捣),石斛8分,当归6分,白术6分,甘草8分(炙),肉苁蓉7分,芍药6分,人参8分,玄参6分,麦门冬10分(去心),大黄8分,牛膝6分,紫菀6分,茯苓8分,防风6分,杏仁8分(去皮尖,熬),麻子仁8分,地骨皮6分,椒3分(去目,汗)。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使人身体润,服之多性情。主五劳七伤,六极八风,十二痹,消渴,心下积聚。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广济方》
 
 
 
 
 
 
补益延寿膏
【处方】 生干地黄4两,熟干地黄4两(并洗净),川当归(去芦,酒浸)2两,防风(去芦)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大藕三条去皮节,切片,研,取汁一碗,同前药于银石器内熬成膏子令厚,入蜜4两同熬成膏,却顿砂器内。
【功能主治】 活血通气,养神安志,面泽体润,不生疮疡。去山岚瘴气等。主
【用法用量】 每用1匙,空心或日午、临卧以酒调服。半月见效,面色红润。如不饮酒人,入沸汤调之亦无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四
 
 
 
 
 
脑动脉硬化中医验方
1、主治:脑动脉硬化症,气血虚夹瘀,头痛头晕,遇劳即发,面色不华,失眠健忘,心悸,焦虑,忧郁,精神紧张,喜怒,甚者震颤,步态不稳,动作缓慢。
处方:当归、黄芪、茯苓各15克,党参、龙眼肉、熟地、阿胶、白术、红花、川芎各12克,木香10克,丹参30克。水煎日服一剂。
2、主治:脑动脉硬化症,肝肾虚夹瘀,头痛头晕,耳鸣,面潮红,急躁,失眼健忘,腰酸遗精,目眩肢颤。
处方:龙骨、珍珠母、丹参、山楂、菊花各30克,夏枯草、钩藤、生地、白芍、何首乌、枸杞子、龟版胶、牛膝各15克,天麻、栀子、黄柏各10克。
3、主治:脑动脉硬化症,痰阻血瘀,头痛头晕,头沉重,体位改变时眩晕加重,胸闷,恶心呕吐,表情淡漠,语言障碍,或有一过性肢麻乏力等。
处方:丹参、山楂各30克,茯苓15克,天麻、半夏、白术、枳实、陈皮、桃仁、红花、昌蒲各12克。日服一剂。
4、主治:脑动脉硬化症,头痛眩晕,健忘,性格变化,性绪波动,震颤,平衡失调。
处方:熟地、首乌、杞子、石菖蒲、益智仁、茱萸、桑葚子、女贞子、补骨脂、鹿角胶、山药、白芍、龟版、远志、丹参、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红花、丹皮、山楂、虎杖、生地、三七、鳖甲各10克。[阳虚加肉苁蓉仙茅淫羊藿各10;阴虚加玄参沙参麦冬各10;气虚加党参黄芪黄精五味子各10;痰湿加半夏苍术茯苓厚朴各10;肝阳上亢加羚羊角石决明天麻白蒺藜钩藤各10;气滞加木香砂仁陈皮各10;心神不宁加柏子仁酸枣侉朱茯苓浮小麦珍珠母各10]
5、主治:脑动脉硬化症。
处方:石菖蒲、熟地、首乌、杞子、虎杖、女贞子、丹参各15克,川芎、山楂、益智仁、红花、远志各6克。水煎日服一剂。
处方:杞子、淫羊藿、熟地、黄芪、山楂、刺五加各10克。水煎日服一剂。
处方:葛根、鸡血藤、杞子各30克,女贞子、当归各20克,党参、川芎各15克,石菖蒲、菊花、甘草各10克。水煎日服一剂。
处方:山楂60克,熟地、玄参、沙参、山茱萸、杞子、天冬、麦冬各15克,丹皮、菊花、当归、川芎、赤芍、决明子、茯苓、泽泻各10克。水煎日服一剂。
处方:桑寄生、茯苓各15克,竹茹12克,陈皮、半夏、枳壳、钩藤、葛根各9克,甘草、莲子心各6克。水煎日服一剂。
处方:山楂子、淫羊藿各2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用。
 
 
 
 
 
 
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效方
(一)
方1慢性胃炎:蜂房,每次5克,洗净空腹嚼服,每日服三次,服20天治愈,本方还治慢性鼻炎,慢性气管炎。
方2慢性萎缩性胃炎:枸杞子每次10克,洗净嚼服,每日服二次,服2个月,治愈率75%,有效率100%。
方3慢性萎缩性胃炎:沙参、玉竹、石斛、莲子、扁豆、茯苓各15克,栀子、生地、通草各9克,滑石12克,甘草、竹叶各6克,灯芯草1.5克;加减,腹胀加枳壳、厚朴各10克,恶心、呕吐加竹茹10克,食欲不振加鸡内金10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药液合一起,分三次服,共服20剂,治100例均治愈,很少复发。
方4慢性胃炎:海螵蛸24克,鸡蛋壳少许,栀子、当归各12克,柴胡、香附、陈皮、郁金、何首乌各15克,砂仁、甘草各6克,白胡椒、生姜各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每次加白糖一匙,病程1--3年,服9剂治愈;6--9年,16剂治愈;10--12年及以上20--24剂治愈。
方5胃溃疡:蒲公英30克,海螵蛸、元胡、瓦楞子(先煎)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一周治愈。
方6胃溃疡:苍术、干姜、红花、枳壳、吴茱萸各10克,元胡、黄芪各12克,白芍15克,附子、厚朴各6克,肉桂、米壳各4克,研细混匀,分成每包4克,,每次一包,每日服二次,服完为一剂(大约12天)服2--4个疗程治愈。
方7胃溃疡:川楝子、元胡各0.5克,甲硝唑0.2克,研细混匀装入胶囊,一次服下,每日服三次,服20--30天,治疗200例,全部治愈,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96.7%
方8胃溃疡:土木香研细,每次10克,每日二次服,治疗20--30天,治278例。治愈257例,治愈率92%。
方9胃下垂: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0克,防风8克,胃胀加木香、砂仁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服3--5剂治愈。
方10胃下垂:蓖麻子仁3克,五倍子1.5克,加水少量捣成药饼敷在脐中,外部固定,用热水袋热敷10分钟,每日热敷二次,三天换一次药,治10--20天治愈。治疗多例均治愈。
方11胃下垂:吗丁啉,每次20毫克,每日三次服,服1个月,治胃下垂有效率90%。
方12幽门不全梗阻:陈皮、厚朴各15克,苍术25克,甘草9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服3--5剂治愈。
方13反酸、烧心:生花生米,每次吃10--20粒,过一会儿即愈。
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效方(二)
方1胃炎、胃溃疡:乌贼骨、鸡内金各150克,制元胡、黄芪、制白术、猪苓各50克,大黄5克,高良姜40克,研细混匀,每次10克,每日二次,饭前服,3--5天显效,服完为一剂,服1--2剂根治,治愈率98%以上。
方2胃炎、胃溃疡:枳实、白及各100克,甲硝唑(0.2)40片研细混匀分成20包,每次1包,每日二次饭前服,服完为一剂(10天)1--3剂治愈。
方3慢性胃炎:白糖50克,白酒40毫升,用鸡蛋清2个搅匀,文火焙干呈杏黄色(勿焦),中午饭前一次服下,每日一次,3--5天治愈。
方4各种胃病:三七粉3克,瘦猪肉100克,放在碗中加点水蒸熟吃肉喝汤,隔日一次,3--5次显效,重者十余次治愈。
方5各种胃病:鲜姜切片,放在绵白糖中滚一下,用筷子夹着放在香油锅里炸一下,每次吃2片,每日吃三次,吃半个月,可根治各种胃病。
方6各种胃病:红糖50克,加水50毫升煎成浓汁,放入艾叶50克炒一会,再加水200毫升煎10分钟,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治数百人均治愈。
方7各种胃病:土豆4斤去皮捣成糊状,加少量水放锅中熬干,改为文火焙干存性,研细,每次服5克,每日服三次,服3个月治愈各种胃病。
方8各种胃病:乌贼骨300克,元胡100克,研细,加蜂蜜2斤拌匀,蒸20--30分钟,每天早晨空腹吃50克,每日一次,服完一剂,(约25天)治愈。
方9胃下垂:猪肚半斤,白胡椒25克,一同煮熟,每日一次吃完,连吃3天治愈。
方10胃下垂:猪肚1个,黑胡椒150克,用纱布包好放进肚中,煮熟切片,与花生米适量放在一起加油盐炖熟,每天早晨吃一小碗,吃完为一剂,吃完二个猪肚治愈胃下垂。
附:
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乌贼骨、生大黄各30克,研细混匀,每次3--5克,每日服三次,连服7天治愈。(提示:大量出血或出血不止,应去医院)
 
 
 
 
 
 
败血症根治方
败血症是由各种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严重全身性感染。以急性起病,伴高热,寒颤等全身毒血症症状和白细胞增加等为特征,并常见皮疹及肝脾肿大。
 秘方:生石膏30g,知母7g,西洋参3g,生地、竹叶芯、犀角、甘草各6g,银花、连翘各9g,黄连4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主治小儿脓毒败血症。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3岁患儿,每日服两剂,日夜频饮。服一剂即汗出热退,二剂气阴两复,渴汗俱止,体温恢复正常。后以沙参,麦冬汤调理而安。
 
 
 
 
 
 
 
补益小泽兰丸
【处方】 泽兰2两,藁本1两,白术1两,白芍药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骨1两半,人参1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碎,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阳起石2两(酒煮半日,细研,水飞过),赤石脂1两(细研),桂心1两半,紫石英1两(细碎,水飞过),钟乳粉1两半,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白矾1两半(烧灰),干姜1两(炮裂,锉),石膏2两(细研,水飞过),山茱萸1两,芜荑3分,柏子仁1两,芎1两。
【制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劳冷虚损,饮食减少,面无光色,腹中时痛,女子月信不调,翕翕少气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
 
 
 
 
 
 
 
 
补益消癌汤
【处方】 黄耆30克 人参9克 当归15克 元肉15克 金银花9克 陈皮9克 生地15克 地榆9克 贯众9克 公英9克 大小蓟各9克 杜仲15克 三七6克
【功能主治】 主恶性肿瘤晚期,气血两虚,热迫血行,发热出血者。
【用法用量】 三七研末,以药汤冲服,日服三次。
【摘录】 《肿瘤的诊断与防治》
 
 
 
 
 
 
 
 
 
痿证;肝肾下虚
补益丸
【处方】 龟版(酒炙)1两,琐阳(酒浸)1两,生地(酒浸)1两半,归身(酒浸)1两,陈皮1两,杜牛膝(酒浸)1两,白术2两,干姜7钱半,黄柏(炒)半两,虎胫骨(酒炙)半两,五味子2钱,茯苓半两,白芍药(酒浸)1两,甘草(炙)1钱,菟丝子(酒蒸熟,研如糊,入余药末,晒干)1两。
【制法】 上为末,紫河车为丸;如无紫河车,猪脑骨髓亦得。
【功能主治】 痿证;肝肾下虚。
【用法用量】 方中菟丝子用量原缺,据《准绳·类方》补。
【摘录】 《医学纲目》卷十七引丹溪方
 
 
 
 
 
清经散
方解:方中黄柏、青蒿、丹皮清热降火凉血;熟地、地骨皮清血热而生水;白芍养血敛阴;茯苓行水泄热。全方清热降火,凉血养阴,使热去则阴伤,血安而经自调。
方歌: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清经散的用法用量
组成: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9克(酒炒),大熟地9克(九蒸),青蒿6克,白茯苓6克,黄柏1.5克(盐水浸炒)。
用法:水煎服。
加减:若月经过多者,去茯苓,酌加地榆,茜草根以凉血止血;若经行腹痛,经行夹瘀块者,酌加炒蒲黄、三七以活血化瘀止血。
清经散的功用主治
功用: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主治:经期提前,量多,色紫红,质稠,可伴有心胸烦闷,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清血养阴汤
清血养阴汤用法用量
组成:生地、丹皮、白芍、玄参、黄柏、女贞子、旱莲草。
加减:若月经量少者,酌加熟地、丹参;潮热不退者,酌加白薇、地骨皮。
清血养阴汤的功用主治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防己地黄汤
方论: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补真阴,凉血养血为君;防己善搜经络风湿,兼可清热为臣;防风、桂枝调和营卫,解肌疏风为佐;甘草调补脾胃,和协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防己地黄汤用法用量
组成: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风22.5克、甘草7.5克。
用法:上四味药,以酒200毫升,渍12小时,绞取汁;用生地黄1千克熬煮,蒸1小时,绞取汁;以铜器将上二种药汁和匀,分二次服。
防己地黄汤的功效主治
功效:滋阴凉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脏头丸
脏头丸用法用量
组成:槐子30克,牙皂2.1克,黄连120克,糯米75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雄猪大肠1条,去油洗净,将前药入内,两头扎住,砂锅内煮烂、捣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70丸,米饮下。
脏头丸的功用主治
主治:肠风下血,脱肛。
 
 
 
 
 
 
 
 
 
补益肾水,明目,壮阳气。主腰膝痛
补益丸
【处方】 小茴香1两(盐炒),木香1两,川楝子春秋2两,夏1两,冬3两(取肉,酒浸),枳壳(去瓤,麸炒)1两,知母春秋2两,夏1两,冬3两(酒浸),白茯苓1两,甘草(炙)1两,地龙(炒)1两,鹿茸(酒浸)1两,川山甲1两(酥炙),狗茎5枚(酥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肾水,明目,壮阳气。主腰膝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细嚼,温酒送下,干物压之,午食前再进1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瑞竹堂方》
 
 
 
 
 
 
 
 
肝肾不足,下肢痿弱不用
补益丸
【处方】 龟版(酒炙)30克 锁阳(酒浸)30克 生地(酒浸)45克 归身(酒浸)30克 陈皮30克 杜牛膝(酒浸)30克 白术60克 干姜23克 黄柏(炒)15克 虎胫骨(酒炙)15克 五味子6克 茯苓15克 白芍药(酒浸)30克 甘草(炙)3克 菟丝子(酒蒸熟,研如糊,晒干)
【制法】 诸药为末,紫河车为丸。如无紫河车,猪脑骨髓亦得。
【功能主治】 主肝肾不足,下肢痿弱不用。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 《医学纲目》卷十七
 
 
 
 
 
 
 
 
 
补益天雄丸
【处方】 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菟丝子(酒浸1宿,焙干别捣)1两,柏子仁1两,石斛(去根,锉)1两,巴戟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牛膝(去苗)1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利去皱皮,炙令干),熟干地黄2两,肉桂2两(去皱皮)。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劳气,身体疼痹,手足无力,气血虚损,颜色萎黄,精神昏沉,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40丸。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七

照水丹
照水丹的用法用量
组成:朱砂15克,海螵蛸3克。
制法:上二味,乳钵内细碾,水飞过,澄取;又用黄蜡少许熔化入药;待要用时,就火旋丸,如萝卜子大。
用法:临睡时用1丸点入眼角,紧合眼睡着,次日用温汤洗下。未全退者,更用一服,极妙。用此药后,或更以所吃药与之,尤妙。
照水丹的功效作用
主治:治眼翳。
 
 
 
 
 
 
珍宝散
珍宝散的用法用量
组成:珍珠9克,硼砂、青黛各3克,冰片1.5克,黄连、人中白各6克(煅过)。
用法:共为细末。掺患处。
珍宝散的功效主治
主治:口内诸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