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末三国之夷陵战役(下)

 四地闲夫 2020-04-12

对峙时期

正当刘玄德已“不可沽名学霸王”之气摆出一副席卷荆州之态势,并派驻兵力前往夷陵作战预诱敌发动正面陆地作战,孰料陆伯言突然一个回马枪,刺中蜀军五个屯的兵力,这是刘备半年来第一次受挫,于是他回兵秭归,同时将水军断后并封锁江口。

一个月后刘玄德亲自兴师,孙子云: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围地为谋(进军地形复杂有隘阻挡,而且道路迂回曲折,若以少胜多当采取围地而战)刘备世之滑虏一生征战岂能不懂,于是设下伏兵,命吴班为先锋,率数千人屯驻夷陵平地,又埋伏于山谷,吴诸将各个应战气势难挡,眼见决战就在眼下,孰料书生陆伯言一眼看穿,搁置诸军,悬崖勒马。

就此陆逊僵持于夷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随即战争也进入了僵持状态。正当如此蜀军出奇兵使黄权为侧翼牵制北岸的陆逊。刘备悄悄的亲率主力翻越荆门险峻。

汉末三国之夷陵战役(下)

(2017年拍摄于湖北荆门)

剑指猇亭一路联营以保完全,同时迅速穿插突至夷道(宜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显然出乎陆逊想象,就这样江南孙桓被包抄,突然拉响警报求救陆逊。而后又快速攻下佷山,南联武陵,遣马良联合五溪,顷刻诸县俱反吴归汉,武陵丢失。与此同时零陵、桂阳警报跌宕起伏。武昌危危可及,孙权急令步骘急率重兵驻守益阳,以防马良率荆南义军径出长沙。这样一路吴军后续部队退归益阳致使陆逊孤军于夷陵。

汉末三国之夷陵战役(下)

图为三军对峙

一番云雨奇招迭出,蜀军成功的躲避了夷陵主力并选择了皇亲国戚孙桓做为突袭的目标,此时如陆逊出击救援则一举两路拿下这场战争,如不出击救援则出击直入江汉平原,造成一种取武陵、江陵直逼长沙的态势,给武昌造成威胁(长征时期红军佯攻贵阳四渡赤水也是如此)使陆逊无暇东顾,只可惜陆逊比龙云聪明岿然不动。

汉末三国之夷陵战役(下)

荆门之险

另外从卫星图中小路可以看出蜀军出奇兵翻越荆门所向披靡直逼夷道快速穿插,但是山路狭窄必定一路形成长蛇之势,假想如果消息走漏加之动作缓慢,东吴派遣水陆军分割切断主力,使刘备首尾不得相顾而且退路丧失那战争可能就提前结束,基于此刘玄德必定采取长蛇阵步步扎营,以首尾相顾保障粮草及退路的安全。

读史常见史家就此批评刘备弃船登陆是失败的原因,我想这是已失败之结果倒推理由,设想一下如果刘玄德此次三峡之战没有顺流结果将如何,其次与南人相比优势不在水军,若翻越荆门水军侧翼保护,一旦被切断主力或分割水军,再想逆流而上难之加难。反之如奇兵获胜加之五溪蛮策应成功,再已水兵顺流急下两下夹击东吴必败,只可惜天不随愿陆伯言少年老成守得住钓鱼台。

再者丢开结局,考据史料和地形不难发现,刘备自巫峡至夷陵号称七百里,其实全军五十屯有四十屯在主力战场,可以肯定刘备并未分散用兵。其次看看地形大江出夷陵突然江面宽阔,两岸山峦叠嶂有荆门、虎牙之门户同时江水由西向东改为向南激流,必定水势湍急(现在的葛洲坝),而且唯有临江小道不易展开蜀军擅长的陆战,却为事先在这里扎营又精通水战的东吴提供了优良的战机,因此刘备避实就虚,声东击南,可谓经典教案。

有人说刘备不懂兵,那孙吴战将又何许人也?由此可见曹子桓笑讥刘备连百里围山扎营,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同时也可以看出刘备之失败不在连营。

汉末三国之夷陵战役(下)

(图为夷陵及葛洲坝地域)

火烧连营

刘备经数月围剿致使战争局势变的平缓乃至僵持,同时对于陆逊真可谓大将风度任尔狂风急雨我则岿然不动,就这样半年有余。

如再假以时日吴军不能在夷道沦陷前耗死蜀军则必败,于是乎陆伯言仔细分析了刘备将疲兵散、骄纵日盛之态势,发起了主动攻击直击连营,欲使刘备后路断绝而且此次战役东吴军一反守势之常态,快如闪电动如脱兔。

章武二年闰六月,沉寂许久的兵营突然被一场小范围的局地战争触动了一下,并最终已吴军失败而结束。但是这更让骄气日长的蜀军,目空一切。也更坚定了蜀军轻敌的判断,但接下来噩梦即将登场。

湖北四川交接山峦叠嶂草木丛生,利于火攻。遥想冬季赤壁一战吴人也甚会用火攻何况此时夏季,其次交错日久刘备焦火日盛,戒备底防。陆逊佯攻一战,更是查知。于是杀机一步步逼近,陆伯言磨刀霍霍。

开战陆伯言屯夷陵,拥有长江之利,蜀军沿江防御战线冗长。陆逊命令军士顺流而下选择蜀军防御间隙登陆,一人一把茅草顺风纵火,于是蜀军多处营盘起火,刘备见势不妙发起反击无奈火势太大又连营焚烧首尾难救(据史料记载当时黄雾弥漫我想是否有事先所备硫磺导),其次水军又远在夷陵。其后荆门狭窄,败军之将蜂拥而至秩序混乱人仰马翻,可想而知踩踏致死恐怕多余战死。今天也已无从而至刘备是如何脱险的,但一路土崩瓦解之快令人唏嘘。蛮军胡王沙摩柯为吴军所杀,一场鏖战蜀军遭遇毁灭打击。刘玄德收拾余部一路溃败,无奈吴军速度太快致使夷陵的黄权侧翼所部被吴军反围剿,刘备无暇顾及走投无路之际投了魏军。到了马鞍山刘玄德欲重整旗鼓环山为依托誓死一战,扭转战局无奈蜀军损失大半士气低迷,当初的虎视之态早已荡然无存。陆逊督军乘胜杀至,以优势之兵杀得蜀军星流云散,于是刘备乘夜遁逃直至秭归。于此同时东吴水军已逆流而上(我当依当时之火势和气候肯定是东南风),此时刘备在陆军及东吴水军的逼迫下无奈放弃水军,只能从栈道遁走。陆伯言不依不饶,尾随其后刘备赖傅肜挡住追兵,直奔石门。其地山势高峻,两下逼合,刘备遂令此处驿站焚烧败军所弃皮铠,塞断道路,自率军径趋白帝。本以为逃之夭夭,谁成想半路杀出个那个皇亲被刘备奇兵围了许久的孙桓,率军攀巫山险要之地阶段上夔堵死刘备退路,此时邵烈皇帝不得不放弃栈道,翻山为猿方回到起点永安。读史至此,我在想那个羽扇纶巾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诸葛孔明为何不在巫山栈道设下救命以防万一呢?

汉末三国之夷陵战役(下)

(图为刘备败走之迹)

天下之变

刘玄德一生跌跌宕宕此起彼伏,百折而不挠屡屡绝处求生,至天甲之年终三分天下有其一,然倾力东征却落得个旧仇未报又添新仇,输在一个后生小子的手里,实乃命也。

蜀军溃败,武陵、长沙、桂阳三郡再无收回之机,马良战死,黄权降魏至此伐吴志军战死逃亡,可谓十之有八。

吴军大胜,屯军南山,全琮统兵直逼白帝。两下攻防,无可乘之机。偏军将军赵云此时已来援,诸郡也发兵相助,刘备算是依托地形终于稳住了事态。

本以为可以一统长江流域的孙家子弟正当群情激奋之时,谁料看了一年多热闹的曹子桓突然醒过来,不愿孙仲谋独揽果实,发兵讨伐。

昔日曹孟德四越巢湖,而望吴兴叹今曹子桓新帝上任三把火非要大动干戈,命三路出击曹休出洞口、曹仁出濡须口、曹真出南郡浩浩荡荡而来,而此时时以至秋夷陵诸军已退还并未做大的修整,其次白帝城还有一只病虎垂垂久已,伺机而出,三面临敌一面冷战够孙仲谋大喝一壶。为此孙大帝使出了看家本领,投敌献表。此时这位文帝也已成长不买此账,三路大军皆破长江防线,吴军危若累卵。

正当此时那位白帝城的困虎,见东吴翻转之局势如此一封书信邮寄至小冤家陆逊,扬言发兵报夷陵之仇,眼见数千里防线功亏一篑,于是使出了拿手好戏再向年迈刘备求和,得此台阶不甚欢喜随机化干戈为玉帛,回到了建安二十四年之前的吴蜀联合的好戏。然而一场瘟疫也接踵而来救了碧眼儿一命,魏军戛然而止,至此章武三年、黄初四年、黄武二年中华大地终于万籁俱寂归于平静。

风云变幻,正当三股势力洗牌之关口,假如吴蜀两国饮恨做罢削弱曹魏势力才是根本。而彼此两弱相攻,不过饮鸩止渴,天亡之道。故而看似吕子明偷袭荆州大获全胜,是不然乃为因果倒失,错过了曹操去世曹丕未稳之际的大好良机,末了曹氏集团越做越大,实力天平进一步失衡。此后数年,蜀汉困于秦岭,孙吴困于合肥均无计可施,以此种种皆因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在吕子明关羽威胁论之抉择下命运浩劫,真可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

(感谢后续请关注我的诸葛北伐、寿春之战、姜维北伐、蜀汉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