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世学颜体的代表书家

 xianfengdui111 2020-04-13

米芾认为颜真卿的书法有“篆籀气”,这正如“锥画沙”式的中锋用笔,使颜体书法能得自然之妙,其字结构沉着、大气磅礴、多力筋骨。要追溯颜真卿书法的渊源,还应从六朝碑刻中寻觅。书法史料记载,颜真卿书法得力于《北魏吊比干碑》,也从《瘗鹤铭》、《郙阁颂》、《高植墓志》、《太公望表》等汲取学养。笔法方面受张旭的影响颇深,亦对王羲之、王献之及褚遂良有过深入研习。从古至今。学颜真卿书法的书家数不胜数,但能得颜真卿书法精髓的却微乎其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来就后世学颜体的代表书家进行简要分析,如能为每一位学颜真卿书法的同道有所裨益,幸甚至哉!(本文作者: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


第一位:柳公权

柳公权学颜真卿“脱筋换骨”,他将颜体字形拉长、笔画相应变细,但其用笔方法并未改变。其书法最明显的特点是有着外露的筋骨、弹性十足的笔画。提到“颜筋柳骨”,人们就会想到颜真卿与柳公权,毋庸置疑,算得上是古今学颜体的宗师级人物!在楷书历史上,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并称为“欧颜柳赵”。遗憾的是当前学柳体的寥寥无几。

第二位:苏轼

苏轼学颜真卿“肉中见骨”,实乃学颜体的重要策略,即下笔不能拘谨,用笔胆子一定要大。苏轼学颜体书法,不仅能进去,还能出来,而且能变,这很了不起。苏轼学颜体书法,为何能有浑厚苍健,气势博大的境界?这主要受益于《东方朔画赞》。


第三位:黄庭坚

黄庭坚学颜真卿“得之笔法”,他学颜体最不像“颜体”,却对颜体笔法游刃有余。

第四位:刘墉

刘墉学颜真卿“由严变婉”,这种“师古、泥古”后,而又能化之,且出神入化的,实在不多见。刘墉学颜体书法,意趣横生、结构遒媚。


第五位:钱沣

钱沣学颜真卿“惟妙惟肖”,写得最成功的是《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与《元次山碑》。钱沣学颜体,毫不夸张地说,专业技能是最强的。学颜体能做到“能散能拓”,钱沣是也。

第六位:伊秉绶

伊秉绶学颜真卿“最得精髓”,不仅用颜体楷法写隶书,亦用隶书运笔法写颜体。康有为说“汀州精于八分,瘦劲独绝。”,沙孟海评“伊秉绶是隶书正宗。”,颜体名家何绍基认为“大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简。”伊秉绶深谙颜体“变化”之妙,并从颜真卿师法的《北魏吊比干碑》中下功夫,正所谓“师法师之所学”,皆为我用。总而言之,伊秉绶学颜体笔法,又能得颜体骨气,重要因素应是以“我”为大,后辈书法道友当学之。


第七位:张廷济

张廷济学颜真卿“功力匪浅”,他博采诸家,却与颜体有缘,一学便能得之神韵,实乃常人不能及也。

第八位:何绍基

何绍基学颜真卿“名气最大”,他遍临南北朝碑刻,在隶书上功夫颇深,并以“隶渗颜字”,再参以《信师禅师碑》、《张黑女墓志》,写出了自己的面貌。他受学颜体大家刘墉的影响,并常用“提笔绞笔”写颜体。他学颜体“熟虽无过”,却恰因“熟”的习气,丧失了颜体的“魂”,多了几分“俗气”,实在是美中的不足。


第九位:翁同龢

翁同龢学颜真卿“兼收众长”,他最喜用钱沣的笔法写颜体,并将北碑与颜体合二为一,这虽不是什么另辟蹊径,但在当时已无人可以匹敌。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以上列举的学颜体的后世名家,仅为抛砖引玉,希望书法道友们能有所补充,方便我们在学习颜体书法的道路上,能互相参考彼此的临帖经验,共同进步!


(本文作者: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诗人、思想者、书画篆刻研习者,著《语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这里》、《思想末世论》、《道德黑洞》、《未来历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