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有时如鹜溏,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 寒湿之邪,困脾伤肠。 治法: 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代表方: 藿香正气散加减。 本方功能疏风散寒,化湿除满,健脾宽中,调理脾胃,适用于寒湿泄泻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者。 常用药: 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 随证加减: 若表邪较重,周身困重而骨节酸楚者,可加荆芥、防风以增疏风散寒之力。 如湿邪偏重,胸闷腹胀尿少,肢体倦怠,苔白腻者,应着重化湿利湿,可用胃苓汤以健脾燥湿,淡渗分利。 |
|
来自: 仁和堂老军医 > 《泻泄慢性结肠炎I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