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去世后,他的石膏遗像上因为粘了他22根毛发,今已是一级文物

 花开无田 2020-04-13

在我国,只要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必定知道"鲁迅"这个名字、都必定学过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不论是人教版、沪教版还是哪个版本,如果没有收录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这本教科书的编撰者一定是不合格的。我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十分喜欢论资排辈。虽然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还是有人给近代文坛排了个名序。鲁迅先生被这个排名列为榜首,被称为近代文人的执牛耳者。毛主席更是公开表态:"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鲁迅先生著作等身,做过教授的他更是桃李满天下。在他逝世后,无数曾受他启迪的人和他的粉丝们,都沉痛的缅怀着这位文坛巨匠。在鲁迅先生的家乡绍兴,还有这鲁迅先生的纪念馆,但那里只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其实并没有留下很多鲁迅先生的遗迹。如果人们真的是想要追思鲁迅先生,最好的选择还是去位于上海的鲁迅先生纪念馆。

那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先生在世时家居的摸样,还摆有很多珍贵的纪念物品,比如鲁迅先生和家人的照片、鲁迅先生创作时的手稿等等……但要说其中最珍贵、最具有纪念价值的物件,还要数一个1:1的鲁迅先生真容的石膏像。

要说起鲁迅的这个石膏像,还是有些渊源的。1936年时,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当时事发突然,很多鲁讯先生的好友惊闻噩耗,都悲伤不能自已。他们如同鲁迅的家人一样,不愿意相信这个噩耗。其中,鲁迅先生的挚友奥田杏花在得知这一噩耗之后,深感悲痛。正巧那时她正在上海,所以她第一时间就去往了鲁迅先生的住所吊丧。当时鲁迅先生存留在世的影像资料仅仅只有几张照片而已。为了让挚友的形象更好的存留于世,供后人瞻仰,身为雕刻家的奥田杏花决定为鲁迅先生制作衣服石膏人面模像。

在征得鲁迅遗孀许广平先生的同意之后,奥田杏花开始争分夺秒地进行准备工作。为遗体做石膏模像不同于别的工作,由于已经离世,鲁迅先生的皮肤组织已经丧失了弹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毁坏鲁迅先生的遗容。在经过缜密的准备之后,奥田杏花先是在鲁迅先生的面容之上涂抹了一层厚厚的凡士林,而后为了保险起见,还围上了一层纱布。在这些都完成之后,奥田杏花才开始为鲁迅先生制作模像。好在准备充分,石膏半个小时就脱了膜,二鲁迅先生的遗体也并没有受到损害。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在脱模的过程中,还是有22根毛发,被石膏模像带了下来。后来,据奥田杏花称,那二十二根中有二十根是胡子,两根是眉毛。

在鲁迅先生的人脸模像完成之后,奥田杏花就把它交给了鲁迅的家人,而鲁迅的家人们也一直对这副模像精心呵护。即便是后来的战争岁月,都没让这副石膏模像受到丁点损坏。建国后,应广大民众呼声,鲁迅纪念馆在上海正式成立,而许广平为了让参观者更充分的认识鲁迅先生,无偿的把这副石膏模像,捐赠给了纪念馆。可石膏制品终究是很脆弱的,所以鲁迅纪念馆的负责人最终决定将这幅模像进行了复刻,日常展出用的都是复制品。

而制作复制品用于展出,收藏真迹好好保护,也是很多很多博物馆在展览珍贵展品时所采取的措施。

鲁迅先生的面容模像因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栩栩如生的细节,被专家组认定为是一级国家文物。今天,在我们观摩鲁迅先生模像的时候,一定会对许广平先生的大公无私心怀感念、对奥田杏花精湛的人物面容拓印技术感到叹为观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