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做题:给括号里的字加上拼音 1、(谥)【】号通常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如汉武帝的“武”,隋炀帝的“炀”。 2、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食”旧读【】。 3、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4、(怂)【】恿是个贬义词,意思是从旁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5、 (悚)【】然形容害怕的样子。 6、(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木雕泥(塑)【】比喻人的神情、动作呆板。 8、(朔)【】气传金柝。 9、暗中捣鬼叫作(祟)【】。 10、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也表示枝叶纷披的样子,还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11、鞭(挞)【】本意是鞭打,比喻抨击。 12、纷至(沓)【】来。一(沓)【】稿纸。 13、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14、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叫玲珑(剔)【】透。 15、首孝(悌)【】,次谨信。 16、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17、不知爱惜,任意糟蹋东西叫暴(殄)【】天物 18、行动不沉稳或言行不严肃不庄重叫轻(佻)【】。 19、书法练习中,临(帖)【】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20、悲痛地放声大哭叫(恸)【】哭。 参考答案 1、(谥)【shi,四声】号通常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如汉武帝的“武”,隋炀帝的“炀”。 2、箪(食)【shi,二声】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食”旧读【si,四声】。 3、渊(薮)【sou,三声】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4、(怂)【song,三声】恿是个贬义词,意思是从旁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5、 (悚)【song,三声】然形容害怕的样子。 6、(溯)【su,四声】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木雕泥(塑)【su,四声】比喻人的神情、动作呆板。 8、(朔)【shuo,四声】气传金柝。 9、暗中捣鬼叫作(祟)【sui,四声】。 10、婆(娑)【suo,一声】,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也表示枝叶纷披的样子,还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11、鞭(挞)【ta,四声】本意是鞭打,比喻抨击。 12、纷至(沓)【ta,四声】来。一(沓)【da,二声】稿纸。 13、铁如意,指挥(倜)【ti,四声】(傥)【tang,三声】,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14、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叫玲珑(剔)【ti,一声】透。 15、首孝(悌)【ti,四声】,次谨信。 16、予出官二年,(恬)【tian,二声】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17、不知爱惜,任意糟蹋东西叫暴(殄)【tian,三声】天物 18、行动不沉稳或言行不严肃不庄重叫轻(佻)【tiao,一声】。 19、书法练习中,临(帖)【tie,四声】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20、悲痛地放声大哭叫(恸)【tong,四声】哭。 选做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 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 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 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 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释】卢纶(742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B.颔联是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产生的联想。前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后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 C.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D.尾联正如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收束)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D (解析:“却又不失希望”,错。尾联的主题是“感时伤乱、思家盼归”。) 2、①思乡;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③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④客居异乡的孤寂与惆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