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池瑜/文 韩天雍在篆书、隶书、行书、篆刻等方面,均取得相当的成果,特别是他的大篆和篆刻艺术,尤其为书法篆刻界所称道。 韩天雍 李白诗 68×138cm 纸本 2013年
中国文字及书法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的陶文,陶文兼具文字和符号及记号的功能。根据考古发现,在商代已经具有成熟的文字,殷商甲骨文是系统的文字,书写者和契刻者都经过严格的训练。由于甲骨片的不规整特点,要求契刻者在契刻时进行布局和整体安排,加之契刻的坚硬特点,形成甲骨文独特的审美效果。商周时期的金文,是先书写在范式上,然后和器具一起铸成,这样比直接契刻更加自由,书写特质和特点得到加强。所以我个人认为,甲骨文对中国文字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而金文对中国书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天雍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中,追本溯源,从金文入手,他特别致力于西周之大篆的研习,在大篆的创作上取得显著成绩。商代后期和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特别是西周的铭文,文字书法界和历史学界后统一称之为金文,这些铭文是大篆艺术的杰出代表。 韩天雍 节录《诗经》 68×280cm 纸本 2016年
天雍之大篆是在深入研究商周金文审美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大篆作为他书法创作的主攻方向,是充分认识篆书艺术特征及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意义后的选择。韩天雍在中国美术学院读书法学硕士研究生,第一次与导师沙孟海先生见面并向沙老请教书法风格问题时,沙老告诫他要注重传统,认为书法的风格是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选帖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性情而定。沙老一席话对天雍影响很大。他从小受父母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有较好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知识基础,喜爱古文字,所以他选择篆书作为自己书法学习和创作的主攻方向,并坚持研习和创作篆书二十余年。天雍临写石鼓文《銮车石》《田车·灵雨》《录簋》《害夫簋》《史颂鼎》《哀成叔鼎》等铭文,博采众长,并在临写的过程中吸收各铭文的书写特征。如临《害夫簋》注重其以方驭圆的结构及匀整遒劲的笔划特征,临石鼓文《銮车石》参照吴昌硕的临写作品,强调浑圆厚实的特点,在章法上则安排得更加规整,整幅作品浑然一体,气势雄健。天雍将临写与创作相结合,一方面他在临写的过程中细心体察所临金文和石鼓文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风格融化到临写之中,所以在他临写的篆书中,仍能见到自己的章法、结构和用笔特点。他特别强调临写对象的神采和气韵,将临写作品看成是创作的重要步骤。天雍创作的大篆作品,以古诗词和儒家佛道经典警句为内容,如《中庸语句》及《诗经·关雎》、陶渊明《饮酒诗》、阮籍《咏怀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这些作品我认为最能代表他的大风格。这些作品主要在吸收商晚期和西周金文的结体与用笔特点,如商晚期《司母戊方鼎铭》《戌嗣子鼎铭》及西周早期《大盂鼎铭》,参考其象形及点块和起收锋的特点,天雍加以新的创造,将西周早期铭文下笔也用尖笔的写法,改造为下笔多用点,收笔有的保留尖锋、有的也运用石鼓文圆整特点,这样在线条上具有点、尖锋和圆笔等变化,使作品用笔效果显得丰富。天雍也特别注重大篆中圆转和弧线的运用,并与横竖直线运用与字形有机结合,圆润典雅,庄重华丽,方中有圆,圆中见方。此外,天雍还吸收西周晚期《散氏盘》铭文“草篆”的笔意,提高书写速度,增加书写中的自由挥写。 韩天雍,1957年生,辽宁沈阳人。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出版有《中日禅宗墨迹研究》《日本书道史》《韩天雍金石书画集》等。的强度,使庄重雄健见长的大篆,具有豪爽泼辣的灵气,增加了大篆创作中的现代元素。他的《诗经·关雎》、陶渊明《饮酒诗》等大篆作品,是目前大篆创作中的上等佳品,为书法界所称道,体现了天雍大篆雄健壮硕与豪放灵巧相结合的风格特征。他近年尝试吸收草书运笔特点和绘画性视觉特征,创作了具有草篆性质的《勤能补拙》《厚积薄发》《谐》等,将沉稳的笔划和快速的书写结合,将浓墨线条和飞白的遒劲统一,使作品虚实相生,流转飞动,字里行间蕴含强烈的情感挥发,作品劲健泼辣,气势飞动,并有绘画般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可谓大篆中具有“当代艺术”特点的创新之作。此外,天雍对钟鼎文细劲用笔和长方形结体的小篆形式也加以研究,临写《王孙遗者钟》《秦公砖》以及吴昌硕《西泠印社记》,创作钟鼎文联“秦篆汉隶有逸趣,周鼎商彝考古今”,结体细长,用笔肯定流畅,铁线般的线条仍富有弹性,线的表现力很强,犹如细腰淑女,雅韵流美。 韩天雍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248×124cm 纸本 2013年
天雍在取得一定成就并取得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职称后,又投到首都师范大学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门下攻读书法学博士学位,由此可见天雍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治学精神。在此期间,他特别留心参观博物馆,收集日本有关禅宗墨迹资料,对中日禅宗墨迹进行深入探讨,完成二十多万字的博士论文《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对宋元禅僧墨迹流派、赴日禅僧墨迹、日本中世禅僧墨迹的展开、禅僧书画艺术特点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本专著对于宗教书画史及中日文化交流等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荣获2008年度国家课题社科艺术基金奖。 韩天雍 白居易诗 68×138cm 纸本 2016年
天雍的书法创作秉持沙孟海先生有关向传统和古代书法用力的训旨,从临写金文、石鼓文到汉碑,研究各个时期有关书体的特征,广采博收,扎实锤炼基本功,逐步形成独到的书法创作风格,他的书法临写和创作具有典型的中国当代学院书法的特点。他的学书研究厚积薄发,发表的多篇有关书法文化、书法创作、书法与宗教关系的论文以及出版的《中日禅宗墨迹研究》《日本篆刻艺术》《佛教写经》等,在相关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是书法篆刻史论研究的积极成果。韩天雍是书法家,又是学者、教授,在书法创作与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优异成果,相信正值盛年的他,无论在书法创作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会有新的重要成果出现。 韩天雍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248×124cm 纸本 2013年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