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珉:悟觉本能,体用一如——读邓匡林先生《拳学本能说》

 陈嘉珉图书馆 2020-04-13

邓匡林先生的《拳学本能说》(载邓匡林、于冠英著《二人集:守望与回归》,北京现代出版社20204月第1版)一文,是在释、道背景下,贯通其诗、文、拳三领域,并修道、悟道、见道的经典之作。

佛家讲十二因缘的不良循环,第一是无明,因此明理很关键。在明理基础上,可以增强信心,坚定意志,起到精神和心理的助力加持作用。进入境界有两个要点,用邓匡林先生的话讲,首先要悟觉本能,这是“体”;其次是“体”生“用”,体用一如。

试想,耳朵聋的人能听见声音吗,眼睛瞎的人能看见东西吗?回答不能。这个回答在世间法看来无可非议。但在见性1法看来,聋子能听到无声,瞎子能看见黑暗。正常人在无声的环境中和聋子是一样的,在黑暗的夜晚和瞎子也是一样的。耳聋的人,其能听之“能”并没有消失,所以助听器会发生作用;眼睛看不见的人,能见之“能”并没有损失,所以眼镜会产生作用。那么四肢残缺的人,支配肢体运动的“能”损失没有?如果这个能动之“能”没有了,配上假肢、拐杖有什么用?所以修行开悟,就是要追溯、悟觉到这个自我自性,邓匡林先生叫“本能”。人无论在肉体上损失什么,丧失的只是“用”,而用之“体”即本有之“能”始终存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人死之后就存在阿赖耶识里边。要不来生投胎,怎么还会有那个“体”,怎么还会产生那个“用”。而且人的体用和其他动物的体用不一样,其他动物的体用也和人的体用不一样,因此人才不会有一般动物行为的能(体),当然也不会有动物的行为(用)。

我是什么?比如指头被刺、膝盖被撞,我会说“我”痛,可是缺胳膊少腿,“我”还存在。修行开悟,明心见性,一定要找到这个“我”。找到自我,生老病死的问题全解决,因为这个“我”没有生老病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释迦牟尼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根根底底上的“我”是一种知性、自性,老子称为“道”,禅宗叫“这个”,邓匡林先生名之为“心画”、“本能”、“初心”。叫什么名称无所谓,关键是要修行证悟它,这叫见性、见道。

唐朝的天皇道悟禅师生病时,还跟普通人一样“哎哟哎哟”叫痛。徒弟感觉脸上无光,恳请师父不要叫唤。禅师说我叫痛,但有一个不痛的东西在里边,你们知道不?徒弟说不知道。徒弟觉得师父叫痛没面子,自毁家法。师父说你们不懂,那个叫痛的不是我,那个知道痛而自身不痛的自性才是我。那个破除执着、清清楚楚知道痛的知性并不痛,那个非生非灭、不痒不痛、不思善不思恶的自性,才是“我”。

知道痛的那个知道,即《楞严经》第二卷所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的第一个“见”。知道这个能知能见本来存在,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山”和“水”;痛啊痛便不是山,不是水了。然而我怎么会知道痛呢?关键是这个知道,知道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这个知道本身,非痛非不痛也。比如你说给我认错,我说“你还晓得错啊!”这个晓得本身,虽然晓得对错,但自身不对也不错。佛家说明心见性,这个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不对也不错的东西,就是心,就是性。我们平常说心情不好,那是情绪不好,哪里会有“心”不好呢,“心”不好也不坏。看不到这个不好也不坏的心性、知性,就是觉悟不够,没有见地见性,就是无明。修学一辈子不得究竟,做一只糊涂虫——误以为四肢是我,躯体是我,痛是我,整天忙得一塌糊涂来伺候这个假“我”。

邓匡林先生常说大成拳是文化拳、哲学拳,因为这个拳是最高层面上的“我”拳、本能拳,它把真正意义上的“我”给发掘出来了。这个不思善、不思恶的本能境界不生不灭,无量无边,所以这个拳道力量无穷。能够开发本能、自我、自性的任何一种拳道,必然潜力无限,举世无双。

邓匡林先生在《拳学本能说》一文中说,本能“既简单又玄妙”。说简单,本能是“本身具备之能力,无须外求,本身具足,拿来即用”;说玄妙,本能“‘求’则不知其所在,而不‘求’时则可能忽然而至”。这个本能就是佛家讲的自性,即人人皆具之真如佛性。邓匡林先生在文章中,特别引用《华严经》的“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圆觉经》的“众生本来成佛”等经文,都是强调自性、佛性的本能特质。人能够回归自性,就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守住痛之后的那个不痛,守住能见之能、能听之能,守住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不思,便可自证成佛,这是大成拳最重要的文化理论基础,所以邓匡林的《悟拳》偈(之一)说:

条条大道通罗马,佛拳之境本一家。

心无挂碍真如际,空洞无我本能达。

对于本能,邓匡林先生的《拳学本能说》主张“贴近它,体认它,契合它”,认为如此“极有必要”。贴近、体认、契合的过程就是做功修行,修行成果即是“在过程中发现、收获‘新’东西”。“‘新’东西”是什么?第一个是悟觉、契合本能,这是体;第二个是掌握、运用本能,这是用,是“体”生之“用”。所以修行者见道、得道的新收获是体用一如的终结成果。

“用”的最佳效果和最高境界是无为。武术名家李存义的弟子尚云祥,与王芗斋大师相交最深,尚云祥住在北京火神庙时,王芗斋前往探视,并与他研习拳技。王芗斋在尚云祥身上一按一捋,尚云祥的身体突然飞起来,头和肩插入房子顶棚,落地后二人惊诧相视。尚云祥请求再来一次,王芗斋说:“再有意来,恐怕就不成了,这就是郭老(云深)所说‘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始见奇’。再来就是有意了,把你弄不上去了。”所以人间最奇妙的成就,是在无为之境通过无中生有这个体用一如的过程完成的。王芗斋先生有意把人捋不上去,可是这个能捋之“能”还在。这个“能”即   是体,把人捋飞便是用。王芗斋先生无为,却把人捋飞了,这叫无为而有大为,无为而生大机大用。

近代宁波天童寺的圆瑛法师,一天在禅堂坐香,止静后忽然想起一件事,立即下座走出禅堂。出禅堂后又忽然想起止静门是关着的,自己怎么出来的呢?再想回去是有意为之,门是关着的回不去了,就像王芗斋一样把人弄不上去了。出去时忘掉禅堂、忘掉我,没有任何障碍,于是就出去了。等念头一生起来,心里有个禅堂、有个门,还有一个我,于是这个障碍就越不过去了。佛家说一切唯心所造,有心便有意,有意便有为,有意有为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你认为学不好,那就真会学不好,你认为考试通不过,那就必然通不过,这是一样的道理。

王芗斋有意把人捋不上去,圆瑛法师有意进不去那道关着的门,可是那个能捋、能进之“能”还在。那个能学、能考之“能”也在。这个“能”也是体,把人捋飞,通过关着的门,学好考过关,便是用,二者是体用的关系,即是邓匡林先生所说“本能的体用分为二面,一面为本体,另一面为运用”。体用一如的境界是无为境界。王芗斋先生无为,却把人捋飞了,圆瑛法师无为,却走出了紧闭的门,这叫无为而有大为,无为而生大机大用。

大成拳崇尚本能,其创始人王芗斋祖师在《拳学新编》中说:“夫拳者乃拳拳服膺之谓拳,动静处中,能守能用,此即吾人气质本能之道,非纯工套数、专记招法之所谓拳也。”强调“拳拳服膺之拳法,亦为本能之拳法”。所以邓匡林先生《拳学本能说》认为:“从大成拳法中求‘本能’,必是一条极有意义之终南捷径。”邓匡林探索芗老的大成拳术和拳学思想,并著诗著文立说,就是为了追求拳学与本体运行的契合,摸索由拳入道、借本(能)修真的大义大法和玄机妙用。邓匡林先生这个用心和实践的结果,提供了一个别致生动、妙不可言的修行悟道法门,所以邓匡林常说佛道一家,佛拳一家,拳道更是一家。从这个意义上看,大成拳的确是一种“大成”,邓匡林的诗文学说,不仅在用心成全这个“大成”,而且通过境界的体证、描述,顺利将“大成”过度到“大乘”,或将“大乘”落实到“大成”。

佛家修行的根本是明心见性,道家修炼的根本是见道得道。人生根底上这个自性、佛性、大道,邓匡林先生从文学和拳道的角度,用“心画”、“本能”、“初心”等词来说明。

完善的修求有三个层次,这便是邓匡林先生从拳法中归纳的原始本能、有意本能、无意本能。不学拳法不等于不会打,任何一个拳盲都会摔、打、抓、撕、咬、撞、扑、推、挡等自然动作,这是无须学习,与身俱来、天生就会的,属于邓匡林先生说的“原始本能”。原始本能也是一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发心学拳,要经历或短或长,乃至一生刻苦学习的有为阶段,这是邓匡林先生《拳学本能说》讲的“运动形式基于心意引领、支配,其境未能上乘”,而必须有意本能发挥作用的阶段。这个有意运动层的用,也是本能之用,是邓匡林先生说的“在心意引领之下培养本能,使人在有意识状况下随时随地达成本能反应,随机施巧,一触即发”。这同样是一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有为境界。

邓匡林说:“最高一层则是在此基础上完全放松、放下,进入无意识状况,气、心、意、神浑然一体,周身无妙不臻、无法不备,全然进入本能抱一,以应无穷之化境。”他明确指出:“只有到了‘无意’之层,才能发达成一种‘无意识状态之运动’,物我双忘,拳打三不知,这才是拳学之化境。”这个拳学的化境,便是无意本能发挥所致,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玄妙化境,是痛痒、善恶背后那个无痛痒、无善恶的智性化境。

宇宙万物溯源到尽头都是无物,拳学能够使修行者极妙地体验这个于中生有之“无”。这个“无”是相对生灭法来说的无,并非一切空无所有。空其实也是一种有,所谓地水火风空,空也是万物构成要素,没有天空,天地就不分了。邓匡林先生的《拳学本能说》说:“拳学本能之体为虚空中生妙有,与宇宙本体法则高度契合,明白精妙拳道大多从空洞中体认,从无为中得真意。”邓匡林先生此意,正是《楞伽经》讲的“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阴阳、有无互动而互为根用。邓匡林引述芗老《大成拳真义》的话说:“拳学要道由虚空中求力之真实”、“一大半在抽象中求实际”,所以“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正所谓“离开已身,无物可求,执着已身,永无是处”。在此,邓匡林先生的《拳学本能说》作了一个总结:“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拳打三不知而妙用精奇。”并由此引申出拳学悟道的玄机妙用:“若能与生活打成一片,养浩然之气,则行、住、坐、卧皆拳意,拳学体用皆人生真谛。从养生到技击,理趣无穷无尽,圆融舒适无碍。”邓匡林先生说:“最终,要紧之事是明白拳学之体用是一体两面,体用不二,即体即用。这样才不会以二元对立的、片面呆板的观点看问题,实做中顾此失彼、着相破体,造成整体圆融、打成一片的境界缺失。”

对应于有意本能、无意本能,邓匡林先生借用佛学概念,还把拳学之道分为小乘之境、大乘之境,这就把“大成”过度到了“大乘”。我根据邓匡林先生的逻辑用意,在此加进一个概念——对应于原始本能的,即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毫无修为的原初无乘之境。

邓匡林先生的《拳学本能说》认为:“小乘之境基本上处于自我意识阶段,求物、求有为、求体认。”小乘之境发挥有意本能,处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大乘之境发挥无意本能,进入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最高境界。《拳学本能说》指出:“大成拳的大乘之境,是要将内省、外观、体证三者合一。内省一心向内,体察其内在意象如何了,是否打通了‘地心争力’、‘空气阻力’及‘宇宙争力’之间的通路,外观则参与他人即外部世界之表现互动,作内省之助。体证则综合内、外所得,心传意领,敦厚实作,将功夫完整实得,妙用无穷尽。大乘之境除心传意往,外证诸物,修神、气、力三步功夫外,须明白神气力同出一源,互为根用,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样才可修得潜能之力,均整圆融,非局部之呆蛮力也。得其环中,机变无形,以应无穷。”邓匡林先生最后归纳出大乘之境的要义,是“得意忘言、返璞归真、抱元守一。20年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进入澄明之境。”

邓匡林先生重点说的这个无意本能起用的大乘(成)之境,其实就是《楞伽经》讲的“意生身”,尤其是三种意生身中的“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意生身是大乘菩萨境界,身体已转,无意而随意所转,化身无限,转了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随意自在的同时无意无为,用佛家话讲,是如来藏不假造作功能的法尔如是境界。

202041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