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聊聊甘肃省的由来。甘肃省各个地区的地名都很有意思,例如酒泉、张掖、武威等等。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北伐。并且从匈奴的手里,夺取了甘肃等地的控制权,并且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等城市。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肃地区成为了连接中西交通的通道。从汉朝到唐朝,中原王朝都一直控制着甘肃地区。在宋朝统治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甘肃、宁夏等地,在西夏国的统治下。 为了斩断西夏国的后方,宋朝发动了熙宁开边,从青唐吐蕃政权的手里,夺取了青唐城,并且命令为西宁,这就是西宁府的由来。13世纪,北方的元朝逐步崛起,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吐蕃政权、大理国、南宋王朝等一系列势力,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推行的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已经不再符合元朝的需要。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元朝把全国分为了10个行中书省,这就是我国行省制度的开始。 虽然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问题,由于地方官员的权力太大。在元朝统治的末期,出现了地方官员武装割据的情况。明朝建立以后,继续使用行省制度,但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完善。明朝把全国划分为13个行省,例如河南省、陕西省、山东省、四川省、云南省、湖广省等等。由于北元政权一直在不断的反扑,为了统一指挥西北地区的防御工作,明朝撤销了甘肃省,把甘肃省并入了陕西省。 因此,明朝的行政区划上,根本找不到甘肃省的名字。17世纪中期,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大明朝,面临各种内忧外患,最终明朝灭亡。东北地区的清朝大举南下,在10多年时间里,消灭了各路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确立了自己对中原各地的统治。自己的统治稳固以后,清朝开始调整一些省份的行政区划。陕西省民风彪悍,而且管辖区太大,不利于清朝的统治。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把陕西省拆分为陕西省和甘肃省。不过,由于西北准噶尔仍在与清朝对抗,甚至主动进攻清朝,甘肃省作为最前线,自身的行政区划并没有确立下来。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清朝乾隆时代,与清朝对抗了70多年的准噶尔部最终灭亡。随着准噶尔部的灭亡,甘肃省的管辖区彻底稳定下来。当时,甘肃省的管辖区比现在大得多,包括了现在甘肃省、宁夏的全部,青海省的东部、新疆的东部和内蒙古的西部。由于甘肃省的面积辽阔,所以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存在很大的差异。截止清朝统治的中期,清朝总计建立了18个省,被称为“大清内陆十八行省。”清朝在明朝故土上继续推行省份,可是在东北、内蒙古、西北等地则没有行省制度。 在清朝统治的中前期,依靠强大国力支撑,这些问题还不算严重。可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强迫清朝开放了大量的通商口岸。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开始染指清朝的西部和东北地区。为了巩固自己的边陲地区,清朝先后设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奉天省等省份。但是西北地区,仍旧没有设立行省。1912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 由于军阀们忙着争夺地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行政区划问题。一转眼到了1928年,当时,北伐战争已经结束。新上台的政权,鉴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始重新调整区划。1928年,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等省份建立。这些省份的建立具有战略缓冲的意义,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就在同一年,青海省建立。青海省建立,主要是为了管理辽阔的青海地区。 但是,青海省的地质结构复杂,缺乏大城市,省会的选择是一个大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隶属于甘肃省的西宁地区,被划入了青海省,并且成为了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当时,西宁地区包括了西宁县、碾伯县、大通县等7个县,随着西宁地区划入青海省,这7个县开始隶属于青海省管理。其实,这些地区组成了青海省的核心部分。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青海省的大部分人口和经济产能,都集中在东部,具体来说,基本上集中在省会西宁市的周围。 最后,我们聊聊青海省。2019年,青海省的经济总量为2900多亿。看上去大约只相当于一个中部地区地级市的经济总量,但是请注意,青海省的总人口只有600余万。按照人口计算,青海省的人均收入并不低。最少在西北地区,属于比较高的水平。青海省面积辽阔,人口稀少,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例如水源、地质结构、可耕地、气候等等。关于青海省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