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保存最完整的古镇,位于三省交界,曾靠种植大烟繁华一时

 小渔的行旅日记 2020-04-13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

很多人喜欢游览古镇,因为其中蕴含的人文积淀和民俗风情,是自然山水无法取代的。国内有许多古镇,吸引着众多游人前去探寻。但放眼陕西,出名的古镇似乎并不多。小渔这几年断断续续游览了省内好几座古镇,其中很多历史非常悠久,但保存完整的不多,更多的是在原址上重建而成,古迹难寻。

幸运的是,在陕甘川交界还有一座颇有传奇色彩的古镇,它是陕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镇,曾靠种植大烟繁华一时,后来还被搬上了电视荧幕,非常值得一去。

它就是——青木川古镇。我最早知道青木川古镇,是因为叶广芩的小说《青木川》。当时一口气读到了叶广芩老师的《老县城》《秦岭无闲草》等书,对她作品中提到的几个地方都印象深刻。青木川的名字太好听了,让人很难不心生向往:这样一个有着诗情画意的名字的小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青木川位于陕西汉中宁强县的西北方向,这里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我第一次来青木川时,西成高铁还没有开通。从西安出发走西汉高速,5个小时才开到了宁强县。在宁强县吃了午餐,沿青宁路开往青木川,断断续续又走了将近3个小时才抵达青木川。

其实可以沿着高速一路开到青木川,会省些时间,但总归是一段不短的旅途。如今西成高铁开通,抵达青木川已经便利多了。但即便当时如此遥远的路程,抵达古镇之后也让我心生感叹:这是一段超值的旅程!

三省交界之处的青木川,始建于明朝中叶,成型于清朝后期,在民国年间达到鼎盛时期,距今已经有500余年的历史。这里曾是羌汉杂居地,一条金溪河将古镇一分为二。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向下俯瞰,沿河而建的黛青色民居依次排列,仿佛一条回龙般静静俯卧于四面青山之间,宁静、美好。

大概因为地处三省交界、路远地偏,青木川成为陕西无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古镇。这里的民居建筑基本保留下来了,和仿古古镇不同,这些经历时光打磨的古建筑所散发出的韵味,才是最难寻找的东西。

因为特色的地理位置,青木川的民居建筑既有陕南、秦巴风格,又充分吸收了徽派建设的特点,体现了楚汉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主格调,富有地方特色,部分民国时期建筑甚至还有中西合璧的特色。

这里可以游览的古建很多,唐世盛、辅友社、荣盛昌、大烟馆、荣盛魁、辅仁剧社、关帝庙等等。当然这两个地方不容错过:一个是回龙场老街;一个是魏氏宅院。

回龙场老街是一条800多米的明朝老街,也是青木川古镇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老街两侧有100多户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大多为二进二出的两层“旱船式”结构。游走期间,随意一块门板、随意一个雕花门窗,都可能是几百年的老物件。

魏氏宅院,是青木川的传奇人物魏辅唐的大宅。其分为新、老两个宅院,是青木川的标志性建筑。整座宅院,建筑宏伟、雕梁画栋,那气派让人感觉:也只有豪门大户才能住得了这样的房子。

徜徉在青木川古镇中,你会看到商铺、茶肆、酒馆、洋行,甚至还有大烟管和妓院。为什么一个位于三省交界、路远地偏的地方,却如此繁华呢?

其实,这就是必须得说一说青木川的传奇人物魏辅唐了。实际上,魏辅唐也是改写整个青木川古镇命运的关键性人物。现实中的魏辅唐生于1902年,1925年加入地方民团当壮丁,后来成为青木川民团团总,开始管理、“统治”青木川。

他在统治青木川的时候,利用种植罂粟的“毒品经济”扩张实力,从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得民国中后期,青木川的商贸发展辐射周围数百里。

而魏辅唐本人,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卖鸦片,却决不允许本地人抽;他是土匪头子,却兴教育、办学校,让青木川的每个孩子都有书读;他在青木川“一手遮天”,却让整个深山小镇能成为陕、甘、川三省边最繁华的镇子……

如今,魏辅唐当年建设经营的“唐世盛”“同济堂”“辅友社”“荣盛魁”等店铺依然保存完好,尤其是他建设的辅仁中学,如今依然是一所正在使用的学校,设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校里那座大礼堂完整地保留着当年的面貌,门楣上当年留下的“普及义务教育”几个大字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原本青木川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子,后来叶广芩的小说《青木川》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孙红雷主演的《一代枭雄》,这个传奇古镇渐渐为人所知。

想要了解一段尘封的历史,探寻一个深邃而悠远的传奇古镇,青木川是值得来看看的。毕竟,在时光的斧凿雕刻中,能够完整保留至今,已经十分幸运了。

坐标: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古镇;古镇没有门票(景区需要单独购票)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