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庙寻踪:人人都知道风花雪月的大理,谁又知道文献名邦的大理?

 小渔的行旅日记 2020-04-13

在很多的印象中,大理似乎是“风花雪月”的代名词,是《还珠格格》中紫薇和小燕子他们苦苦寻找的世外之地,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其实,大理还是一片人文的沃土。

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一千年以来,大理一直都是云南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如今,大理古城也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游览大理古城时,沿着南北主路复兴路行走,你会看到一个飞檐斗拱的建筑——大理文庙。这里既不是旅行团会“光顾”的地方,游客也不多,于是便成为繁华古城里的一处清静之地,也见证着古城的繁华过往。

文庙,又叫孔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作为云南古代文明发展的摇篮,大理早在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就有了正规的儒学教育机构。到了唐代,蒙舍诏盛逻皮建成了云南第一所孔庙,开创了云南文庙建设的历史先河。而后到了明清时期,在大理州的范围内,共有16所文庙,占全国文庙总数的百分之一。

大理古城内的文庙,曾经算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文庙始建于元代,可惜的是,古文庙历经曲折,终于没能完整保存。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这座文庙是2014年重修的。

和国内其他文庙形制一样,大理文庙也由牌坊、礼门、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落呈现中轴对称,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行走在文庙之中,游人三三两两,完全没有古城主街上那般繁华,倒也别有一番清静,可以在这里细细寻找文献名邦的蛛丝马迹。

在文庙的建筑中,只有大成门是清代老文庙建筑的唯一遗存。这是一个五间单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古香古色。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最为宏大。殿内供奉着孔子、孟子等42哲人牌位。大理文庙是免费对游人开放的,据说这里每年也会举办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如果你能刚巧赶上,也是很幸运了。

想了解更多冷门又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