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目前公认的两个患病因素,一个是年龄,年龄越大,患前列腺增生的几率越高,80岁以上人群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达到了83%。另一个是有功能的睾丸,只有有功能的睾丸才会分泌雄性激素,引起前列腺增生,在古代宫廷里的太监就不可能有前列腺增生这种疾病。 前列腺作为身体的一部分,细胞同样有恶变可能,形成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年龄、遗传基因、吸烟、高脂饮食、雄激素和性生活因素等有关。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所有肿瘤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对男性危害很大。其局部症状包括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血尿等,前列腺癌很容易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骨组织,很多前列腺癌病人确诊时就已经出现全身多发骨转移。 1.病程:前列腺增生发病缓慢,进展也较为缓慢;前列腺癌起病和发展相对来说较为迅速,尤其是出现症状后病程发展很快,不但可出现排尿困难迅速加剧,还可出血尿、消瘦、贫血、骨痛等症状。 2.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腺体增大,但表面光滑,质地较均匀,硬度适中,周围界线清晰;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不均匀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还可触及结节。 3.B超检查:前列腺增生可见体积增大,回声均匀或欠均匀。前列腺癌可见异常的强回声或低回声光团。 4.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一般不升高;前列腺癌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普遍升高。 5.活组织检查:通过穿刺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准确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6.转移: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转移;而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会发生肿瘤细胞的骨骼、淋巴结、肺部及膀胱等处的转移,多表现出腰椎、骨盆、腿部疼痛,或者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肿大等。前列腺癌患者尤其在发生骨转移时,常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而前列腺增生者不升高。 前列腺癌早期治疗与其他肿瘤一样首选根治性切除术,不能耐受手术者也可以选择局部放疗,包括内照射和外照射。晚期患者则主要是内分泌治疗,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戈舍瑞林去势)联合抗雄激素治疗(比卡鲁胺、阿比特龙)。通过内分泌治疗阻断雄激素来源,控制和延缓肿瘤的发展。 那么,日常应如何预防前列腺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