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精壮,女经调,方可有子,而子聪贤明。 优生优育不仅仅在于女方,亦与男子肾精的质与量相关。男子需重视保精养生,求得真精,后择时而施,方可孕而育。 男子保精,首当注重节欲。节欲保精贵在节、少、和,当节不当绝。 具体来说,节欲保精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者,晚婚勿早泄。“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据“男虽十而精通,必三十而聚……育而子坚长寿”,认为男子最佳生育年龄是25岁至30岁。 二者,婚后勿过泄。初婚之人自恃强壮,多纵欲无度,伤精耗气,此不足取,加之婚前操劳,影响肾精质量,故初婚过泄不宜生育。 三者,自然有度。人之欲应顺其自然,不可绝。擅长养生之道的孙思邈即认为房事有度,可以养生,过泄伤生,其言“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强抑郁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即指出欲不可过于抑制,否则引起疾病。现代医学亦证实,性欲不可强制性地抑制,自然施欲,可调畅情志,有利于身心健康,又不妨碍肾精的质量,不致影响生育。 四者,入房慎禁忌。具体而言,“凡新沐、远行及疲劳,饱食,醉酒,大喜大悲,病中切忌同房。”例如,正常精子生活在稍低于体温环境中,新沐后,精子因受到了高于体温的热水影响,精子畸形会明显增多,此时同房求子多无果。又如酒精对生殖细胞精子有毒害作用,长期饮酒及酒后同房难以生育,或有受精成胎者多流产早失,或有出世者,多生长发育及智力低下,甚则先天畸形。 五者,中老年人更慎施泄。对于特殊情况下的中老年欲求子者,必“慎而抑之,不可纵心姿意”,求子心切,纵意施泄,适得其反,而当“健体而聚精”即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调养身体,使肾精相对充盛后,适时种玉才为正理。 总之,节欲不纵欲是保精最重要的措施,节欲不仅是指不过于施泄,还包括适龄、择时、禁忌等,由此方可保全肾精。 现代医学也认为优生当节欲,因无节制地排精,不仅消耗体力,而且排出大量精液和性激素,加重了睾丸的负担,影响其产生的精子的质量,且损失前列腺素,影响机体内分泌功能;损失锌、锰等微量元素可影响精子活力,最终均可引起不育或子孙夭折短命。 调和七情,宁定心神。强健的体魄和卫生的心理、意识才是健康的涵义。若能七情调和,宁神静养肾精,先天之精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成子多可禀受先父天性。故和七情与保精优生是紧密相关的。而五脏之中,心为君主之官,又主神明,心静则一身皆静,心神乱则周身均动,故和七情以宁心神为主。若心神被扰,则情欲易动,心动欲念起,扰动相火,引动精室,使肾精暗流内耗,故收心养性,不为色扰,克制情欲,可强壮肾精。其它七情太过亦可伤及肾精,如恐则精怯,悲哀不节,思虑太过,忧愁不解等均可暗伤肾精,影响精子正常发育,若此类精子与卵子相合,孕育生子,何以不受先父七情的遗害。 药食培养,慎药石。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消耗过度,使精子质和量低于正常,故需药食补肾培精。但补肾之品,当以平和为贵,不可过于滋腻,不可大苦大寒、大辛大寒之品峻补。当针对体质强弱,时令气候,随症填补,适时而止,因为许多药物虽有补肾,但有杀精作用,如韭菜可补肾壮阳,但同时能杀精及抑制精子的活力。故要注重药食培养肾精,但同时须慎用药石,防止药源性不育或引起的先天疾患。 诊疗疾病,择偶昌后。失精之病,大病久病均易耗伤肾精,故当及早诊治。其中,婚前检查,发现疾病尤为重要,故有言“凡求子,当先察夫妇,有无劳伤顽固的疾患,而依方调治,使内外和平,则有子矣”,即属此意。在通过婚配的长期观察下,人们发现“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同姓近亲结婚不可取。如今,随着对许多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深入研究,某些遗传性疾病患者不宜婚配的,近亲结婚也是禁止的。 后代素质的优劣,体质的强弱,智能的慧愚,性情的暴顺均受精液精子的直接影响,故而要优生优育,男子保精壮精是尤为重要的。 |
|
来自: 昵称69498591 > 《待分类》